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玉米研究的不断深入,玉米的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归纳了在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条件及不同覆膜方式下,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高产玉米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免耕栽培对玉米根系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免耕栽培对玉米根系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用杂交玉米贵单8号进行了大田试验,比较了玉米在免耕栽培及常耕栽培条件下的根系性状及其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免耕栽培玉米根系的表面积、根长、体积、根尖数均显著低于翻耕栽培,但根系直径差异不显著;相对于翻耕栽培,免耕栽培玉米穗位叶面积显著减小,穗位高显著降低,但株高和茎粗没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栽培生产,在灵寿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鼎盛时期栽培面积28万余亩,随着时代的变迁,或供给侧农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灵寿县玉米栽培面积减少到了15.42万亩,农民栽培玉米受技术,气候、水利等条件的限制,玉米亩产量徘徊在800—1000斤之间,为了解决玉米栽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灵寿县焱森农资综合服务站携石  相似文献   

4.
结合陇东旱作区气候条件、近年产区内玉米露地垄沟栽培现状及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试验示范,从整地、覆盖物栽培、适宜品种等方面总结形成了陇东旱作区玉米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技术,旨在进一步降低甘肃陇东旱作区地膜使用量,实现玉米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是一种粮、油、饲兼用的新型玉米。从品质育种和栽培措施及条件2个方面综述了高油玉米品质研究进展,旨在为高油玉米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现有研究表明,品种和栽培措施及条件对于提高高油玉米品质同等重要,而选育优质专用型新品种是提高其品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龙玉米栽培“四化一高”技术.即:“良种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配方化施肥、化学化除草、高密度种植”集成配套技术是在总结该县玉米传统栽培经验和连年进行玉米新品种实验、不同栽培模式实验、玉米新品种展示、3414肥效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该县自然环境、耕地条件及玉米种植水平实际,研制此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密度下玉米化学调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玉米化学调控的效果。[方法]以玉米杂交种浚单20和中农大4号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在华北、东北地区不同栽培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玉米株型的影响。[结果]"玉黄金"可调控玉米株型,使玉米个体的株高、穗位降低,使穗下部节间粗壮,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增强。化控处理辅助栽培可提高玉米的最适栽培密度,较传统栽培条件下提高了0.75万株/hm2左右。[结论]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玉米化学调控的效果。[方法]以玉米杂交种浚单20和中农大4号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在华北、东北地区不同栽培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玉米株型的影响。[结果]"玉黄金"可调控玉米株型,使玉米个体的株高、穗位降低,使穗下部节间粗壮,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增强。化控处理辅助栽培可提高玉米的最适栽培密度,较传统栽培条件下提高了0.75万株/hm2左右。[结论]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耐密品种由于栽培密度高,因此通风透光条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的产量,为了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增加田间通透性和采光度合理调整玉米栽培密度,增加玉米产量,辽宁省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不同栽培模式试验,以验证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玉米是吉林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往对玉米栽培的研究主要是单项的或两项的研究,不易反映出玉米产量与各栽培因子间的综合作用效果以及各栽培因子的定量指标范围。本试验是在较为正常的自然条件下研究玉米主要栽培因子: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等对玉米  相似文献   

11.
旱地玉米双垄沟覆膜栽培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武山县干旱区进行的玉米双垄沟覆膜栽培与垄作覆膜栽培对土壤水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山半干旱区相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双垄沟覆膜栽培较垄作覆膜栽培玉米的株高、穗长分别增加12cm、1.7cm;穗粒数增加66.7粒;百粒重增加1.1g;秃顶长则减少0.21cm。双垄沟覆膜栽培玉米产量可达7647kg/hm2,较垄作覆膜栽培增产18.9%。双垄沟覆膜栽培技术可在旱作区玉米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在一定栽培条件下会发生分蘖,分蘖的去留成为玉米种植者栽培管理的问题之一。浅析玉米分蘖形成原因、作用、发生分蘖后处理办法及防治分蘖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玉米(maize or corn);学名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属,异花授粉一年生作物。栽培玉米,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品种所需积温和栽培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不越区种植,确保玉米成熟时留有150℃有效积温,延长站杆晾晒时间,降低玉米含水量,而高油玉米是指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出50%以上的一种特殊玉米类型。高油玉米所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热值均较高,可以作营养食品  相似文献   

14.
玉米果穗是由茎秆中上部叶腋的腋芽分化而成。玉米的果穗数与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条件有关。栽培条件好,茎秆上有1~2个或更多的腋芽发育成果穗,若栽培条件不好,影响果穗分化和籽粒发育,就会形成空秆。  相似文献   

15.
探究利用玉米秸秆栽培黄灵菇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开发玉米秸秆栽培黄灵菇提供理论支持。将玉米秸秆以一定比例加入栽培料,经常规处理后接入黄灵菇菌种,一定条件下培养和出菇,测定菌丝体、子实体性状。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可适当添加玉米秸秆栽培黄灵菇,黄灵菇培养料最适配方为:木屑49%、玉米秸秆30%、麦麸17%、黄豆粉3%、石膏1%。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云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栽培面积较大。近些年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玉米产量和质量。但部分种植户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在玉米栽培中还有较多的问题存在,严重影响到玉米栽培效益。针对这种情况,需引导种植户结合地区环境条件和玉米品种类型,及时改变栽培模式,以便推动玉米种植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怀仁县的主要农作物类型,栽培面积较大,显著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和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栽培过程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种植户需依据地区环境条件,规范开展玉米栽培管理活动,促使玉米种植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栽培密度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以郑单958、先玉335、铁研388为供试玉米品种,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同一栽培密度下铁研388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的抗性较先玉335和郑单958强,且同一品种病害严重程度与玉米栽培密度成正相关,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玉米主要病害病情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区干旱条件下覆膜栽培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英  胡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6+12051-12026,12051
[目的]探讨干旱气候下覆膜栽培对四川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覆膜与不覆膜(对照)2种栽培方法对川单428、正红311和川单418 3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覆膜栽培条件下生长,3种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均具较大优势;3种玉米覆膜栽培产量及千粒重均高于无覆膜栽培方法,且两者间差异性极显著。[结论]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栽培技术生产的玉米农艺性状更好,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20.
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模式是在大豆、玉米均选用优质早熟高产品种的基础上,在大豆垄沟内隔沟套种玉米,实现立体化栽培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一、技术创新点 1、立体化栽培 通过高矮作物套种,选用收敛型玉米品种和无分枝大豆品种,充分利用了立体营养空间,实现了立体栽培,合理分配了水、肥、气、热、光等资源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