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2.
张英  张兴国 《科学养鱼》2003,(12):21-21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厘米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阴凉的天气运输。一般用氧气袋充氧运输,每袋放苗300~500尾,运输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如果超过8小时,中途应换水充氧。短途…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4.
鳜鱼当年养成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桂庆 《淡水渔业》1999,29(10):35-36
利用4口面积为2-5亩的池塘作为一个养殖组合,将5月下旬繁育的体长达到2cm左右的鳜鱼苗直接进入饵料培育池,养至7月中下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分疏分级后进行鳜鱼成鱼养殖。当年年底,亩产上市的商品鳜鱼180千克;饵料鱼池亩产饵料鱼250千克,产青虾32千克。亩平利润3500元(含配套池)。1池塘条件养殖池具备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排灌分流,配置有提灌水设施的增氧设备。4口池塘每池面积2-5亩,常年保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需清淤晒塘消毒,通常每亩施生石灰150千克。2饵料鱼培育鳜鱼的捕食范围狭…  相似文献   

5.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6):32-33
3鳜鱼的苗种培育3.1夏花培育近年来,鳜鱼苗种培育技术不断提高,培育方式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现在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3.1.1培育方式3.1.1.1水泥池微流水培育水泥池规格一般为4m×6m×8m,设有进排水装置,采用微流水的方法。主要用于培育开口3天后的鳜鱼苗,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3.1.1.2土池培育鳜鱼长到2.0~2.5cm时,可以投放到小型池塘…  相似文献   

6.
鳜鱼,俗称桂花鱼。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增加名优鱼类养殖比重,丰富水产品市场。我场在1999年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套养鳜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为萌山水库管理处鱼种场6排1号池,面积6亩,水深2.6m,水质好,水源充足。 2.试验网箱为双层聚乙烯网,网箱规格2m×2m×l.8m,网目2.5cm,共8个网箱,分两排放入池中,排距20m,箱距2m,两排网箱间配置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3.苗种放养 (l)鱼体消毒。所有鱼种放养时…  相似文献   

7.
鳜鱼种专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齐鲁渔业》2010,(12):38-38
<正>江苏省海门市水产养殖场从2007年5月初引进3 cm以下鳜夏花专池培育,经1个月左右培育成5 cm以上的鳜鱼种销售,平均成活率63%,每667 m~2产鱼种1.2万尾,产值1.8万元,效益8 500元。6月中旬以后在原池主养鳜,每667 m~2平均产量480 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专池培育鳜鱼种技术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与放养池塘面积2000~3333m~2(3~5亩),水深1.5m以  相似文献   

8.
益阳市赫山区鱼类良种繁育场1998年以来,在亲本培育池中套养鳜鱼,利用鳜鱼吞食其中的野杂小鱼,减少水体载鱼量,这样,亲鱼性腺发育好,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年5月底6月初,将本场繁殖的鳜鱼苗培育成寸子,再依据亲本培育池的大小和非经济鱼的数量的多少来放养不同规格和数量的鳜鱼苗种,每667米280尾左右,放养后基本按亲本常规培育进行投饵施肥和日常管理,但不使用敌百虫。另外,每池配备0.75千瓦或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台,注意缺氧,防止泛塘。11月中旬,结合冬季亲本分…  相似文献   

9.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江口水库,通过减少夏花放养量20-30%,用不同目大的16m^2网箱,经二级培育,当年育成16.5-20cm大规模鱼种,翌年成鱼箱减少35-40%放养量,用20-23尾/m^2,养成550-1100g食用鱼,比原放养模式增产154-157%,增效86-105%。  相似文献   

