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辉 《重庆水产》2003,(3):10-11,16
本文通过对铜梁县“休稻养鱼”发展情况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休稻养鱼的优势与不足,阐明了如何因地制宜、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农田改造实施休稻养鱼,以富裕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2.
1.依据稻鱼结合方式,可将稻田养鱼方法分为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和稻鱼间作型稻田养鱼三种类型。(1)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即种稻养鱼在同一田块同时进行。这是比较普遍的养殖方法。根据水稻栽收手段又可将这一方法划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单季稻田养鱼还可根据水稻成熟季节划分为早稻田稻田养鱼、中稻田稻田养鱼和晚稻田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根据鱼类是否连养可划分为双车独立种养稻田养鱼(即随着稻谷的两次裁收,鱼类也相应两次放捕)和双车速养稻田养鱼。(2)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即稻田种稻时不养…  相似文献   

3.
稻、鱼、果高效生态工程模式一种是建设规范化的鱼凼、鱼沟工程,实施稻、鱼、果、菜、萍优化组合、立体开发,实现稻田公顷年创利润比单种水稻提高5-8倍;第二种是选择水源条件好、粮食自给有余的地区,实行田改地、休稻养鱼,每公顷年盈利年盈利比种稻高4-8倍;第三种是丘陵、干旱地区,变稻田为鱼、果高效池、园,实现年公顷盈利6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叶细养 《水产科技》1997,(3):27-27,29
稻底养鱼又称稻鱼共生,是农业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十大农业技术项目之一。所谓稻底养鱼是在同一块稻田上,同时既种稻又养鱼,既收获稻谷又收获鱼,一举两得。稻底养鱼在我省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和沙田区及低搠地区,广大农民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筑高田基或挖深沟,地高部分种稻,地低处养鱼。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始于三国时代。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又兴起稻田养鱼的热潮,尤以四川省突出。据统计,1977年四川稻田养鱼面积达89万亩,1978年达100万亩。广大群众从实践中体会到稻田养鱼好处甚多,并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明确提出“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的原则,树立“以稻为主,以鱼为从”的观点,把稻田养鱼作为稻谷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从而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垄稻沟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稻田养鱼模式。它能克服传统稻田养鱼中稻鱼之间不协调的矛盾,达到了“水稻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的目的,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日前各地正在大力推广这一种养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探索垄稻沟鱼的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流水坑沟式稻田养鱼,在我区目前已推广1252亩。稻田养鱼是一种立体种养、集约经营、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1989年我们在岩前乡眉山村进行了流水坑沟式“千斤稻、百斤鱼”的试验,连续2年获得成功。1988年和1989年经验收稻田面积分别为1.81亩、1.03亩。  相似文献   

8.
《重庆水产》2005,(2):10
“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稻田养鱼在酉阳县推广20多年来,已有7000余亩稻田养鱼,3000多户农户掌握了稻田养鱼技术,涌现出一大批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稻田养鱼户。今年春,县水产站首次在丁市中坝1组推广工程化稻田养鱼,由于这是一次性投入较高的稻田养鱼模式,每亩第一次固定投资0.3万元左右,风险相对较高,农户疑虑较多,  相似文献   

9.
“垄稻沟鱼”是我国农业、水产科技人员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在总结稻田养鱼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试验而确立的种稻养鱼结合的新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将水田平作改为垄作,在垄上种稻,沟里养鱼,合理地调节土壤水分、温度、空气和养分,从而改善水稻和鱼类的生长条件,促使稻、鱼都能较好地生长,综合利用水田资源,充分挖掘水田生产潜力,达到稻、鱼双丰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鱼是以稻为主,在有利于水稻增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这个特殊水体资源,发展渔业生产,增加鱼产品。在进行稻田养鱼上,过去一般都要求在田里开挖鱼沟,鱼溜、以解决养鱼与水稻生产上的浅水灌溉,施农药,干旱等矛盾,使稻鱼共生互利,获得较好的稻鱼产量。所进行的这些基本措施,人们往往认为麻烦,  相似文献   

