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养猪》2016,(5)
正猪腹泻性疾病是如今养猪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疾病。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多种,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本文将主要介绍奥地利出现的一个腹泻病例。2015年3月,奥地利的一个猪场出现了一例芽囊原虫(blastocystosis)病。这个猪场的仔猪产自存栏60头母猪的封闭生产系统。仔猪在第28天断奶。母猪常规接种细小病毒病和猪丹毒疫苗,仔猪接种圆环病毒病和支原体肺炎疫苗。猪场没有其它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4,(2)
<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的病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养猪场。原来认为猪在10~15周龄感染PCV2,当出现病毒血症时几乎所有的肥育猪都已感染。仔猪断奶前后免疫PCV2疫苗可有效地预防PCVD和降低PCV2病毒血症水平,但不能根除感染。既然疫苗免疫不能彻底消除感染,肥育猪还带毒,这表示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可能感染PCV2并且可能在子宫内或者分娩后传染给仔猪。因此,美国中西部的一个母猪养殖场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介绍了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免疫效果现状及问题,并根据数据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各阶段猪群圆环病毒病疫苗免疫的程序,以期为生产实际提供参考。1疫苗免疫效果现状及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猪场在仔猪2~3周龄接种PCV2(猪圆环病毒病2型)疫苗。然而,该日龄阶段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国内外4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圆环病毒病疫苗,考察4种圆环病毒病疫苗对后备母猪的免疫差异,结果表明,圆环病毒病疫苗免疫效果与其抗原含量和佐剂类型直接相关,部分国产圆环病毒病疫苗具有同类进口疫苗相似的免疫效果,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疫苗。对圆环病毒病疫苗的选用要充分考虑生产阶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3日至9月28日间,从某种猪场的初生仔猪每间隔5天采仔猪血清样本,共采集6次171份(最早10日龄至送检最后1份血清样本仔猪为39日龄),送本实验室进行仔猪的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母源抗体水平跟踪监测分析。1 免疫情况母猪群在怀孕前后及仔猪出生后未接种猪蓝耳病疫苗、猪圆环病毒及猪细小病毒疫苗。 2 检测方法与结果猪蓝耳病病毒(PRRSV)抗体检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黑龙江某猪场仔猪发病情况与疫苗免疫情况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患病仔猪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随机抽检了该猪场425份猪血清,采用ELISA法对猪瘟(CSF)、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的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仔猪系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种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四种疫苗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1日龄仔猪的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56日龄仔猪和100日龄仔猪的CSFV、PRRSV抗体合格率较高;100日龄仔猪的PRV抗体合格率偏低。  相似文献   

7.
<正>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蓝耳病这四种病毒类疾病,具有症状多样(涉及消化等五大系统)、病损面广(几乎危害主要脏器)、全程危害(公母猪、乳猪、保育猪、中大猪)、防控困难(目前猪瘟、伪狂犬病的基础免疫仍有极大漏洞;圆环病毒病作为幕后背景性疾病,加上疫苗偏贵,养殖户重视程度很不够;猪场蓝耳病的普遍带毒及疫苗的不确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参与引起的疾病症候群较为复杂,疫苗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及其对其他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根据PCV-2病原和WH疫苗株特点,项目组设计了1组母猪、4组仔猪的免疫试验,并持续监测了免疫抗体及仔猪母源抗体变化情况,同时评估PCV-2免疫对其他疫苗(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仔猪一次性免疫,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间隔2周~3周加强免疫,效果较好,保护抗体可持续到105日龄以上。母猪配种前和产仔前两次免疫,至仔猪断奶后,母猪抗体较高,所产仔猪,28日龄母源抗体较高。PCV-2疫苗免疫不影响上述3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省禄丰部分规模化猪场2型猪圆环病毒病(PCV2)疫苗的免疫效果,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采自云南省禄丰8个规模化猪场不同类型猪群的300份(后备母猪40份,育肥猪166份,仔猪94份)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至8号猪场猪圆环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低不等,分别为16.67%,26.67%,62.96%,81.80%,55.17%,40.00%,25.00%,47.06%;抗体离散度分别为11.85%,7.20%,6.98%,21.70%,9.99%,7.11%,6.64%,9.90%。而后备母猪、育肥猪和仔猪的圆环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00%,46.99%,51.06%;抗体离散度分别为9.54%,12.41%,6.79%。结果表明,多数猪场PCV2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应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0.
