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锯缘青蟹,俗称蟳、蝤蛑,肉质甘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三门,"中国青蟹之乡",至2010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商品蟹1.12万吨,产业产值4.9亿元,品牌效益显著.近年来,政府和养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技术创新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拓展发展空间.青蟹笼养试验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该养殖技术一可常年育肥产出,二可提高单位水体利用率,三可拓宽养殖空间,四是养殖成活率大幅提高,平均60%以上.养殖企业不断试养总结,完善养殖技术,如三门丰源水产专业合作社在蛇蟠岛浅海区青蟹单个体笼养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长增重、季节差价使黄鳝养殖或暂养具有丰厚的利润。近年来 ,黄鳝养殖或暂养者逐渐增加。然而 ,很多养殖户成活率低下 ,甚至全军覆没 ,损失惨重。笔者进行多年水泥池和网箱养殖黄鳝 ,成活率均在95 %以上 ,其经验体会总结如下。1投放体质健壮的苗种黄鳝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功 ,人工养鳝的苗种仍然依赖于野生捕捞。野生苗种捕捞形式多样 ,如笼捕、电捕、药捕、针钓、针叉和徒手捕捉等。其中以笼捕黄鳝受伤少 ,成活率高。人工养殖或暂养应选择笼捕苗种才有成活保障。优质野生苗种具有如下特点 :无病无伤 ,粘液不脱落 ;身体硬…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从山东长岛县引进福建省霞浦县刺参苗种30万头,分别在室内暂养30 d和室外土池暂养108 d,成活率分别为70%与54.9%,室内暂养出池刺参平均体重为1.67 g/头,土池出池刺参平均体重4.17 g/头;在海区以笼吊养263 d,刺参成活率84.7%,平均体重126 g/头.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海湾扇贝筏式笼养不同放养密度试验的基础上,较详尽地分析了放养密度与成贝个体、鲜贝产量、贝柱产量和贝柱大小等几项主要养殖指标的关系。综合评价了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成经济效益。提出了在长海县大长山海区。使用直径34厘米的养成笼,其放养密度以每层笼放养55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青蟹是南方沿海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本次研究试验,目的是创新科学养殖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青蟹人工养殖传统方法单位水面产量低,资源浪费及破坏严重的问题。试验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组合的养殖笼排列方式进行。试验中主要针对清塘肥水、选苗放苗、投料喂养、水质管理等环节和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青蟹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问题。结果表明:在为期81d的养殖过程中,笼式吊养的青蟹成活率和产量比传统养殖的青蟹分别提高51%和140.3%。本次试验的成功,在青蟹养殖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对推动青蟹养殖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祖国各地     
《水产科技情报》1998,(6):280-281
笼养梭子蟹荣成市崂山镇养殖公司在桑沟湾扇贝养殖区利用扇贝笼饲养梭子蟹取得好效果。1997年6月6日该公司购进2kg梭子蟹大眼幼体,在室内暂养到6月中旬,幼蟹长到1cm左右,按一层一只每笼7只的标准分装于4万个扇贝暂养笼内,挂养到扇贝养殖区。饵料以鲜鱼...  相似文献   

7.
鲍鱼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列海八珍之首。目前鲍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筏养、池养、室内工厂化养殖、底播增养殖、沉箱养殖等,但以上几种养鲍方式存在投资大、管理困难等缺点。在沉箱养鲍的基础上,目前一种全新的养鲍方式--笼养正在得到发展和推广,该技术具有投资额可多可少、易操作、回报率高等优点。由于笼养鲍完全在低潮线以上进行,养鲍者不必潜水即可进行养殖生产,操作的容易性显而易见,因此更容易被接受和应用。现将该技术的要点总结如下。一、 海区选择1.海区要求水流通畅、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温适宜。2.低潮…  相似文献   

8.
亲虾培育的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笔者6年的亲虾越冬经验,把亲虾培育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亲虾暂养(专养)期、亲虾越冬期、亲虾促熟期与亲虾产卵期。并对如何提高亲虾质量与越冬成活率有关技术进行探讨。一、亲虾暂养(专养)期由于近几年大面积的虾病蔓延及二季或多季虾养殖的发展,中国对虾商品虾的起捕时间越来越早。就  相似文献   

9.
海湾扇贝苗中间暂养是海湾扇贝育(养)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这项工作一般在虾池或海区进行。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原因和养殖所需,多数育苗场在4月5日前即大批出苗,此时扇贝苗的中间暂养若直接在虾池或海区,则风险较大,贝苗的成活率较低,有时不足5%,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现象。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近年来,我们利用塑料大棚的增温作用,进行早苗的中间暂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007年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海阳海域冬季水温偏高的优势,将北部海区养殖扇贝苗种运回海阳海区暂养,经过6个月的越冬期,有效的提高了栉孔扇贝的苗种规格。本文对栉孔扇贝苗种冬季高效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在海阳区暂养期间应注意的养殖场地、养殖器材、苗种运输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锯缘青蟹黄水病及并发病的综合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水产养殖锯缘青蟹简称青蟹,我国以浙江、福建等省最多,规格以浙江为大,而浙江以三门湾一带盛产。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加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管理不善和防病技术滞后,青蟹常会发生各种疾病,给广大青蟹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笔者2004年10月在浙中江三门湾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任宗伟  王昭 《齐鲁渔业》2002,19(12):2-2
1.亲贝的选择 海湾扇贝亲贝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浅海越冬成活率和育苗效果。海湾扇贝亲贝选择标准为养殖海区无污染,个体较大且均匀,无杂贝藻等附着物。养殖海区污染则亲贝性腺发育下降,个体差异大则性腺发育不同步,杂贝藻过多则洗刷时易造成机械损伤。 2.亲贝的运输 首先要选择好运输时间,装车、运输、分笼、海上挂养等一系列工作不仅要考虑到气温、海浪等因素,更要保证海上挂养工作必须在白天完成,夜间操作会造成  相似文献   

