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蚕种催青技术对蚕种孵化整齐度和家蚕体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蚕桑生产。但催青技术仍主要停留在人工或人工加自动化保护家蚕胚胎发育阶段的环境调节,无法从实际意义上实现蚕种催青的智能化、现代化控制。基于蚕种发育特点和对蚕种催青技术参数的充分分析,研究了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以下简称工控机)的智能化蚕种催青技术,优化了催青室控制设备,将智能化监测软件与工控机结合,实现系统对催青胚胎的发育值的测定,并根据测定值在线调节催青室中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因子,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度与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催青技术对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催青技术对一日孵化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催青设施的改造和电脑程控装置 ,实现了催青技术标准全自动化控制体系 ,并通过采取有关技术措施 ,提高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效果 ,促进蚕种感温均匀、胚胎发育齐一 ,一日孵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提高一日孵化率、确保蚁体强健不仅是催青工作的最终目的.而且有利于广大蚕农减少收蚁损失、方便饲养管理、稳定蚕种张产。但由于蚕种生产环节多、周期长,使蚕种胚胎发育具有多变性,所以蚕种催青每年一个样.期期不一样,没有—个固定的技术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技术对一日孵化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催青设施的改造和电脑程控装置,实现了催青技术标准全自动化控制,并通过采取有关技术措施,提高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效果,促进蚕种感温均匀、胚胎发育齐一,一日孵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11,32(3):85-88
6蚕种的保护与冷藏从原种催青、原蚕饲育,直到蚕种制造等生产过程中,按照合理的技术措施所生产的蚕种,如果对蚕种保护得不合理,也会影响蚕卵内的胚胎发育,导致蚕种孵化不良、发生死卵、蚕体虚弱,生命力降  相似文献   

6.
家蚕胚胎发育的数值表示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菊仙 《江苏蚕业》2002,24(4):31-33
<正>胚胎的发育进度和整齐度是蚕种催青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催青人员依据胚胎发育图,根据当天解剖观察到的中心胚胎来判断其发育进度,由胚胎开差判断其整齐度。而蚕种是小个体,大群体,胚胎解剖实际是通过样本对群体作出推断的过程。如何准确地度量蚕种总体的发育进度及  相似文献   

7.
周梅芳 《蚕桑通报》1999,30(3):38-39
本文对蚕种催青出库时期,卵量,不良卵率,催青见点到转青齐一所需时间,胚胎发育进度,浅红色和固有色卵孵化率,催青中逐日水分消耗等6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2,39(4):51-52
催青是将已活化的蚕卵 ,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 ,使胚胎顺利发育至孵化的过程。有些蚕农领回蚕种后 ,不重视催青工作。尤其是在春、晚秋季 ,让蚕种自然孵化 ,常常导致孵化不齐 ,孵化时间拖长 ,蚁蚕体质虚弱 ,产茧量低。而通过蚕种催青 ,使胚胎发育正常 ,可以在预定日期孵化蚁蚕。孵化整齐 ,蚁体强键 ,是获得高产蚕茧的重要措施之一。蚕农将蚕种领回后 ,可根据自己的房屋条件 ,以及各季节的气候特点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蚕种催青工作。阶段催青法 :将催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前阶段 (出库后第二天至第四天 )用 2 2℃保护 ,后阶段 (第五天至…  相似文献   

9.
对家蚕一代杂交种自动化控制催青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从新建催青室、增加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和设定温湿度和技术操作标准 ,及时掌握见点时间、转青情况 ,合理确定发种时间 ,保证蚕种胚胎发育齐一 ,使一日孵化率达到 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 蚕种催青是养蚕的基础,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体健康程度。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很多,与原蚕饲养、制种、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催青、蚕种领运、补催青等方面的技术处理都相关。但作为技术推广部门,要提高蚕种的一日孵化率,主要是采用先进的催青设备,抓好蚕种的催青管理工作,根据我局近年来的实践,针对不同的季别、蚕品种、批次、性状和蚕卵胚子发  相似文献   

11.
许才铨  缪华 《中国蚕业》2009,30(3):100-101
介绍了高密度蚕种催青设施在蚕种催青前、催青运行过程中及催青后的维护与保养技术.正确维护、保养与使用蚕种催青设施,使蚕种催青过程中设施控制性能稳定、设备运行正常,确保催青室内保持恒温、恒湿、恒气流、光线均匀,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正>蚕种催青是把活性化后的蚕种或经过人工孵化处理后的蚕种,人为提供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使胚胎健康发育,直至孵化的技术处理过程。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催青场所的不同,催青可人为划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标准催青阶段,即蚕种出库至转青阶段,一般在专用催青室进行;第二阶段为补催青阶段,即从转青到收  相似文献   

13.
<正> 养蚕始于催青,养蚕成绩的高低与蚕种催青质量十分密切。因此,提高蚕种催青质量是养好蚕的首要环节。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影响胚子发育的因素是温湿度。按照蚕种胚子发育阶段,控制好目的温湿度至关重要。过去蚕种催青,春季用木炭升温;夏秋季温度高催青采用搭凉棚、风扇、冰块等办法降温,控制催青过程中的温湿度,由于传统催青  相似文献   

14.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广西蚕业》2014,51(3):43-45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蚕种孵化齐一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补催青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分析张集镇补催青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补催青的温湿度调节和蚕种遮黑处理等。  相似文献   

16.
以非温敏性蚕种B69、温敏性蚕种S伴,温敏性与非温敏性的杂交种华1×伴1为研究对象,用高温干燥(30℃、60%RH)与常温常湿(25℃、80%RH)的催青条件对蚕卵进行催青处理,比较了各胚胎发育阶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对其卵蛋白进行了SDS-PAGE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7.
蚕种催青是一项细致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蚕种孵化率与催青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对催青室硬件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加强催青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达到蚕种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18.
蚕种出库催青是蚕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整齐度、强健度。近些年来,我省由于催青工作人员新旧更替、对蚕种出库和催青技术管理弱化,催青技术事故时有发生。笔者在此谈谈蚕种的出库与催青技术管理。   1、蚕种出库   1.1 正确确定出库适期   蚕种出库、催青适期依据是桑树发育情况,结合当地气象预报及参考历史资料,另外还应避开农田用药和农忙。从桑树发育确定,晚生桑以开放3~4叶,早生桑以开放4~5叶为催青适期。我省各地蚕种出库略有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19.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及蚕茧的产质量。我县近年来由于改进了催青设施,加强了催青技术管理,年催青10多万张蚕种,实用孵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催青经验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谈几点体会,与同行交流商榷,以期共同进步。1改进催青设施,为蚕种保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催青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等环境条件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县建成可催青10万张蚕种的双向匀风式恒气流自动控制蚕种催青室。该设施的改进:一是蚕种架…  相似文献   

20.
1简要回顾和存在的问题1.1回顾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起点 ,过去称暖种 ,《乌青文献》说“以衣衾覆之 ,置腹背暖之” ,这种以人体保温的催青方法一直到解放时仍沿用。1949年春期进行共同催青仅限于嘉兴市部分蚕业指导区域。1950年 ,蚕种由各县区蚕业指导所统一订购 ,首次实施全面的共同催青。50~60年代普遍采用薪炭直接或间接加温 ,但已确立了蚕种催青中胚胎发育和温度相对应的标准。1968年嘉兴栅堰桥催青室设计安装电热自动控制装置 ,使催青加温摆脱了传统方法 ,增加了安全度 ,减轻了催青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一日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