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有志承包治理[小流域]高旭菊新马乡中阳村农民左有志,靠承包治理小流域走上致富路,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1982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左有志带头承包治理了门前沟小流域,承包面积200亩。十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流域治理上,不论严寒酷暑,风...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城郊型生态景观小流域治理模式等3种小流域治理模式。提出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应结合本地区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合理地运用各种模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刘杖子村小流域治理四十载本刊记者程月华敖汉旗的造林治沙工作,北部地区以治沙为重点,南部地区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在南部广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诸多乡村中,刘杖子村堪称佼佼者。这个昔日天旱土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村,经过整整40年不懈的治理,终于变成了一...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良好综合治理效益为目的,经过五年多努力,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系和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并建成了宁夏西吉县黄家二贫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研究表明,该地区2000年在温饱水平下流域人口承载力为128个/km2.小流域治理效果显著,粮食单产比治理前增加4.5倍,人均收入增加2.5倍,林草覆盖面积由1.7%提高到61%,土壤流失量减少95%.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既能提示综合防护效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对金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的调查,总结出小流域治理的成效,提出了发展小流域经济的途径,方法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罗定市以小流域为单元,对全市13个乡镇17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进行了治理,其面积达94.56km2。文章重点介绍了山地和崩岗水土流失的综合规划、治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措施,以及效益估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家二岔小流域地处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自1983年以来,该小流域作为小流域治理和农业发展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小流域治理和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家二岔小流域不同治理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目标、研究思路、内容、技术措施、成果和经验,以期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体及防风固沙等多方面作用。文章阐述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探讨植被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提出生态型小流域治理布局与要求,最后针对生态型小流域治理问题介绍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流域是指一个具有闭合分水线的自然地理系统.分析了保山市小流域内部存在的矛盾;指出了在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治理再创佳绩孙震慧林西县大营子乡自80前年代以来,从未放松过小流域治理工作。去年夏季,他们在时间紧、任务重、农忙时节劳力紧张的情况下,共完成工程整地313公顷、幼林抚育200公顷、雨季造林400多公顷,圆满完成了县里下达的夏季农田草原大会战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从日凡  陈国芝 《沙棘》2005,18(2):26-26
一个流域内,沟壑是集地表径流、连接坡面与河道的通道,小河道是千沟万壑汇集的地方,因此沟壑的治理是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坡面的治理具有雏型时,就要治理沟壑,使其发挥调节地表径流不集中下泄,减轻河道负担的作用。沟壑既是泥沙运动的通道,又是径流破坏的结果,沟壑的年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65%,它是小流域冲刷侵蚀的集中点,  相似文献   

12.
对仡达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流域治理采用了较为全面的农业优化、典型措施、人员培训、经典模式借鉴等治理方式,使小流域治理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治理决策视角、统筹协调、管理倾向等方面还应当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程静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55-58
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优化配置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以治理源头和上游为主 ,进行治理施工要自上而下 ,用多种生物谷坊坝群多层阻截 ,以减缓径流 ,让植被进一步恢复 ,治理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的发展水平及趋势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 科,其理论基础是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 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学科有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水文地质学、土壤学、水土保持学、 造林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群落学等。小流域 治理,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发展历史较久。大 约500多年以前,奥地利就开始对小流域(荒 溪)进行治理,研究工作已进行了200余年, 创立了荒溪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瑞士、法 国、意大利、西德等国家也相继在十八至十九 世纪开始荒溪治理及其研究,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学原理,挖掘人文历史背景,结合小流域治理,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的合理布局,既达到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又能适度合理地开发自然风景资源,营造自然生态景观,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卜立新 《沙棘》2007,20(2):30-32
为进一步理清沙棘在小流域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相关文献调研,就沙棘的生态、生物学特性,沙棘在小流域治理中应用的成就,以及一些科研成果,沙棘果实初加工的经济效益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综述.沙棘显著的生态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以及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的经济效益,在中国近20年的小流域治理与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并在中国西部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保山市杨柳小流域1994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2004年Aster卫星遥感图像为信息源。结合地面调查。获取了森林资源扣土地利用的现状图。通过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出土地利用10年间的空间变化信息。结合地形因子提出坡度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并对小流域做作出初步的治理决策分析。为杨柳小流域的合理规划扣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治理技术的特点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实践证明:小流域治理既能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调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造林的积极性。巴林右旗经过几年的建设,原来光秃的荒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芹河沙地小流域防护林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 ,认为杨树、榆树、刺槐等在沙地小流域中生长情况良好 ,防护效果显著 ,是沙地小流域治理的适用树种  相似文献   

20.
以福泉市境内喀斯特石漠化较为典型的浪波河小流域为例,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及机耕道建设设计,系统地对该小流域内石漠化治理提出了对策,以期对福泉市石漠化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