13.
鲈鱼属广温广盐性鱼类。近年来,不少地区利用淡水进行鲈鱼养殖也取得了成功,随着海淡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苗种的需求也逐年扩大,但是鲈鱼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又不很成熟,大部分养殖场家主要依靠天然苗,而其产地又比较集中,许多养殖场离产苗海区距离较远,需经长途运输才能进行养殖,笔者根据几年的经验,将运输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运输前的准备 鱼苗从自然海区捕获后立即运输,鱼苗成活率低,因此必须经过暂养。无论用水泥池暂养还是用网箱暂养,都必须保证水质。用水泥池暂养,日换水量必须达到200%以上,暂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东珠海市皱纹盘鲍增养殖业正在进人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鲍鱼养殖模式已从传统筏式笼养、浮绳吊养模式逐步转变为抗风浪塑胶渔排为主.陔养殖模式具有管理方便、节省人工、水流畅通、水质较好、鲍鱼生长速度快、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活率、养殖密度大、产量高、节省海域面积等优点,并已在珠海得到标准化推广应用。目前,珠海万山海区吊养鲍的规模已达500万只以上,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鲈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之一。鲈鱼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产地比较集中,多数鱼苗需要经过运输才能进行养殖。合理的运输对鱼苗的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少养殖单位不能很好地掌握鱼苗运输技术,每年都造成大批鱼苗伤亡,给养殖单位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将鲈鱼苗运输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运输前的准备1.鲈鱼苗暂养:鱼苗从自然海区捕获后立即运输,鱼苗成活率低,因此必须经过暂养。无论用水泥池暂养,还是用网箱暂养,都必须保证水质。用水泥池暂养,日换水量必需达到 200…  相似文献   

16.
把5cm以上海湾扇贝亲贝按43-50个/m^3密度吊养于水泥沉淀池,利用附近井水调温:使池水温度达4℃以上。越冬两个半月,成活率84%以上,而自然海区越冬贝成活率仅70%.升温促熟后.亲贝产卵孵化率60%以上,而自然海区越冬贝仅为15.1%。地下海水越冬贝的单位水体出苗量为505万粒/m^3和544万粒/m^3,而自然海区越冬贝出苗量仅有209万粒/m^3.证明利用地下海水调温,在沉淀池进行海湾扇贝亲贝越冬,效果明显,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其分布较广,在温带、亚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我国上海以南沿海都有自然分布。为把青蟹这一南方优良品种引至北方进行养殖,1996年我所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的科研项目“青蟹引进技术的研究”,经过6年的研究探索,圆满完成课题下达的各项科研指标。本文就青蟹在北方地区的越冬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对虾养殖池中笼养青蟹的研究结果。养殖试验历时60 d,以存活率、蜕壳率、甲长增长率、甲宽增长率和增肉系数为指标参数,比较了不同材质、容积和放置层次的养殖容器对笼养青蟹存活、蜕壳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5~30℃、盐度13~20、 pH7.8~8.3条件下,笼养青蟹的存活率为(59.85±9.50)%、蜕壳率为(40.69±5.90)%、甲长增长率为107.73%、甲宽增长率为89.39%、增肉系数为286.11%、肥满度>1。养殖容器的材质、容积和放置层次对笼养效果有影响:胶绳网箱明显优于( P〈0.05)塑料箱;容积10 L组与6 L组、18 L组相比养殖效果最佳,差异显著( P〈0.05), S组略优于B组,差异不明显( P>0.05);第二层(中层)笼箱与第三层(底层)、第一层(表层)相比,笼养效果最佳,差异极为显著(P〈0.01),第三层(底层)笼箱略优于第一层(表层),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结果显示了在对虾养殖池内实施笼养青蟹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03~2006年,采用室外土池网箱、室内水泥池及海区网箱3种方式进行鮸鱼鱼苗越冬和鱼种培育试验,鮸鱼鱼苗越冬成活率可达60%以上,从越冬后的鱼苗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在90%以上.从越冬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可达54%以上.总结了3种方式的养殖管理方法、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紫海胆的人工养殖包括陆上水池养殖、海区挂养、海底沉箱养殖及底播增殖等多种水域、多种形式的养殖方式。其中陆上水池养殖具有养殖周期短、易于避险减灾及操作管理等优势。2002年1月30日至12月27日,我们使用2001年自行培育并暂养越冬,壳径2.0厘米左右的紫海胆苗种,在福建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公司鲍育苗场内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