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0,(1):F0003-F0003
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1997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出现了千年难逢的大好机遇。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国“四荒”拍卖现场会在黄河流域举行,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2020年1月9~10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对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提出明确要求。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指导意见,编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抓好长江、黄河中上游坡耕地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和6度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做好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总结推广以奖代补试点经验,完成年度5.4万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在2020年1月9-10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对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提出明确要求: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指导意见,编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抓好长江、黄河中上游坡耕地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和6°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做好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总结推广以奖代补试点经验,完成年度5.4万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2019,(6):F0004-F0004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黄河流域片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督促、指导、协调流域(片)各省(区)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典型水土流失监测站点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负责相关规划、技术规程、管理办法等编制任务和相关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举世瞩目。1998年以来,连续三年流域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达到1.3万km^2,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工程质量和效益有了很大提高。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应把多沙、粗沙区的综合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开发利用水资源,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黄河流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的治理,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紧抓机遇,继续推进规划编制完善,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落实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管控制度,全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河地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于2005年12月15-16日在古城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宁夏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但还存在各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重、要求高,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是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应统筹推进、精准治理,大力推广成功治理经验和模式;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强化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大力提升社会各方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黄河流域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创造了不少好经验 ;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期要抓好人为水土流失的控制、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 ,搞好封育保护 ,加大水土保持机制创新力度 ,搞好大示范区建设 ,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三川河二期重点治理成效与经验宋志学(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郑州450003)黄河流域四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二期工程治理任务重、时间短,治理难度大、要求高,投资水平低。如何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二期重点治理任务,山西省三川河片的做法,提供了好经验。19...  相似文献   

12.
宣威市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云南省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宣威市的水土流失特点、现状及成因 ,以及重点治理以来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经验。认为在沟蚀严重地区实施生物谷坊 ,能够弥补砌石谷坊的缺点 ,降低成本 ;重点治理的水土保持区的正确划分能够使治理工作重点突出 ,预防和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沙湾县水土流失现状及形态与分布,指出了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湾县水土保持规划,规划目标为:近期阶段(2005—2010年)末治理度达到24.77%左右,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杜绝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林草覆盖率由目前的10.06%达到11.09%,开始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远期阶段(2011—2015年)在前期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期末治理度达到26.03%,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大见成效,林草覆盖率由近期阶段末的11.09%提高到11.65%,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三亚市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三亚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不显著、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薄弱、科技对水土保持的支撑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具体防治对策是:搞好水土保持规划;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把预防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开展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环境恶化、地区贫困和社会落后,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且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因此我国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视水土保持研究工作。随着大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完成后,水土保持工作该何去何从,必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的水土保持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了阐述,为我们广大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是水土流失因子率定和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效益定额测定的保障。在分析辽宁省水土流失监测点布设格局、水土保持措施设置及运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理思路和省委常委会第97次会议及水利厅党组专题学习会议精神,结合湖北水土保持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措施:一是加强基础工作,把握水土流失治理空间均衡。加快编制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分级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搞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的治理和重点预防区域保护工作的顶  相似文献   

18.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河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但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水土流失威胁加大。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一是要认清形势,不断增强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心;二是要依法行政,强化防治,着力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三是要转变理念,完善机制,认真落实法律赋予开发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义务。  相似文献   

19.
从新时期黄河治理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出发,回顾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包括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研究、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水土保持科研平台建设等。同时,对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土壤流失模型、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与水沙变化、黄河流域砒砂岩区辨识与抗蚀促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及成效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田水土保持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田是全国著名的老水土流失区,自从1940年12月建水土保持站开始治理,至今已有60周年.这60年中的前40多年,治理工作打打停停,收效甚微.直到1983年4月,原省委书记项南同志视察了河田,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并组织省农业厅、水电厅、林业厅等8大家承包支援河田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决定5年内每年由省水土保持办公室拨给煤炭补贴款30万元,由龙岩行署拨给煤炭指标1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