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是贮藏龙眼肉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以龙眼果肉为原料,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微波强度(2.0~10.0 W/g)和真空度(-55~-85 kPa)2个主要因子对干燥时间、产品色度、多糖含量和单位能耗4个指标的影响。以最短干燥时间、最大色度、最大多糖含量以及最小单位能耗为目标确定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最优工艺为:微波强度4 W/g,真空强度-85 kPa。在此条件下,其干燥时间、产品色度、多糖含量以及单位能耗分别为18 min,28.82,19.09%和16.45 kJ/g。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天然橡胶加工中存在的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环境污染和设备占地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热空气-微波耦合天然橡胶干燥机,以实现两种干燥方式优势互补,提升天然橡胶加工干燥技术水平。以胶乳级颗粒胶为研究对象,采用该设备研究了微波干燥和热空气-微波耦合干燥特性,及耦合干燥动力学。研究发现:当天然橡胶初始含水率高时,采用微波干燥容易使橡胶受热不均匀,从而发生内部局部过热,使胶粒发粘变坏,影响天然橡胶的性能;而采用热空气-微波耦合干燥,橡胶的干燥时间由单独用热空气干燥的415.8 min降至耦合干燥的107 min,且干燥过程传热比较均匀,得到的橡胶品质较好。根据天然橡胶的水分变化规律,建立了天然橡胶热空气-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模型为:MR=(1-a)exp(-0.0485t~(0.685))+(1-b)exp(-4.76×10~(-76)t~(35.905))。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新鲜铁皮石斛为原料,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干燥,通过测定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色泽、多酚氧化酶(PPO)、水分分布状态、组成氨基酸以及多酚的DPPH?和?OH清除率,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对铁皮石斛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新鲜样品,当微波强度为9 W/g,干燥后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可达52.21%;氨基酸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后铁皮石斛的总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在微波强度9 、12 、15 W/g下,微波真空干燥的铁皮石斛的PPO活性分别在干燥16、12、6 min后不再存在,表明微波真空干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钝化铁皮石斛的PPO活性,且微波强度越大时间越短。干燥过程的非酶促褐变主要由Maillard反应引起。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自由水驰豫时间T23和A23均显著降低。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酚仍具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观察干燥后样品的微观结构发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的增大,样品孔状结构受到更严重破坏,微波强度越大,铁皮石斛的复水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烘干绿茶的品质,特别是保证得到绿茶绿润的干茶色泽,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对揉捻后的绿茶采用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绿茶中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绿茶感官品质以及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绿茶的外形、香气、叶底得分均比传统热风干燥的高,特别是在外形色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其综合品质也高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品质;联合干燥工艺能耗介于热风干燥与冷冻真空干燥之间。  相似文献   

5.
绿茶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烘干绿茶的品质,特别是保证得到绿茶绿润的干茶色泽,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对揉捻后的绿茶采用低温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绿茶中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绿茶感官品质以及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联合干燥工艺绿茶的外形、香气、叶底得分均比传统热风干燥的高,特别是在外形色泽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其综合品质也高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的品质;联合干燥工艺能耗介于热风干燥与冷冻真空干燥之间.  相似文献   

6.
不同干燥方式所得干天然橡胶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燃烧柴油产生热风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热风温度115℃)和微波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湿天然橡胶表面温度115℃),并研究其干胶粒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干燥的于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粗糙,仍基本保留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生的切割痕迹;而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熔融平滑,已失去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牛的切割痕迹.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大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老化前后拉伸强度变化率(-3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65%)明显高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变化率(-5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87%).  相似文献   

