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喀西茄(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是茄子近缘野生种,具有珍贵的抵抗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的基因。以 10 份栽培茄材料作母本与喀西茄进行杂交,并采用一次授粉、重复授粉、花柱短截、混合授粉及嫁接后授粉等授粉方式, 研究获得栽培茄与喀西茄种间杂交种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嫁接后授粉可以提高杂交结果率,并且得到了L81 与喀西 茄的F1;对F1 苗期植株进行SSR 分子鉴定,证实了F1 种子为栽培茄与喀西茄种间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以栽培茄116、117与野生水茄的杂交后代F1为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不育性研究。结果表明:F1多数形态特征偏向野生亲本水茄,并且表现为不育。通过对F1花粉形态、数量以及活性分析得出,其败育主要表现在花粉畸形且活力为零,花瓣不能正常开放。同时试验通过对水茄和栽培茄与杂交后代F1进行回交,然后对授粉后1~6d柱头进行荧光染色分析,发现父母本花粉与杂交后代F1柱头不亲和,不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  相似文献   

3.
沪黑6长茄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茄子课题组选育的杂交一代茄子品种,耐寒耐热、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可。为提高沪黑6长茄杂交种的产量和品质,作者从育苗、制种田选择、定植、田间管理、授粉、采收、种子制备等方面介绍了沪黑6长茄杂交种的繁育技术。该制种技术优化了种植密度,既可减轻病害,又可提高单株果实质量;电动采粉器可快速大量收集父本花粉,在保证花粉活性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挑取花粉的时间;使用专用玻璃授粉管授粉,较传统授粉方法避免了对柱头的损伤,提高了授粉效率和花粉利用率;种果后熟可提高种子的成熟度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喀西茄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慧  刘军庄勇 《园艺学报》2014,41(8):1731-1738
为了筛选在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中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选取7个常用内参基因GAPDHACTIN18sRNAUBQTUAEF1CYP,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RefFinder软件对其在喀西茄不同组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UA18sRNA在喀西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最好,18sRNAACTIN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条件下表达水平最稳定,EF1GAPDH在干旱和盐条件下表达稳定性最好,TUAEF1在所有喀西茄测试样品组中(包括不同组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生物及生物胁迫)的表达稳定性最高,而CYPACTIN在喀西茄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自交系",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提供桥梁亲本,在获得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F1的基础上,以印度南瓜作为回交亲本,通过2次回交后再连续5次自交,获得了可育的BC_2F_6种子。种间自交系BC_2F_5可与印度南瓜正反交,也可用中国南瓜花粉对其授粉得到正常数量F1种子,但用其花粉对中国南瓜授粉仍难获得杂交种子。种间自交系与印度南瓜杂交获得的F1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栽培茄与野生茄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茄子栽培种(Solanum melongena)自交系‘E-35’、‘E-38’、‘E-8’、‘E-30’与野生种水茄(Solanum torvum)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E-35×Solanum torvum的种间杂种。对F1杂种进行形态学、RAPD、GISH分析以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种间F1多数形态性状居中,花粉具有较高的活力,具有可稔性。RAPD以及GISH分析表明,F1植株不仅包含双亲带型,而且产生新的特征带,含有栽培茄与野生茄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24,表明所得的F1杂种为真正的种间杂种。杂种经过人工接种及田间发病鉴定,表现高抗青枯病,其抗青枯病性状可能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该种质可以作为茄子抗病育种的一个新抗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盐(NaCl)胁迫下嫁接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茄、野生茄比自根茄能积累更多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说明嫁接能够提高茄子的渗透调节能力.在盐胁迫下茄苗内源ABA含量增加,无论是根系还是叶片在同一盐浓度下,嫁接茄、野生茄ABA含量高于自根苗,推测ABA含量高是嫁接茄耐盐性提高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8.
