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阮柱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56-9958,9961
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至中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政策的提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指标、环境等也发生着变化,规划需要相应的调整,有必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价.该研究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的内涵,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模型,以广西贵港市为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进行评价.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经过模型计算,得到适应性评价得分为83.45分,说明贵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较好.最后,参照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该文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配置的概念,明确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设置,介绍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设计,最后结合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渝北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生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1-1762,1789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地域基础上的综合工作,要联系规划地区的多方面特点,在划分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土地利用区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付标  康鸳鸯  李光  张璋  翟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97-17299,17328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之中,如何有效协调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模式成为修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南阳市相对承载力研究结论:南阳市综合承载力始终低于总人口,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这源于南阳市耕地减少速度缓于全国速度;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始终大于经济发展;南阳市经济承载力正向发展与逆向演替波动剧烈,区域经济活动不稳定性增加。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提出了南阳市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布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的预测性评估.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分别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重点建设项目2个方面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其中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估中从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绿当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是有利于镇江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对县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方法]基于弹性规划的灰色多目标规划,依据人们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目标的关系,将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类型整理重组归并,形成满足结构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依据研究区特点,建立多种约束条件,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针对计算得出的三套方案,定性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点及缺点,在土地结构优化的环节指导了规划方案最优的选择.[结论]此方法在多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了应用,征求了多部门意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与当地发展和规划比较吻合,能够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严峻,为了有效的协调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张局面,加强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不可少。追溯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对于土地管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完全实现土地管理者的初衷。实践中土地规划调整时有发生,当然,规划调整是较长的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但是频繁的规划调整就有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并且使得规划目标有可能偏离原有轨道,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规划调整的频繁出现,究其根本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瞻性不够。一个能准确预测区域未来发展方向、土地利用布局的规划,将能有效的减少规划调整出现的几率。本研究将从各地频繁的土地规划调整为研究出发点,探索土地规划调整的具体原因,以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建设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对抚州市崇仁县2005~20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崇仁县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点为农用地温和的减少,建设用地上升明显,未利用地大量减少;以2010年为分界点分为前后2个阶段,前一阶段土地利用系统有序度较低且相对剧烈,后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动相对平缓,且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比较合理。崇仁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类用地控制目标偏离程度差异不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大体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孔伟  张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06-8109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扬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借助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未来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力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全市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长丰县为例,实例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特点,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态势,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略:把“增加挂”的用地政策用足用实,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整治”模式,实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和土地利用效益提升的“双增一减一提升”的土地利用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分区的思想,采用系统聚类方法,以地处浙江省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丽水市为研究靶区,选择土地利用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的相关指标,对丽水市进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结果表明,丽水市划分为东部河谷盆地与低山土地利用区、中部河谷盆地与中山土地利用区、西部水系源头和中山土地利用区三大土地利用区;主体功能分区与功域分区相衔接。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伊宁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及1995-2004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可见农用地面积减少迅速,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分析经济、城市化、区位、土地制度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建议,为伊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未来土地利用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核心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重要领域。目前,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开展,学术界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方法、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在修编方法、实施管理、规划系统等方面,对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修编工作提出了新构想。选取2002-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并对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打分法、实例验证法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对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程度进行评价,符合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要求。得出结论: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重庆市丰都县1996年、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与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丰都县1996—2004和1996—2010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格局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未利用土地减少,园地、林地、水域、交通用地增加;(2)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均呈改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退耕还园、还林,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3)规划与实施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差异太大;(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实际土地利用变化一致性很差,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5)对规划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善重视不够。最后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是一个地区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事关城市的未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以梅河口市实际状况为基础,在充分、充实和可靠的资料、数据支撑下,加之对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经济特色等的综合考量,以确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比较,结果发现,优化的土地利用系统,无论从土地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还是碳减排和生态价值的实现等,均优于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系统。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比上级规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更符合规划区域实际;土地利用系统碳排放的减少和生态价值的提高,正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六安市裕安区本轮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并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5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以期为六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LNOPT平台和GIS软件对5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优化分析,构建研究区的生态景观优化模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方法对怀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和土地利用景观优化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怀来县现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9.533 3×108元,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9.438 3×108元,减少了1.00%。对怀来县的土地利用景观生态优化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9.928 3×108元,增加4.14%。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土地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除了食物生产功能增加外,其他均有所减少。经景观优化后,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都有所增加。研究区的景观生态优化模型能取得一定的生态效应,可作为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地区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