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德国近自然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以流域经营为主要措施,阐述了木兰林区近自然经营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该林区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森林质量、价值量、生态和社会效益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近自然育林理念的成功运用对我国的森林经营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育林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自然育林是近年来森林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木兰林管局结合自身实际,按照近自然育林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森林经营措施的探索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效。该文就木兰林管局在近自然经营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经营模式进行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回顾传统森林培育经营模式的弊端,对比国际一流森林经营技术,完善近自然森林培育经营体系,并详细介绍了近自然森林培育经营体系的技术措施及其各项措施的优势。建议国有林场进行以"近自然森林培育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以"流域经营"为载体的森林经营模式的试点改革,从而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质量提高、面积蓄积双增"和"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森林资源健康、培育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从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和效果评价2个方面,对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述,并对近自然森林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自然经营基本理念的引用,从森林更新、树种选择、森林结构、经营方法、演替过程、经营目标6个方面阐述了近自然经营在模仿自然规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说明了近自然经营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经营理念,所采取的是“自然化”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近自然森林经营现状出发,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与必要性,分析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并指出了其应用前景,以期更好地推广应用近自然森林经营,为河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近自然经营基本理念,并从森林更新、树种选择、森林结构、经营方法、演替过程、经营目标6个方面阐述了近自然经营在模仿自然规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说明了近自然经营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经营理念,所采取的是"自然化"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思想为代表的当代森林经营思想,已被各国广大林业工作者所广泛接受。本文通过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内涵、重要意义和推广建议的几点讨论,希望随着近自然经营在我国的深入应用,我国林业工作者能逐步摸索出适合我国森林状况的经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宁夏地区近森林资源经营的状况出发,就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加以阐述,分析了近自然经营的准则和必要性,并且提出建议,以期为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宁夏地区能够得到更好地推广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是当前森林经营管理理论的代表,本文从宣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出发,介绍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阐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提出推广建议,旨在为广大的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加强宣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体系技术应用示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北京市一个示范区的实例,介绍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及其4个技术要素的实现方法与具体应用。群落生境分析制图技术是支持森林经理空间区划和作业级类型计划的基本技术工具;森林发展类型设计技术为在“作业级”这个自然性质、动态特征和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经营空间单元层次上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目标森林设计模式;目标树作业方法是规定本经理期内对当前林分执行具体采伐和造林(补植)作业的技术模式;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给出了从林分发生发展到最终利用全过程的作业计划。希望通过与操作实例结合提出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计划体系,能成为在多功能经营目标下的新型森林作业法的一个典型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目标下的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海南省热带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实例,介绍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技术。作业级是一个自然性质、动态特征和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经营空间类型,而立地条件和功能类型是用于界定和划分作业级的技术指标。森林发展类型是在作业级层次上应用的长期稳定的目标森林设计模式;林分抚育作业方法是在发展类型目标导向下规定本经理期内对当前林分执行具体抚育、采伐或补植(造林)等具体作业技术的模式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给出了从森林发生发展到最终利用全过程的经营规划,这些技术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多功能目标的森林作业法的基本内容。期望通过这个在"作业级"层面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实例介绍,为多功能经营目标下的新型森林作业法研究提供启发和案例。  相似文献   

13.
采伐强度对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林一般要求具有复层、冠长率高、冠幅完满、树种混交、灌草丰富的森林结构。中村林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其经营范围位于黄河中游一、二级支流的上游山区地带,90%以上为水源涵养林,油松为主要优势树种。为增强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林场开始采取近自然经营理念与技术优化林分结构,增强生态功能,但由于生态公益林采伐限额的限制,林场在小面积范围内进行了不同采伐强度的经营试验。本研究定量分析了3种经营强度下形成的3种林分类型(包括不经营的高密度油松纯林T0、总间伐强度47%的油松相对纯林T1、总间伐强度62%的油松混交林T2)的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包括空间混交度、大小比、多样性指数、林层结构、径阶分布、林冠层指标(冠长率、冠幅面积与冠幅)、灌草盖度等,并初步提出未来近自然经营措施。结果表明:T2林分各林层树种丰富度、冠长率与冠幅面积最高,其次是T1,T0最差;在林分水平结构与林分多样性以及树种竞争力方面,亦是同样结果;由此可知,人工生态公益林其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只有通过经营才能得到提高。对于初始密度高的人工水源涵养林,只有通过不断间伐,调整林分密度与林木分布,才能促进天然更新,增加树种多样性与提高林分稳定性。本研究为全场调整林分结构和制定针对性经营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与基本林分特征参数,同时,为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的高密度人工林经营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技术最终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林森林经营模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经营模式(轮伐期经营、近自然经营、无经营)下中龄马尾松人工林样地2期调查数据,利用One-way ANOVA分析森林经营对林分以及单木生长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森林结构及树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相对于轮伐期经营主要是对林分上层木和下层木生长促进效果明显,对中层木生长影响与轮伐期经营效果差异不明显,轮伐期经营与无经营相比较,能有效促进中层林生长,但对上层木及下层木的促进效果不明显;近自然经营能够有效增加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而轮伐期经营则不然;2种经营模式均能有效增加林分树种多样性与均匀度,但近自然经营明显优于轮伐期经营(两者树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总的来说,近自然经营优于轮伐期经营,后者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林分结构,但并没有根本上改善林木生长状况。最后,根据不同经营模式下当前的林分结构提出相应的后续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秦岭林区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建设的主题.通过分析秦岭林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指出了传统的森林经营是不可持续的.结合当今先进的可持续经营理论,总结出适合秦岭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1)森林分类经营;(2)"近自然林业"经营;(3)森林资产化经营;(4)森林生态系统经营;(5)森林综合经营;(6)高新技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从指导思想、经营方针与目标等方面论述了樟木头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思路,划分了9种森林经营类型,对每一类型确定了具体的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制定了林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规划,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保障措施,实施以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8.
应用延庆县1998—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延庆县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防护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47.13%、89.41%,用材林仅为0.40%、0.29%,林种组成不合理。林分结构简单,纯林、混交林比重严重失衡。中、幼林面积比重高达88.2%,抚育任务重。从林分起源来看,天然、次生林面积、蓄积量最大,人工林次之,飞播造林最小。在可持续发展林业理论指导指导下,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研究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延庆县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林业发展战略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到“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森林经理学需要从原有的木材永续利用为目标的体系向以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的体系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调整发展目标、更新指导理论和创新计划方法的挑战。通过探讨多功能可持续森林经营的3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要素,包括群落生境分析制图、森林发展类型设计、目标树作业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模式等4个主要技术要素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实现多功能生态林业目标的,具有理论基础完备、技术要素先进和作业实施可操作特征的新型森林经理计划模式,并分析了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循环对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原则,从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入手,分析各种森林管理措施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加强森林管理和增加森林碳吸收的措施,以为森林的经营管理和森林碳汇的增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