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花梗节间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诱导,探求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组合进行原球茎诱导、增值及试管苗生根试验,探索各阶段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茎尖和花梗腋芽是蝴蝶兰形成原球茎的较佳外植体;MS+0.5 mg/L NAA+1.0 mg/L 6-BA+100ml/L椰乳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8.98;1/2 MS培养基最利于侧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1.0mg/LIBA+0.5 mg/LNAA。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因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配方诱导蝴蝶兰原球茎的效果及其诱导因素。[方法]以蝴蝶兰(f001和f006)试管苗根尖和叶为外植体,以MS和KC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活性炭,各设置16个处理组进行原球茎诱导,研究其对诱导蝴蝶兰原球茎效果的影响。[结果]在KC+6-BA 1.0 mg/L+NAA 0.3 mg/L+AC 0.3%的培养基中,蝴蝶兰f006根段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可达20%;f001根段的诱导培养基配方采用KC+6-BA 1.0 mg/L+NAA 0.2 mg/L+AC 0.2%,其原球茎的诱导率达17%,f001叶片的诱导培养基配方采用KC+6-BA 4.0 mg/L+NAA 0.2 mg/L+AC 0.1%,其原球茎的诱导率达10%。[结论]该研究中所用的6-BA和NAA激素和活性炭浓度在MS和KC培养基上对蝴蝶兰原球茎的诱导影响均不显著;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中其适宜的外源激素浓度与组合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蝴蝶兰的叶片、花梗腋芽、花梗节间、茎尖、根尖为外植体,通过对蝴蝶兰组织培养的不同类型的基本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进行组合试验,筛选出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及其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花梗腋芽是蝴蝶兰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其理想培养基配方为:1/2MS+2mg/L6-BA+0.2mg/L NAA+0.3%Ac+20g/L蔗糖+8g/L琼脂,原球茎诱导率可达72.9%。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兰杂交品种H807无菌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防褐化物质(柠檬酸、抗坏血酸及活性炭)和细胞分裂素(6-BA与TDZ)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70mg/L抗坏血酸的培养基中,叶片褐化级别仅为1级,防褐化效果最佳;3mg/L的TDZ对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为75.0%。在以1/2MS附加70 mg/L抗坏血酸的基础上,激素组合TDZ3mg/L+NAA 1mg/L对蝴蝶兰H807类原球茎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王晓炜  米立刚  朱小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93-10694
[目的]研究大花蕙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寻求最佳培养基。[方法]以大花蕙兰的原球茎为接种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生长调节物质浓度的组合、不同激素配比,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诱导芽及生根的影响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形成根的影响。[结果]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原球茎增殖以MS+0.1 mg/L NAA+2.0 mg/L 6-BA培养基配方最好;适合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原球茎诱导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1.5 mg/L 6-BA+0.3 mg/L NAA,诱导出芽率可达130%;适合大花蕙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 MS+0.2 mg/L NAA+1.0 mg/L 6-BA,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78%。[结论]6-BA浓度的增加,可明显提高原球茎的增殖,高浓度6-BA与低浓度NAA的配比较适合大花蕙兰的原球茎增殖;6-BA在1.5 mg/L时最有利于原球茎的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花梗腋芽、花梗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观察原球茎体的诱导、增殖、幼苗分化、生根情况,结果表明:试管苗幼叶是蝴蝶兰组培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为23%;生根率为70%。  相似文献   

7.
以四季开花型卡特兰品种MC1原球茎为试材,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和活性炭对原球茎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Kyoto培养基最适合;激素以NAA 0.5 mg/L最有利于MC1原球茎形成壮苗;而活性炭对MC1原球茎根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叶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个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品种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body,PLB)。结果表明,在培养基1/2MS+3mg/L TDZ+20g/L蔗糖+3g/L植物凝胶上,14个蝴蝶兰品种的叶片均能诱导出类原球茎,其中10个品种的诱导率高于20%,尤以777最高,为51%;最低的为788,仅有1%。试验建立了一套成本低廉、成分简单、重复性好、也适合于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体系,为蝴蝶兰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蝴蝶兰H001幼叶进行组织培养,探讨了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对叶片诱导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0.5mg/L NAA+5.0 mg/L 6-BA培养基中有新叶芽形成,离体再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激素对蝴蝶兰幼叶诱导原球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无菌小苗幼叶作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有不同浓度激素(6-BA、NAA、KT、2,4-D)组合与15%椰乳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6-BA、KT对原球茎的诱导起着重要的作用,NAA、2,4-D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添加5.0mg/L 6-BA的培养基中,叶片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达50%;在添加10.0 mg/L 6-BA+1.0 mg/L NAA的培养基中,原球茎诱导率达60%。  相似文献   