11.
金丝鲶鱼体色金黄,是胡子鲶科的一个优良鱼类养殖品种。具有肉质好、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等优点,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一、选择专池培育,高密度精养。金丝鲶耐低氧,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广。采取专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可以大幅度提高群体生产力。一般精养高产鱼池面积为1亩~2亩,水深12m~15m。金丝鲶种内竞争激烈,常出现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现象。因此,池塘养殖金丝鲶,鱼种规格要力求整齐,一般以放养4cm~7cm规格的鱼种为好。每亩放养量为4000尾~6000尾,以保持鱼种有较…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名优鱼类资源 ,促进闽北山区高效渔业的发展 ,我们承担了“鳜鱼全人工繁殖及大规格夏花培育技术开发”项目。经试验研究 ,总结了一套实用的鳜鱼全人工繁育技术工艺 ,现将该育苗工艺的主要环节及关键技术概述如下。1鳜亲鱼的来源与培育鳜亲鱼可从人工养成的商品鳜中收集 ,冬季干塘时 ,挑选雄性2龄以上 ,体重1~2kg;雌性3龄以上 ,体重1.5~3kg ,无伤无病 ,体质健壮的个体作为亲鱼。收集到的鳜亲鱼可套养在草鱼亲鱼塘中培育 ,每667m2套养10~15kg(套养量主要取决于亲鱼塘中饵料鱼的数量)。也可利用土池进行专…  相似文献   

13.
鳜鱼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由于水质污染,野生鳜鱼已很少见到,为了满足市场供应,水产养殖户开始在成鱼池中套养,但产量很低。后来发展到专池饲养,单产最高在15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不明显。1998年,我们在锡山市前洲镇蒋巷水产场,就鳜鱼高产高效,进行了专池饲...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999年进行的池塘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的养殖技术。(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规格为0.7cm,亩放养5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5cm成活率78%;亩放养8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2cm,成活率72.2%,亩放养10万尾水花鱼苗,经30天饲养,规格达2.9cm,成活率73%。(2)鱼种培育:亩单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鱼种(规格3.2cm)6000  相似文献   

15.
陈永祥 《内陆水产》2005,30(4):42-42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己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667m^2。但近几年蟹池套养鳜鱼成活率偏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笔者根据对养殖户的调查和长期推广的经验,将其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鳜鱼养殖(三)苗种培育鳜鱼苗种培育包括夏花培育和一龄鳜鱼种培育。一、夏花培育刚出膜的苗体柔软细嫩,体长仅4毫米左右。经50—6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毫米,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便进入夏花培育阶段。目前生产中常采用流水和...  相似文献   

17.
1993-1995年的5月至6月,我们利用池塘边空闲地挖的小土池覆膜培育大规格鳜鱼种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培育条件1.培育池。在大池空闲地上新挖4只小土池,每只面积均为32m~2(4m×8),共128m~2,土池挖好后,在土面上覆盖一层农用塑料膜,以便保水和保持水质清新。2.培育用水。取大池塘内水,入池水温22℃左右,pH值7-8,溶氧4-5mg/L。3.鳜鱼苗。从广东调运1cm左右的幼苗。二、培育方法1.鳜鱼苗入池前检查所建造的小土池是否漏水,并加水50c…  相似文献   

18.
江苏吴江市松陵镇湖滨捕捞村养鱼户邱青梅,从1996年起利用承包的二只鱼池,一只4.29亩主养鳜鱼,一只7.07亩以培育饲料鱼为主进行多季轮养,二年累计创利润92704元,在我地被传为佳话。他二年的养殖情况如下:鳜鱼主养池,1996年5月12日放养从广东空运来的3cm左右的鳜鱼夏花1750尾,全期共投喂饲料鱼3095公斤,其中,自己培育885公斤,外购2210公斤,养至11月底干池,共起捕平均体重0.49公斤的鳜鱼1505尾,成活率86%,总产量737.5公斤,饵料系数4.2,总产值52610元。饲料鱼池,上半年进行发塘,培育夏花鱼苗,除供鳜鱼苗摄食外,还卖…  相似文献   

19.
1991-1992年,在河北省黄骅市滩涂进行混水养殖黑鲷技术研究。海水透明度仅8cm左右,夏季水温能升至34℃。采取下隐措施;逐渐增加黑鲷种苗池的海水混浊度;建立摄食条件反射,养鱼池中控环形深沟,堆起人工鱼礁。结果:种苗中间培育成活率为71.7%,越冬成活率为95.3%,养成成活率为99%,平均亩产量为418.3kg.  相似文献   

20.
在4个6m^2的水泥池中分级放养3-5cm大口鲇鱼苗7500尾,经13天苗种阶段培育,出池规格7-12cm,个体差异较大,成活率41.6%;进行了主养、套养成鱼养殖试验,主养池成活率4.76%,套养池成活率在17-43%0之间。当年最大个体3.2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