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氮素水平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氮素水平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的研究表明:甜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0.979**。提高施氮量能增加甜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但施氮量超过120kg/hm2时,再增施氮肥的处理则块根增长幅度减少。干物质分配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出T/R比增加的规律,只有适宜施氮,使叶根生长协调,才会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油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钾、磷、硫吸收特点及施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油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钾,磷,硫吸收特点及施钾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增长平缓,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2)苗期植株地上部钾,磷和硫含量最高,越冬期迅速降低,生育后期地下部钾和磷含量下降较快,成熟期达最低值。(3)施钾明显提高植株钾含量,但施钾对磷和硫含量的影响较小。(4)生育后期地上部出现明显的钾,磷和硫吸收高峰,结角-成熟期地下部磷吸收下降。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钾,磷和硫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钾水平对玉米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韩立军 《玉米科学》2006,14(5):127-129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玉米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鞘干物质重与施用钾肥有关,在子粒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蜡熟期叶、鞘干物质重均呈下降趋势;茎秆和地上干物质总重量与钾肥水平有关,干重随生育进程推进而增加;钾肥用量在0~180 kg/hm2水平内,玉米产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提高,当钾肥用量达240kg/hm2水平时玉米产量则下降。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180 kg/hm2施钾肥水平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华北春芝麻不同栽培条件对干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华北春芝麻区不同栽培条件下芝麻干物质的积累、分配、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芝麻生殖器官干重与总干物质变化一致,随生育进程而增加;(2)干物质分配,苗期以营养器官为主,蕾期、花期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并进,以后叶片中的干物质越来越多地转移到生殖器官;(3)封顶期叶片仍保持一定的绿叶面积,能继续供给生殖器官干物质;(4)地膜覆盖比露地栽培更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分配、转移;(5)探讨了高产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以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0(N_0)、94.5(N_1)、180(N_2)、240(N_3)、300(N_4)、360kg·hm~(-2)(N_5)共6个施氮量处理,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滴灌冬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均呈"S"曲线变化。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的转运量及其转运效率、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均以N_3处理最高;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以及籽粒产量在两年中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后减趋势,也均以N_3处理最高,其中产量两年分别较N_0处理增产68.01%和67.39%。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240kg·hm~(-2)施氮量最有利于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高产。  相似文献   

6.
施钾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施钾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在一定施钾范围内,春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90 kg/hm2后产量不再增加,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钾量(x)拟合,得出最佳施钾量为82.9~86.6 kg/hm2。施钾肥可提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积累总量、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施钾可提高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向子粒的转运量及转运率,施钾量30~90 kg/hm2范围内抽雄期养分积累量与子粒转运量和转运率呈正比,当施钾量超过9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转运出现负效应。钾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当季回收率以施钾量90 kg/hm2处理最高。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适宜施钾量为82.9~86.6 kg/hm2。  相似文献   

7.
新疆不同密度下油葵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新疆南疆地区油葵G101品种4种密度下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油葵干物质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变化,干物质增长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降低,且生育期推迟;(2)净干物质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幼苗期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初蕾至初花期主要分配到茎秆中,花期是并进生长高峰期,以营养器官分配为主,灌浆后转向盘籽中,盘籽成为干物质分配中心;(3)各器官中积累的干物质转向籽粒的比例大小顺序为茎秆>叶片>花盘,转移量占籽粒干物质重量的百分比随密度加大而降低;(4)提出了高产油葵群体有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超级杂交稻Q优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逐步提高,而结实率下降,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最高施氮水平下为最大值;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略微增加,而各生育时期LAI呈先增后减趋势,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逐步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水稻产量、LAI逐步提高,而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趋势;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养分需求量提高,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利用率和养分农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量对甜菜的产质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氮肥可显著促进甜菜叶丛生长,施氮量与产量和产糖量之间均呈二次曲线相关,与块根含糖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过量施用氮肥不利于甜菜干物质的合理分配,造成产量降低,产糖量减少。甜菜植株含氮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地上部钾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而地下部钾含量随氮量增加显著增加。本试验中甜菜的合理施氮量为120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赣北地区油后直播棉适宜钾肥投入量,研究施钾量对赣北植棉区油后直播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施纯钾0 kg/hm~2、60 kg/hm~2、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测定棉花收获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在18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施钾量240 kg/hm~2处理棉花籽棉产量最高;施钾量在18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未产生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赣北地区早熟油后直播棉施钾量为240 kg/hm~2左右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冬季北运苦瓜生产上肥料过量施用问题,探讨氮、钾不同施用量对嫁接苦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苦瓜嫁接苗为试材,以6个不同的N、K施肥量为处理,对嫁接苦瓜产量和各生育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嫁接苦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伸有不同程度增加,在幼苗期和初瓜期同等施钾条件下,茎、叶、果干物质积累量与供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盛果期,在同等施氮条件下,茎、叶、果干物质积累量随供钾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其中T2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在盛果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90.76 g/株、43%。不同处理嫁接苦瓜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变化随生育期的延伸呈上升趋势,嫁接苦瓜对钾需求量较高,其次是氮,磷最少;T2处理在各生育期氮、磷、钾累积量持续呈较高水平,成熟期累积量达到最高分别为每株20.9、3.5、27.3 g,较其他处理分别平均增加52.7%、43.2%、38.5%;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明显增强叶片(源)向 果实(库)的养分供应能力,氮、磷、钾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在成熟期分别为59%、48%、4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对嫁接苦瓜产量均有差异,同等施钾条件嫁接苦瓜产量与供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T2处理嫁接苦瓜单瓜重、产量均显著较其他处理分别平均增加37.1%、46.4%。综合研究嫁接苦瓜生长量及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性,T2处理(N 260 kg/hm2、K2O 430 kg/hm2)对嫁接苦瓜增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绿色“加减法”。  相似文献   

