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武威市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甘肃省继定西、天水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区由位于凉州区清源镇的武威重离子辐照作物育种示范基地和黄羊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组成。核心区将建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园、葡萄酒产业区、高效设施农牧区、特色林果区、农产品加工区和信息物流区。对园区未来发展,要研究好辐射功能的定位,要做好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规划,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办园原则,才能使这一新增园区在该特殊区域发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形成特色农业经济基地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特色农业经济基地的划定条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特色农业经济基地的类型 ,并给出了建设特色农业经济基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武威市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产业、新业态。本文通过对武威市休闲农业发展实践的研究,分析甘肃省休闲乡村典型——高坝镇蜻蜓村、普康田园综合体,得出武威市的休闲农业发展不仅需要产业动力和地域特色,还要加强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传承和发展民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蔬菜生产农药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威市是甘肃省重要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蔬菜生产已成为武威市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hm2,总产量101.1万t,总产值10.8亿元,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农产品的大量流通,病虫害的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结合武威市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发展服务现状,概括武威市气象科技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内容,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以期推动武威市特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农业》2014,(24):F0004-F0004
武威市凉州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农业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全小肉牛产业大县、肉羊产业强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2012年2月,武威市凉州区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13年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了解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的现状,对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通过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树立品牌形象等应对策略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区优势,弥补劣势,把握机遇,消除和规避威胁,推动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设施农牧业效益、尽快实现农民收入过万元的目标,甘肃省武威市制定了《獭兔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建成年出栏1亿只獭兔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基地。根据《规划》,武威市将建立商品兔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工厂化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杂粮生产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的分析,提出武威市杂粮产业的发展途径是:加强优质杂粮品种的选育工作;依靠科技,提高杂粮产业的整体效益;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创新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及限制因素的分析 ,提出的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调整农业结构 ,合理区域布局 ,拓宽开发领域 ;注重提高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 ,建设基地 ,加强质量监督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科技素质 ;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为"十二五"新进入建设的试验站,是国家50个玉米综合试验站之一,包括庆阳市的镇原县、宁县,平凉市灵台县、庄浪县,武威市凉州区5个示范县(区),产业规模140万亩。试验站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旱地农业综合试验站,科研用地100亩。试验站站长  相似文献   

1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食用菌产业是甘肃省武威市“8+N”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文章概述了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提升产能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品牌效益不显著、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甘肃省兰州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被确定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实习基地、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实习基地、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农业技术友好交流单蒙古国油菜技术依托单位。公司注册地址:甘肃省兰州新区高新科技创新园区,同时在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占地约300亩。公司注册  相似文献   

14.
武春3号是原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优质中筋粉水地春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偏南,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向温和半干旱、干旱气候区的过渡区域,面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机遇和挑战,定西市必须建立特色农业基地,打造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武威市在缺水的条件发展农业产业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思路,并通过建立“利益均享、分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启了现代科技助推产业集群化的模式,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助力,通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来助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使得农业经济发展遇到阻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武威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困境,来为建设甘肃省武威市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8.
姜彩苹  韦瑛 《甘肃农业》2019,(2):115-117
近年来,武威市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武威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本文以武威市农业标准化现状为基础,重点分析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该市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郭志强 《甘肃农业》2006,(4):111-112
石羊河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是河西三大内陆河之一。该河流域以武威市为主.跨3个地市.7个县区。自古是我国和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桥梁,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咽喉.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绿洲灌溉农业的精华宝地之一.是我国悠久的具有多样生态、生产类型和鲜明特色的绿洲农业经济区.也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区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雨量100~20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800~2500毫米。是一个非灌不殖的生态区域,其主要支柱产业是农业,农业生产主要靠石羊河水系的灌溉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地处祁连山北麓,总面积5080.97平方千克,海拔在1400~2000米之间,降水量16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020毫米,农业完全依赖于灌溉.干旱缺水是武威市的基本市情,也是制约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为了保证工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武威市连续5年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节水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性的措施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