11.
季华  吴伟剑  吴华  陈龙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69-3371,3405
从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试管苗取材,诱导原球茎,建立植株再生体系,分析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原球茎诱导、增殖和植株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比叶片更容易诱导出原球茎;生长素NAA对原球茎的诱导效果好于2,4-D,最适合原球茎诱导的激素组合为1.0 mg/L BA+1.0 mg/L NAA;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BA+0.5 mg/L NAA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系数可达7.9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2.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具有增殖迅速、增殖率高、易脱毒及可周年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介绍了蝴蝶兰外植体褐变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应用正交设计法探讨蝴蝶兰叶片类原球茎的诱导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6-BA是蝴蝶兰诱导类原球茎必不可少的因素,本试验在明确6-BA剂量(10 mg·L-1)的前提下,利用正交设计方法L16(45)探讨培养基中NAA、肌醇、维生素B1、维生素B6、琼脂粉等5种因素对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是影响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主要因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及琼脂粉次之,肌醇的影响程度较弱。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最优组合是NAA 1 mg·L-1、肌醇100 mg·L-1、维生素B15 mg·L-1、琼脂粉8 g·L-1。  相似文献   

14.
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金钗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野生金钗石斛茎段诱导长出的原球茎为材料,比较了M S、1/2 M S、B 5、M iller四种不同基本培养基在四个不同培养周期中金钗石斛原球茎生长增殖的情况,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 5培养基,原球茎的最适培养周期为30d;在不同生长素比较试验中,NAA对原球茎的增殖效果明显好于IBA;在不同激素6 BA和NAA配比组合正交试验中,采用Ducan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6 BA 0.5m g/L NAA 0.2m g/L的配比为最佳激素组合,原球茎净增殖倍数达到5.146倍。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素对蝴蝶兰试管苗叶切片胚状体发生期的化学诱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蝴蝶兰试管苗叶片为材料诱导多倍体。【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蝴蝶兰试管苗离体叶片进行诱变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时间类原球茎形成及苗再生的效应,比较二倍体和多倍体试管苗的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结构特征,并对多倍体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进行鉴定。【结论】秋水仙素对蝴蝶兰离体叶片类原球茎的形成及其再生苗产生较大影响,较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较长,形成类原球茎的叶片比率及再生苗数减少明显,但多倍体形成的比率相对较高。多倍体苗叶片表面粗糙、叶片厚实、植株较矮,生根数少而粗短。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气孔结构与二倍体差异大,细胞核明显较大,染色体加倍。  相似文献   

16.
金光杏梅带芽茎段初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对金光杏梅品种的带芽茎段进行初代培养研究。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中B5作为基本培养基最适合诱导金光杏梅的芽增殖;在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中以B5+1.5mg/L6-BA+0.02 mg/L NAA最合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对影响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原球茎诱导及增殖、培养条件、抑制褐变等几个关键因素进行试验比较,建立蝴蝶兰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H培养基比MS、VW培养基更适合于蝴蝶兰的培养;叶片较根尖易诱导出原球茎;在温度24℃、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的培养条件下利于原球茎的生长;BA2.0mg/L的浓度利于原球茎的增值;适量的活性炭可有效地抑制褐变的产生;BA0.5mg/L、NAA0.1mg/L有利于试管苗生成;NAA1.0mg/L利于试管苗瓶内生根。  相似文献   

18.
蝴蝶兰种子胚组织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蝴蝶兰种子胚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采收期、不同培养基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附加物对原球茎形成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20~150 d的成熟种子胚适宜于组织培养,以花宝1号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椰子汁、香蕉、土豆汁能很好地诱导原球茎,诱导率达95%以上。添加有机附加物对不同花色的蝴蝶兰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利于种子萌发。用花多多4号3~4 g/L+Tryptone 2~2.5 g/L+1/3MS+6BA 1.0 mg/L+NAA 0.02 mg/L+CW 100 g/L+AC 0.5~1.0 g/L有利于原球体和幼苗的生长,成苗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无菌播种快繁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蝴蝶兰不同品种成熟蒴果中的种子进行无菌播种,诱导形成原球茎状球体。试验结果表明,对各供试成熟蒴果种子的诱导均获成功;最适于种子原球茎产生的培养基为花宝1号 3mg/L6-BA 0.05mg/L NAA 10%~15%香蕉汁,种子萌发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中国兰品种金蕙的原球茎增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中国蕙兰品种(金蕙)的茎尖诱导的原球茎(根状茎)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不同蔗糖浓度及活性炭不同用量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 MS,50 d平均增殖185%;在激素配比为6-BA 2.0~3.0 mg/L:NAA 0.2~0.3 mg/L的条件下,原球茎生长快,生长势强;蔗糖浓度20~30g/L,活性炭0.5~1.0 g/L,均能取得比较好的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