11.
建宁县农业、水产部门,从行政型变为服务型,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养鱼中的困难,热情支持农民发展稻田(稻萍、莲萍)养鱼,从过去“单-放养”发展到“立体种养”,使全县稻田养鱼有了新的发展。据县水产站5月中旬统计,全县“稻、萍、鱼”、“莲、萍、鱼”和稻田养鱼面积共达13万1千多亩,  相似文献   

12.
重庆垫江县曹回乡安山村四社村民黄正友,利用已建的稻田养鱼工程,在不改变稻田原来生态面貌的前提下,对原稻鱼工程进行适当改造,实行休稻养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冬,曹回乡安山村四社部分村民在乡政府的号召下,选择水源条件好管理方便的稻田修建稻鱼工程,采取加高加固田埂和开挖鱼沟鱼凼的措施后,开展稻田养鱼。从1998年春到2001年底,历年平均鱼产量达到46公斤/667米2,水稻平均产量为504公斤/667米2,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1年,该村村民黄正友看到近年来水稻的价格比较低,而种植水稻的基本投入却有增无减,种稻养鱼增收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有可养鱼稻田478万亩,自1995年起,稻田养鱼技术已连续7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2001年已推广稻田养鱼140.4万亩,平均单产22公斤/亩,稻田养鱼产量3.06万吨,产值达3.1亿元。 2000年,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加快民族特困山区的脱贫步伐,云南省开始实施稻鱼扶贫工程项目,充分发挥稻鱼工程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2000年在全省九个地州市推广稻鱼扶贫工程示范项目10748亩,达到了参与农户人均增收278元的良好效果。2001年,全省稻鱼扶贫工程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进行稻田养鲤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稻鲤”共育操作技术,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今年在示范区全面实施“稻鲤”共生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形成以稻养鱼、以鱼育稻的生态养殖模式,辐射带动我市沿松花江涝州、东发、四站、西八里等乡镇2万hm2水稻发展稻田养鱼。计划三年内,推广稻田养鱼3333.33hm2。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同时,实现稻田养鱼单产增效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稻田养鱼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抱着一种致富的强烈愿望,从兼顾稻、鱼两者利益的指导思想出发,要求在既增产粮食的同耐又获得养鱼的丰收,为了达到每亩养鱼稻田“粮超千斤,鱼过百斤”的目的,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从而把常规的稻田养鱼提高到了更新的水平。比如田凼合一、稻鱼共生的养殖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四川宜宾县稻鱼工程成绩斐然位于川西南边题的丘陵山区宜宾县,正蓬勃兴起稻鱼工程建设热潮,促进了稻田养鱼的发展和效益的成倍增长。“八五”初期,宜宾县各级党政依托广美的稻田做文章,为探索稻田养鱼经济新的增长点,把稻鱼工程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浦城县稻田养鱼从1999年的1.7万亩发展到如今的5万多亩,养殖方式从过去的传统式稻田养鱼发展到如今的工程化稻田养鱼。2003年普遍实现了亩产千斤稻、千元鱼的奋斗目标,亩产值达2000元,亩纯收入1300~1500元,实践证明工程化稻’田养鱼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不可缺少的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敏 《河北渔业》2006,(2):63-63
四川省江安县水产协会成立于一九八五年,最初有会员79人,由从事水产生产、经营以及技术推广的人员自愿参加组成。协会自建会以来,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办会宗旨,积极开拓、不断进取,发展至现在已有会员1810人,团体会员5个;会员承包水库32座、养殖水面4000亩;池塘养鱼和休稻养鱼面积4500亩;休闲钓鱼9处,占地面积80亩;苗种培育池面积800亩。会员人均渔业纯收入8000元,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的会员有130户。协会为地方水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嘉奖。  相似文献   

19.
1.稻田养鱼有哪些主要类型?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稻田养鱼有稻鱼兼作及稻鱼轮作两种主要类型。稻鱼兼作型即种稻和养鱼在稻田中同时进行,这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稻田养鱼类型。按耕作制度不同又有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之分。单季稻田养鱼是在稻—麦或稻—绿肥两熟制的地方采用,鱼类在稻田中的  相似文献   

20.
赵连胜  张金兰 《水产科技》1995,(5):18-19,17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地搭配一些鲤鱼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