12.
钠钾替代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ST13092、SD13829、25和HI0474为材料,通过盆栽水培研究了不同钠钾比作用下对甜菜幼苗的干物质重、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替代K+50%时,耐盐品种甜菜幼苗的干物质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而耐盐弱品种甜菜幼苗的干物质量、叶面积均有所下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随着钠钾替代率的增加,所有甜菜幼苗的干物质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有所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钠钾替代对于耐盐品种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耐盐弱品种,Na+只能部分替代K+,不能完全替代K+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钾水平下甜菜对钾吸收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施钾水平下甜菜各器官含钾量均随施钾水平的增加而增高。各器官相对含钾量均以苗期为最高,以后随甜菜生长发育而降低;叶片、叶柄绝对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最大吸收量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块根绝对含钾量直到收获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钾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结薯、薯块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区土壤普遍缺钾少磷,试验选用马铃薯品种凉薯97,研究在凉山州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施用硫酸钾对马铃薯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一定量的硫酸钾能适当延长生育期、显著增产、增加薯块干物质和淀粉含量。667 m2施用硫酸钾15 kg的平均全生育期比对照增加2 d;667 m2施用硫酸钾10 kg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1 819 kg,较对照高28.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硫酸钾对提高干物质、淀粉含量有一定的作用,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效益等因素,667 m2硫酸钾施用量以5.0~10.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氮素形态对甜菜抗氮胁迫能力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土培和液培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基因型甜菜的抗氮胁迫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菜对氮胁迫具有多样性,不同基因型甜菜的抗氮胁迫能力具有较大差异(为2-6倍);2)甜菜的抗氮胁迫能力受外界供给氮素的形态影响较大,参试的6个品种(系)中,对NH4-N胁迫抗性强的,对NH4-N加NO3-N混合营养液胁迫的抗性也强;3)氮素的供给形态左右甜菜的吸收氮特性,但不同基因型的甜菜对3种氮源的反应不一;4)甜菜的抗氮胁迫指数与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全氮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耐盐性不同的6个甜菜品种(系)幼苗在氯化钠浓度为280 mmol/L的营养液中生长16d,对一些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做了分析测定。结果:在氯化钠胁迫下,品种甜七和品系P4、P9、P10、P11、P25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叶面积缩小,叶片增厚,叶片NRA活性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却没有降低。与品种甜七和品系P4、P9比较,品系P10、P11、P25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较低,幼苗的相对生长量高,盐害指数较低,叶面积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较大,叶片较薄,叶片NRA降低量较小,说明品系P10、P11、P25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棉425在长江流域棉区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于2020年在赣北地区进行田间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群体总干物质累积量也在增加;同一密度不同时期的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时间增加呈上升斜线或波浪式增长;但密度达到适宜的群体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又会减小;花铃期干物质积累最快,这期间加强田间管理有利于干物质积累。种植密度改变了棉花群体干物质的分配,过高或过低的种植密度都不利于棉花干物质积累和分配,D4(8.25万株/hm 2)处理表现出较高的生殖器官群体干物质量与分配,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是中棉425在长江流域广泛推广种植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18.
豫芝4号芝麻现蕾前积蓄的光合产物对产量贡献很小。现蕾至终花约40天内是芝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竞争激烈,对外界环境敏感,栽培措施应以调节干物质分配流向为主,争取早发、稳长。封顶后,全株及蒴果干物质积累仍维持较高水平,延长后期光合器官功能,防止早衰,将有利于减少秕粒,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9.
氮素肥料在甜菜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甜菜氮肥吸收分配规律以及氮肥对甜莱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氮肥在甜菜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提高甜菜氮肥利用率以及块根产量、改善甜菜块根品质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