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定点麦田,保持小区不变,在藜的8-10叶期施用10%单嘧磺隆WP、10%单嘧磺酯WP和对照药剂10%苯磺隆WP,4~7d后采集藜幼嫩叶片,测定ALS活性.3年连续跟踪测定麦田杂草藜的比活力及3种药剂对藜的防效,以监测藜是否产生抗性.结果表明,麦田杂草藜对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未有可测定水平的抗性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室盆栽法和培养皿法测定了山东省部分市县冬小麦田杂草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 L.对苯磺隆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其抗药性生物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温室盆栽结果显示,供试杂草对苯磺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胶州麦家公生物型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为12.8倍;培养皿法测定结果也显示胶州麦家公生物型抗性水平最高,但抗性倍数为3.89倍。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胶州抗性麦家公生物型对其他ALS抑制剂噻吩磺隆和苄嘧磺隆已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其中对噻吩磺隆的抗性倍数达到3.11倍。离体条件下,与敏感生物型ALS活力的抑制中浓度(IC50)相比较,胶州抗性麦家公生物型的IC50值是敏感麦家公的 2.65倍。表明ALS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山东部分市县麦家公对苯磺隆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荠菜对苯磺隆及其他5种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同时扩增和比对了荠菜抗性和敏感种群之间ALS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15-ZMD-1相比,抗性种群15-ZMD-5对苯磺隆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219.6;15-ZMD-5种群不同单株中共存在3种突变方式,分别为ALS基因197位点脯氨酸(CCT)突变为亮氨酸(CTT)、574位点色氨酸(TGG)突变为亮氨酸(TTG)以及单株同时发生上述197和574位点的氨基酸突变。15-ZMD-5抗苯磺隆种群对嘧草硫醚、啶磺草胺和氟唑磺隆均产生了高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41.2、79.3和87.8;对双氟磺草胺和咪唑乙烟酸产生了低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8.5和5.6。分析表明,荠菜抗性种群ALS基因发生的氨基酸突变可能是导致其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明确北方地区冬小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运用培养皿法和温室盆栽法分别测定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5省13个地区采集点麦田潜在抗药性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并分别测定了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潜在抗药性生物型和敏感生物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培养皿法测定结果表明: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抗药性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为6.17倍,其他采集点荠菜抗性倍数在0.94~2.04倍之间,仍处于较为敏感状态。温室盆栽法测定结果表明: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抗性倍数仍为最高,达到233倍, 其他地区采集点荠菜抗性倍数在1.23~3.73倍之间,尚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离体条件下,苯磺隆对荠菜抗药性和敏感生物型ALS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664 μmol/L和0.053 3 μmol/L,抗药性生物型的抗性倍数达12.5倍。结果表明,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已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而其体内ALS敏感性降低可能是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及其交互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可能存在的抗性机理,应用整株法测定了采自驻马店及南阳等6个荠菜发生严重市的10个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扩增和比对了荠菜苯磺隆抗性种群及敏感种群之间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的差异,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以上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及氟唑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驻马店市的汝南县冯湾村(ZMD-1)及平舆县五里路村(ZMD-3)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1和2.5,表现出低水平抗性;驻马店市汝南县赖楼村(ZMD-2)和周口市川汇区文庄村(ZK-1)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1.7和57.8,表现出高水平抗性;南阳市唐河县上屯村(NY-2)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为116.5,表现出极高水平抗性,其它种群对苯磺隆仍然较敏感。NY-2、ZMD-2和ZK-1种群的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由脯氨酸(CCT)分别突变为丝氨酸(TCT)、丙氨酸(GCT)和亮氨酸(CTT),其它种群中均未发现有突变产生;这3个种群在氟唑磺隆推荐剂量处理下,死亡率仅为18.9%、23.3%和11.1%,说明已对氟唑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交互抗性,其中NY-2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和啶磺草胺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推荐剂量下死亡率分别为82.2%和83.1%。表明ALS基因突变很可能是导致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小麦田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在温室中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法测定了山东省各小麦主产区的37份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山东省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抗药性已非常普遍,所测样品中,抗性生物型有29个,占总采样数的78.38%,敏感生物型仅8个,占21.62%。抗性生物型中,中抗性生物型最多占51.72%,低抗性生物型占31.03%,高抗性生物型占17.24%。鲁西南平洼区和鲁西北平原区播娘蒿抗性水平普遍较高,鲁南山区、胶潍河谷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抗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开始,延边地区稻田大量发生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的抗药性生态型雨久花。为解析其抗药性突变机制,采用离体法测定了抗、感性雨久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结果表明,抑制抗、感性雨久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50%的苄嘧磺隆剂量为253.44×10-7mol/L和2.80×10-7mol/L;抑制抗、感性雨久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50%的吡嘧磺隆剂量为1802.15×10-7mol/L和20.85×10-7mol/L。抗药性雨久花对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的抗性系数(RI50/SI50)值分别为90.6和86.5,并存在交互抗药性。确认抗药性突变系由其乙酰乳酸合成酶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反应钝化所致。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宁夏地区稻田稗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对其他除草剂可能存在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采自宁夏稻田的36个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 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各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敌稗的交互抗性及多抗性。结果表明, 以氰氟草酯GR50数值最小的生物型为敏感生物型计算抗性指数(RI), 仅有1个稗草种群在推荐剂量下被完全杀死, RI≤ 3.0; 11个稗草种群的RI范围为3.3~9.4, 表现出低水平抗性, 发生频率为30.56%; 19个种群的RI范围为10.3~58.3, 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 发生频率为52.78%; 5个稗草种群的RI>100, 表现出高水平抗性, 占比13.89%, 其中采自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的稗草种群抗性水平最高。交互抗性和多抗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氰氟草酯对稗草鲜重抑制率低于90%的种群中, 58%的稗草种群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 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二氯喹啉酸和敌稗产生多抗性的种群所占百分率分别为94%、100%、100%和18%。研究发现宁夏地区水稻田多数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并对其他常用稻田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性与多抗性, 其中银北地区稗草种群抗药性水平最高, 部分地区稗草抗性已达到高抗水平, 宁夏水稻田亟须抗性稗草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在温室中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法测定了51份荠菜样本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已普遍对苯磺隆产生抗性,所测样本中,抗性种群29个,占总样本数的56.86%,其中,中、高抗种群27个,占总样本数的52.94%。鲁南山区和鲁西北平原区采集点的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较高,胶潍河谷平原区的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烟草(NC-82)叶片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加有半致死浓度苯磺隆的Murashige-Skoog(MS)培养基上,经3代筛选,获得抗苯磺隆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在加有苯磺隆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植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后,对获得的再生植株种子与对照种子活力及抗性指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磺隆诱导再生植株种子与对照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分别为10.81和9.53;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为47.36和29.44 U·g-1·min-1,酸性磷酸酯酶活力分别为2.927和2.447 nmol·g-1·min-1。潜在抗性趋势检测表明,再生植株种子对苯磺隆的抗性显著提高,抗性指数为3.18。再生种苗和对照种苗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活力分别为10.41和6.67 nmol·h-1·m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