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郑敏 《上海蔬菜》2005,(5):43-44
福安市坂中乡坑下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特别是春早熟茄子的栽培更是由于其上市早、质量高而出名,被誉为茄子栽培专业村.他们利用双层小拱棚栽培茄子,成本低且具有较好的栽培效果,现将此栽培技术介绍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梁连东 《蔬菜》1994,(5):27-28
早春拱棚茄子丰产经验我场今年栽培了10亩地小拱棚覆盖茄子,由于采用了整枝管理,获得了提早上市和大丰收,5月10日开始上市批发,平均亩产4250公斤,亩产值3500元,比一般农户早上市半个月,亩增收1500元,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一、栽培简介1.采用品种...  相似文献   

3.
张祖信 《蔬菜》1990,(2):12-13
刘伟是辽宁省铁法市孤山子镇前孤山子村的农民助理技师。1989年他在地膜加小拱棚茄子栽培的基础上,实施了茄子再生栽培的新模式,由一茬变两茬栽培获得成功。在大旱无雨的条件下,一亩二分地再生茄子获总产13 000公斤,实现亩平均单产10 333公斤,获总纯收入6 000元,亩平均纯收入达到5 000元。其做法是: 一、选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小拱棚茄子丰产栽培法王清江(长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农民朋友在莱园里栽茄子,一般采用露地栽培或覆地膜栽培。这种做法虽然简单省力,收效却不是很大。小拱硼内栽茄子,方法也比较简单,但却因为其商品菜上市较露地茄子早,抢上行情,效益却可观得多。其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拱棚茄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供应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采用塑料拱棚栽培可比露地提早1个月左右上市,既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地产茄子需要,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笔者等调查,利用拱棚生产春秋两茬茄子,平均每667米2产值11138.9元,最高达16575 元,是目前值得提倡的拱棚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周广熊 《长江蔬菜》2007,(12):23-24
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是桂林市重要的茄子生产基地,每年早春茄子栽培面积在200 hm2以上.其生产的茄子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广东、湖南等地.  相似文献   

7.
利用塑料薄膜小拱棚栽培茄子,设施成本低,管理技术易掌握,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选择良种 宜选耐低温、弱光,生长势中等,门茄节位低,易坐果,果实生长快,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如鲁茄1号、济南早小长茄、北京六叶茄、天津五星茄、新乡糙青茄、快圆茄等。  相似文献   

8.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喀什地区更是生产西瓜的主要产区之一。目前该地区西瓜栽培仍然采用常规露地栽培方式,播种晚,生育期长,成熟期集中,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局面。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全国应用面积最大的早熟栽培方式,可有效结合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的优点,早春低温  相似文献   

9.
张祖信  李怀忠 《蔬菜》1989,(1):24-24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无霜期短,冬季时间长,露地蔬菜的生产存在着较长的淡季。为了满足淡季蔬菜的供应,许多地区采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形式生产蔬菜。近几年我市一菜农又探索出地膜加拱棚栽培茄子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主要栽培过程和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几年来连续采用辽宁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中、早熟品种“辽茄一号”。 2.采用电热线育适龄壮苗 1月10日开始浸种催芽,首先用70℃左右温水边倒边搅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几年来充分利用本地的热区优势,秋冬季节大力推广辣椒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种植耐储运品种,依托订单外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地膜加小拱棚栽培辣椒,  相似文献   

11.
早春拱棚茄子生产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民近年来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来源,2003年栽培面积达到6.3万亩,但由于多年连续种植,茄子的土传病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据调查,2004年种植区发病率达到40%,重病地块病株死亡率达70%以上,个别地块绝产,只好改种其它低效益作物,为解决这一难题,作者与东昌府区有关科研人员,引进高抗茄子土传病害的野生茄子托鲁巴木等砧木和当地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有效地解决了早春拱棚茄子抗病性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大小拱棚的设计1.大拱棚 采用宽6m,长60~80m,高1.6~1.8m的大拱棚较为经济实用。2.小拱棚 大拱棚内套两个小拱棚,小拱棚宽2.2m左右,两棚之间留40cm的走道,两边留60cm放草苫,在不影响揭盖草苫的前提下尽量将棚建高一些,一般在1.2m左右。二、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耐弱光的品种,本地常用品种有苏椒5号、洛椒24号、大果早丰、大果早杂2号等。三、…  相似文献   

14.
茄子再生能力强,为茄子换头再生提供了先决条件,采取加密栽植,隔行打顶分期再生的方法,既能提高茄子的前期产量,又可改善中后期品质,是一种一次育苗栽植,连续收获的栽培管理技术,适用于早春小拱棚或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  相似文献   

15.
梨树县有着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县已形成一种模式,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近地层覆盖地膜保墒增温,能促进根系伸长,可提早定植,提早成熟。该设施成本低,拆盖便利,容易移动,管理简单,早熟、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我县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拱棚主要用于早春季节瓜菜覆盖生产,栽培作物包括西甜瓜、番茄、西葫芦、辣椒、茄子、鲜食玉米及豆类蔬菜等。拱棚覆盖的特点是:晴天白天温度高,夜温低,棚内瓜菜容易受寒害或受冻害,特殊天气下甚至会出现逆温现象。因此在早春季节,应加强温度、水肥等管理措施,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春拱棚茄子栽培发展较快,其投入低、效益高、周期短,易管理,667 m2收入7000元以上.现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拱棚双覆盖就是在盖地膜的基础上再增设小拱棚的一种简易保护地西瓜生产模式,也称为“双膜栽培”。通过双膜栽培能使西瓜提前成熟、提早上市,丰产高效。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小拱棚加地膜双层覆盖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早熟栽培方式。它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在早春低温天气条件下,能比地膜或小拱棚单膜覆盖更早熟、增产,而且成本较低,管理方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地膜加小拱棚加草苫栽培茄子在郑州市已有20年的历史,其种植效益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近年来平均667m2产值达8000元左右,已成为郑州市很成功的一种早春栽培模式,现简介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