<正>本试验使用2种进口圆环病毒病疫苗分别对规模猪场4个批次仔猪进行免疫,通过对免疫应激、死淘率、料肉比和日增重等生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2种进口疫苗免疫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试验B疫苗在生产数据及经济效益上比A疫苗有一定的优势。本试验为猪场选择进口圆环病毒病疫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合肥某猪场640头母猪的PCV-2疫苗免疫,统计其免疫前与免疫后各1年的繁殖性能数据,并分析其繁殖性能的差异,同时采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4头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不同日龄血清中PCV-2抗体及其核酸。母猪PCV-2疫苗免疫后与免疫前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显示,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增加0.36头和0.43头,差异极显著(P<0.01);窝产弱仔数减少0.11头,差异显著(P<0.05);仔猪吮初乳后10日龄时抗体水平高于其他检测日龄,至30日龄时迅速下降,之后随着日龄增长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各组试验仔猪均未检测到PCV-2核酸。表明母猪接种PCV-2疫苗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并能降低所产仔猪的PCV-2感染,仔猪20日龄左右首免PCV-2疫苗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圆柯欣+柯喘宁+稳柯健),其所产仔猪于21日龄联合免疫圆柯欣、柯喘宁和稳柯健;B组(对照组)母猪于产前34和27 d分别免疫稳柯健、猪圆环病毒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二联疫苗(圆-支二联疫苗),其所产仔猪于14日龄免疫圆-支二联疫苗,28日龄免疫稳柯健。统计和分析免疫各组临床指标、生产性能和持续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2个组的母猪采食情况均正常;2个组的仔猪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哺乳情况正常,均未出现咳嗽和喘气等呼吸道疾病。在试验期间内,2个组的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和仔猪出生健仔均重并无差别。A组和B组的出生至23日龄死淘率、出生至50日龄死淘率分别为3.77%、5.11%和4.07%、5.43%,A组略优于B组。抗体监测结果显示,A组母猪的CSFV和PCV2抗体水平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与B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0年以来,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防控逐渐成为猪场疾病控制的重点,且商品化的圆环病毒疫苗大量推广,从整体来看,疫苗对圆环病毒病以及整个猪群的疾病防控具有较好效果。2011-2012年猪群整体上没有发生大的疫情,卫秀余老师认为这得益于圆环病毒疫苗的大量推广和使用。本文对圆环病毒的感染特点、抗体分析和疫苗效果评估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借鉴和帮助。1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特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  相似文献   

14.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感染仔猪或青年猪。主要临床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肉芽肿性肠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疫苗免疫是防控病毒性疾病的最佳手段。目前,生产用疫苗抗原液多采用转瓶培养,并且转瓶培养时细胞增殖缓慢,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难以监控细胞和病毒的培养状态,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证实一种新的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疫苗可免疫母猪以减少母猪和新生仔猪潜在的圆环病毒病的排毒,因而可减少仔猪出生后早期的病毒暴露量,并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以防止PCV-2的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免疫不同圆环病毒病疫苗的抗体水平,给养殖户提供合适的免疫依据,对福建省不同地区8个猪场在使用不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和免疫程序后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场和未免疫场各阶段种猪群的猪圆环病毒病抗体阳性率皆为100%,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阶段种猪群的S/P平均值,免疫场较未免疫场更高;同时通过比较变异系数发现,未免疫场种猪的抗体水平更活跃;14日龄免疫亚单位疫苗后抗体水平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免疫全病毒灭活苗后抗体水平仍持续下降。综上,种猪群免疫圆环病毒病疫苗是必要的,亚单位疫苗比全病毒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病由圆环病毒(PCV)引起,是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后又一严重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PCV可以引起三种疾病,即仔猪先天性震颤、猪皮炎-肾病综合症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由于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有某些不同,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将其分述如下:1仔猪先天性震颤(CT)又叫“抖抖病”,是仔猪出生后不久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一种病。散发,仅见于仔猪。临床发现,猪场内种猪均无异常表现,却会突然有一窝或一窝内有几头仔猪发病,相邻的母猪所产仔猪都不发病,很难造成流行,致死率10%~30%。1.1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基本情况河南某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2000头,除种猪销售外全部采用自繁自养。母猪进行常规疫苗免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等)但未免疫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肥猪也未免疫猪蓝耳病和猪圆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是养猪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猪的临床表现有繁殖障碍症、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不仅降低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而且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疫苗免疫,可以选择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LG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进行颈部肌肉注射,降低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率,促进养猪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感染仔猪或青年猪。主要临床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肉芽肿性肠炎、坏死性淋巴结炎。防控猪圆环病毒病的最佳手段是疫苗免疫,病毒的毒价与疫苗的免疫原性关系密切,本试验从病毒接种剂量、D-氨基葡萄糖浓度和病毒培养时间等方面优化培养条件,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