7.
采用先湿法脱皮再干燥的方式可以简化油莎豆榨油前工序,提高榨油效率。为探究最适合的干燥工艺,本文以湿法脱皮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薄层热风干燥特性,对比分析不同干燥工艺下脱皮油莎豆品质及所制取油脂的品质变化规律,以期为油莎豆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本实验分别将油莎豆在自然干燥以及热风温度为50℃、60℃、70℃,风速0.8 m/s条件下进行干燥,再测定油莎豆的色泽、硬度、复水性以及脱皮油莎豆所制取油脂的品质。实验结果显示,样品干燥后亮度值、泛红度降低,硬度升高;热风50℃样品复水性最好,自然干燥次之,热风70℃下样品复水性最差;热风干燥条件下,随着风温的升高,所制得的油莎豆油的酸价及过氧化值均呈增加趋势,但是远低于国家标准中对食用植物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夏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红茶加工过程中,用微波初干工艺替代传统热风初干工艺,按不同微波强度、微波时间、摊叶厚度设置17组微波初干工艺处理,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个方面,探究了微波初干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热风初干工艺相比,采用微波强度600 W、微波时间3 min、摊叶厚度2 cm的微波初干工艺技术,所制红茶感官品质较好,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总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茶多酚、茶褐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香气品质成分由43种增加到50种,其中芳樟醇、苯乙醇等花果香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并产生了(Z)-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2,6,6-三甲基-1,3-环己二烯-1-甲醛、2,6,6-三甲基-1-环己烯-1-甲醛、丁香酚等甜香、花香成分。微波初干工艺有利于提高红茶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小粒种咖啡为原料,探究小粒种咖啡热风干燥特性及最佳数学模型,为咖啡热风干燥工艺提供参考。对小粒种咖啡湿豆进行热风干燥,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热风温度、风速、铺装厚度和搅拌转速下的热风干燥特性,比较10种数学模型在热风干燥特性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热风风速在干燥实验中对传热传质有催进作用;搅拌可加快热传递提高热效率,减少干燥时间;铺装厚度主要影响干燥用时,铺装厚度与干燥速率变化成反比;咖啡干燥以降速干燥为主,无明显恒速干燥阶段,热风温度对热风干燥的干燥特性影响最大;对正交试验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可知,温度40℃,风速1 m/s,搅拌转速2 r/min为最优热风干燥方案,最佳数学模型为Logarithmic模型,热风温度、热风风速与搅拌转速3个因素对热风干燥总时长影响的极差值为19、6.67、5.5,3个因素在95%置信区间下P值为0.011、0.082、0.391。主次顺序为热风温度A>热风风速B>搅拌转速C;由评价指标R2、SSE、残差均方及对比实验数据与常用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结果显示Logarithmic模型拟合度最好,其中R2为0.986444、SSE为0.021734、残差均方为0.002075。该数学模型可预测云南小粒种咖啡湿豆的热风干燥特性曲线,也为实际的生产与加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现行工夫红茶生产工艺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中干燥是红茶初加工中失去绝大部分水分的工序,通过该工序后,即可以继续发展茶叶的香气,又可达到便于贮藏、运输的目的。我国现行的红茶大多采用热风干燥,其优点是投资少,能耗低、茶叶的香气较高;不足之处是由于茶叶在热风烘干的过程中,茶叶升温的时间长,造成灭酶不及时继而影响到茶叶的滋味鲜爽程度;目前微波干燥工艺在农产品加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干燥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以高良姜为原料,分别对60、70、80、90 ℃条件下干燥获得的高良姜片的干燥时间、色泽、总酚、总黄酮和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良姜片的干燥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60 ℃时干燥时间为29 h,90 ℃时缩短为11 h;高良姜片L*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值和b*值则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随干燥温度升高呈现波动趋势,在80 ℃时,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5.70±0.06)mg/g和(37.71±0.44)mg/g;从不同温度干燥的高良姜片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醚类、酮类、萜烯类和酯类,其中特征成分1,8-桉叶素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70 ℃时最高为21.15%,90 ℃时最低为17.46%。研究结果表明,兼顾高良姜的干燥效率和品质因素,80 ℃是较为适宜的热风干燥温度,这可为高良姜片干燥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不仅降低茶叶水分,便于贮藏;合理的干燥技术还可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不同干燥技术对茶叶风味成分有明显影响,成茶品质各有千秋。本文在述评不同干燥技术对不同茶类产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干燥技术对茶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品质优异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3.
低氧热泵干燥技术是采用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代替常规空气作干燥介质,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低氧环境的气调干燥加工。该技术提升干燥品质,节约能耗,提高干燥效率,有效解决氧敏性、热敏性物质的干制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低氧热泵干燥技术中不同气体作干燥介质的物性研究、对干燥品质特性的影响、相关装置的研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天然橡胶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本课题组设计发明的微波干燥湿天然橡胶物料设备,对微生物凝固湿天然橡胶进行物料表面温度分别为358、373、388、403 K的微波干燥试验,干燥时间均为15 min,每4 s获取一组干燥过程相关数据,测试分析湿天然橡胶(微生物凝固)的微波干燥失水特性,并建立湿天然橡胶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湿天然橡胶含水率下降越快;快速干燥阶段为物料干燥的主要失水阶段;湿天然橡胶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可由多项式模型来表示.  相似文献   

15.
以糖、面粉、米粉和变性淀粉为复配料,采用变温压差膨化技术制备花生休闲食品。通过改变膨化温度、抽空时间、抽空温度、膨化压力和停滞时间等因素,考察各因素对花生休闲食品质量品质的影响,确定了变温压差膨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膨化温度为100℃;膨化压力差为0.2 Mpa;停滞时间为10min;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0min。结果表明,采用以上工艺条件生产的花生膨化产品的硬度比超市花生豆明显降低了69.04%,脆度增加了52.21%,酥脆可口,营养味美。  相似文献   

16.
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干燥速度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CO2,N2气体置换干燥室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实验设备对龙眼肉的干燥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气调干制对龙眼肉干燥速度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肉采用气调干制,可显著提高干制品的Vc保存率和还原糖质量分数;在气体的O2含量降低状态下,充N2气体气调干燥具有较高的干燥速度,制品质量最好,复水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