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水利是尊重基于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协调的水利资源利用方式,在进行水利工程开发和治理过程中应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结合凌源市青龙河(瓦房-东营子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设计和施工等阶段生态理念的应用,对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起借鉴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笼网具有透水性好、柔韧性好、耐腐蚀、整体性好、景观效果好、施工简单等优点,近年在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滦平县伊逊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石笼网在河道拦水坝建设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石笼网拦水坝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得知石笼网拦水坝可有效拦截河道上游泥沙、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河流水质、提升河道景观,适...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的发展和民用建筑侵占河道现象的加剧,使山区河道行洪能力、生态承载力及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山区河道的行洪安全,而且将对山区生态景观和沟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河道作为过水的通道和水体环境的重要载体,其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河流本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怀九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设计为例,探索了河道治理措施及其配置设计,包括护村堤建设、水位标志桩设立、河道环境整治和河道绿化工程等内容。整治后的河道可保障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河道沿线居民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全面提升河道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设计思路可为同类河道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槽式结构复式断面生态护堤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山区凉水井子河段河道比降3.379%,岸线极不规则,10 a一遇洪峰流量为322.21 m3/s,虽经多年治理,仍未消除水患,已威胁到了省级文物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对其治理,必须考虑粮食安全、水系安全、生态安全,文物安全问题。经方案比较,选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槽式结构复式断面方案。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原理有机结合,刚性工程保证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系安全、亲水安全。复式断面融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于一体,提高了保护区防洪标准,槽式结构栽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将周边环境保护融于河道治理之中。其施工技术简便,结构型式符合河道治理规范,在投资上介于格宾石笼沙土堤坝、浆砌石结构堤两者之间,经济上可行。可在同类山区中小河流,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河道建设不仅重视以优美的河道吸引两岸居民和游客停留、游览,也使空间实现多向使用,特别是在建设方面开始关注景观效果提升、生态环境修复。为提升河道生态服务功能,我国河道建设越来越注重打造以游憩、健身锻炼、亲水为目标,实现一段一景,并将景观节点串联,进而营造“春赏花,夏纳凉、秋观叶、冬探松”的景观河道,改善生态环境,吸引游人前来,提高河道空间层面的有效利用率,使河道的生态效益得以发挥。随着北京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愈发重视。这就需要摸索出一条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道路,而景观生态河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凉水河硬质护坡绿化工程为依托,对河道硬质护坡绿化和生态治理进行思考,为景观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凉水河景观生态河道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此,着眼于构建发展生态水利的河道综合治理体系,着手于建设水利工程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建设生态环保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这3个方面,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此,着眼于构建发展生态水利的河道综合治理体系,着手于建设水利工程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建设生态环保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这3个方面,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普遍忽视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造成河道生物群落与河流生境的退化。为此,通过分析河道工程建设中对河道生境与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应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系统的对策,以实现适度的河道治理。此项研究可以为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通过分析营口市以往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改变过去的防洪理念,将河道生态建设从以前单一河道防护性工程整治转变到现在以河道生态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整治上来。把保护河道生态原始资源,保护河道环境,作为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的重要工作。首先要抓流域治理,逐步走向河道治理,从小到大,分区、分段实施。依据水流特性,制定防洪标准,确定堤防设施。提出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凌河湾生态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对原河道系统的规划与实践,介绍了朝阳市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的多样性及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河道生态治理,完善大凌河风景区建设,促进朝阳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为实际生态环境补水提供依据,而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则更引人关注。与生态环境需水类似,河道内生态补水也存在兼容问题,需要进行整合计算。将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整合计算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横向类型生态系统之间,其二存在于纵向河道上下游之间。根据水的流动性原理和水量平衡方法提出了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整合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海滦河流域北四河下游地区,结果表明该地区多年平均状况下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量约为10亿m^3,从而为流域机构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合理地补水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以及随意将污染物排放入河流中,造成河流的生态破坏、水体污染,而河流综合治理过程中又经历了水生态环境退化的的误区。针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的现状,旨在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生境的基础上,在安全性满足的条件下,尽可能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恢复生态河道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玉符河是黄河重要支流,也是济南市一条较大的季节性山洪河道,为改变玉符河河道整体防洪能力低、河段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景观质量差等恶劣现状,实现河道近自然综合治理,采用分区分段的总体规划结构、生态景观与水工设计相协调、近自然系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先进理念,通过对玉符河河道进行水系方案优化、生态护岸工程、蓄水工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子河(含大辽河)大洼段险工治理工程实况以及河道生态护坡设计要求,分别从治理工程建设成本、基本要求以及生态特性与功能等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然后根据态系统与河道环境动态变化特征确定评价期间,并基于动态矩阵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提出生态护坡方案优选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在太子河(含大辽河)大洼段险工治理工程中动态综合评价法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险工治理工程实际状况与评价结果基本相符,研究结果可为河道生态护坡方案优选以及险工治理提供一定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大宁县昕水河城镇段河道治理为例,分析了目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中应考虑的生态治理、生态自然修复等水土保持新理念,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河道治理构景体系,探索了恢复河道的生命气息,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生态治理城镇河道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及河道生态整治工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近几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的应急生态输水,水流到达塔里木河尾间台特玛湖,沿岸地下水位上升,沿河部分地段植被长势得以恢复,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下游河道生态整治工程,包括河道疏浚输水线路选择和设置生态闸的问题。大西海子水库下游河道疏浚工程有3条输水线路可供选择,通过投资、占地、施工、管理、防洪等综合比较,选择在大西海子水库主坝上新建一座放水闸方案。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本着尽量少而又要满足河道疏浚后沿岸植被生长需水的原则,分析了沿岸生态闸设置的必要性和保护的生态植被的面积,并探讨了今后生态输水方式的选择与生态闸的开启顺序。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预期功效的重要保障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工程验收与评价标准.依据生态水利设计要点与生态学原理,以水质理化、工程措施、生态环境等指标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然后对评价标准集和指标权重分析集利用模糊综合法进行计算分析,并定量评价海城市河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绩效水平,以实例工程验证该方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水务局召开生态清洁小流域现场交流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15日,北京市水务局就小流域治理和生态治河的经验到门头沟进行调研交流。现场参观了苛罗坨小流域治理工程、中门寺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永定河门城湖工程、永定河山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龙风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门头沟区提出了“五横三纵,四水联动”水环境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门头沟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的先决条件,更是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库区消落带的生态重建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电站水库建成之后所形成的消落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利用香根草和工程综合技术来治理的思路。并对库区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香根节特性及其在消落带可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制定出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案,以期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直接生态破坏和间接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通过自然和人工对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可改变水流运动规律,形成新的绿地,让生物有栖息之所,从而构建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对推进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环境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区域响应的机制与原理、分析与识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