类番茄茄与番茄属间有性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类番茄茄与番茄属的 9个种进行有性杂交 ,通过人工离体胚培养获得栽培番茄‘粤农二号’×类番茄茄的F1植株。杂种近于不育。用栽培番茄、类番茄茄、野生番茄及(栽培番茄×野生番茄 )与之回交及杂交 ,获得与栽培番茄的回交子一代及与秘鲁番茄、多腺番茄、潘那利番茄、粤农二号×秘鲁番茄F1的杂种 ,但它们的能育性很低。用栽培番茄、野生番茄与它们再回交及杂交 ,未能得到与栽培番茄的二次回交子一代 ,只获得 (粤农二号×类番茄茄 )× (粤农二号×秘鲁番茄 )的F1与秘鲁番茄、多腺番茄的复合杂种。人工苗期接种黄瓜花叶病毒 (CMV)结果表明 ,类番茄茄及其与番茄属的远缘杂种对CMV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京茄3号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具有中早熟、丰产、抗黄萎病等优良性状的圆茄一代杂种.母本2000-16是北京九叶茄与日本早熟圆茄的杂交后代经连续多代自交而得到的稳定自交系,植株长势强,叶片大,果实深紫黑,色泽亮.父本98-1是一杂交种经多代自交选择而成的稳定自交系.近几年分别在保定、石家庄、北京郊区等地推广种植,京茄3号表现优良,特别在春提早保护地栽培中,其早熟性、丰产性表现突出,受到生产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茄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需求量大,栽培茄子经济效益好。茄子与野生水茄(Solanum torvumSwartz)嫁接,用水茄作砧木换根后所得到的嫁接苗(以下称嫁接茄)具备普通茄子不可比拟的对茄子黄萎、枯萎、青枯和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抵抗能力或免疫力,对茄子的其它病虫害也显示出良好的抗性,对寒、旱、湿等不良栽培环境(含自然灾害)的忍耐力也得到了提高,和普通的茄子相比品质更优、产量更高;其植株寿命可延长3~5 a,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本市野生水茄资源丰富,近年来笔者在茄子嫁接及其嫁接苗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1嫁接茄材料的采集、播…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为砧木,以栽培种早熟京茄1 号为接穗,采用不同的海水浓度处理,对
嫁接茄和自根茄的产量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自根茄相比,嫁接茄N、P 含量
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含量随着海水浓度升高有降低的趋势,在海水中仍能维持Ca、Mg 和Cu、
Fe、Zn、Mn 微量元素的均衡吸收,Na+/K+值显著降低;在正常营养液栽培和海水胁迫下,嫁接茄的产量
都显著高于自根茄。说明嫁接茄能够通过对各矿质元素的调节吸收来减轻海水复盐胁迫,从而提高茄子的
产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洛阳糙青茄、绿抗和津美丰绿茄3个绿茄品种进行嫁接和自根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栽培比自根栽培植株的株高、开展度、茎粗等都有较大增加,且增产增效显著。洛阳糙青茄早期产量增加35.4/,总产量增加63.4/;绿抗早期产量增加33.1/,总产量增加61.3/;津美丰绿茄早期产量增加34.2/,总产量增加59.9/。嫁接栽培的商品果,果个更大,外观更翠亮鲜嫩,果味稍甜、纯正,无异味,商品性更好。且嫁接苗适宜再生栽培,其产品可以满足淡季供应。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介绍了2019—2021年课题组在郑州周边大型流转园区内推广的大蒜-嫁接紫长茄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方法及后期套种嫁接紫长茄的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优势及效益。结果表明:大蒜近年来平均售价6元·kg-1,667 m2产值为6 600~9 800元;紫长茄平均售价2.5元·kg-1,667 m2收益为18 750~25 000元;除去成本后,该模式667 m2净收入15 970~25 42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理茄杂6号是2013年通过鉴定的中早熟一代杂交紫红长茄品种,该品种长势强、节间密、高产、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强。在大理宾川地区可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夏季栽培4~6月播种,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15.
大理茄杂6号是2013年通过鉴定的中早熟一代杂交紫红长茄品种,该品种长势强、节间密、高产、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强。在大理宾川地区可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夏季栽培4~6月播种,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16.
崔彦玲 《中国蔬菜》2005,(10):124-124
京茄3号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具有中早熟、丰产、抗黄萎病等优良性状的圆茄一代杂种。母本2000—16是北京九叶茄与日本早熟圆茄的杂交后代经连续多代自交而得到的稳定自交系,植株长势强,叶片大,果实深紫黑,色泽亮。父本98—1是一杂交种经多代自交选择而成的稳定自交系。近几年分别在保定、石家庄、北京郊区等地推广种植,京茄3号表现优良,特别在春提早保护地栽培中,其早熟性、丰产性表现突出,受到生产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周晓慧  鲍生有  刘军  庄勇 《园艺学报》2016,43(10):1953-1960
利用已获得的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接种黄萎病前后的根部转录组数据库,前期筛选得到了4个与植物WRKY转录因子蛋白一致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4个转录因子均含有典型的WRKY结构域,分别属于WRKY蛋白家族的第IC类、IIa类和III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这4个WRKY基因在喀西茄不同组织(根、茎和叶)以及接种黄萎病后根部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Unigene6502Unigene20920在根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部和叶片,而CL1273.Contig2CL3641.Contig1在叶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这4个WRKY基因在喀西茄根部接种黄萎病菌后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Unigene6502Unigene20920接种后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模式,CL1273.Contig2CL3641.Contig1分别呈上调和下调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8.
潘秀清 《蔬菜》2000,(9):14
茄杂1号、茄杂2号是河北省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最新育成的紫黑色、紫红色圆茄杂交种,经近几年示范、推广,这2个品种均表现出早熟、丰产、单果重大、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种植户的欢迎。茄杂1号、茄杂2号分别于1996年、199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其特征特性、栽培形式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茄杂1号(冀茄2号) 1.特征特性 中早熟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较大,深绿色,小苗时显有紫晕。一般株高80~90cm,较开展。第8~9叶着生第1花,果实圆至高圆形,紫黑色,果面光滑油亮,单果重5…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冬春季紫长茄生产的嫁接砧木,以银丰333为对照,研究了12种砧木对紫长茄生长、产量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茄砧1号、海茄砧5号和非茄*HZ201703这3个砧木表现较好,嫁接紫长茄产量分别较实生苗增加15.0%、15.8%和15.6%,且高抗青枯病,适合用作海南冬春季紫长茄砧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单株茄籽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雌雄同花,杂交制种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去雄授粉,耗工多,产量低,成本高.本文旨在研究单株茄子杂交种子产量与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茄子杂交种子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