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65头母猪、1064胎次的繁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10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明显优于其他胎次(P<0.05).夏季高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为产仔数的减少(P<0.05)和仔猪的初生重降低(P<0.05).母猪的乳头数与其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断奶窝重和仔猪乳头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仔猪乳头数不受母猪胎次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猪胚胎附植期Eph A4的组织表达及其多态性对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Eph A4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猪妊娠第13天(附植前期)、第18天(中期)和第24天(后期),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7个品种的950头母猪群中Eph A4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了Eph A4基因在大白猪子宫内膜等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并与猪的产仔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ph A4基因在子宫内膜附着点的mRNA表达量要高于任何其他组织的,且妊娠第13、18和24天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妊娠猪极显著低于空怀猪的(P<0.01);Eph A4的蛋白表达量在附植前、中和后期的表达量两两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妊娠第18天最高,妊娠第24天最低.Eph A4基因第3外显子上检测到了2个突变位点EphA4_1和EphA4_2.EphA4_1是一个A→G的突变,使谷氨酸变成了赖氨酸,G为优势等位基因,且GG基因型关联的产仔数显著高于AG或GG基因型的(P<0.05);EphA4_2是一个T→C的突变,C为优势等位基因,且CC基因型关联的产仔数显著高于TC或TT基因型的(P<0.05).上述结果表明,Eph A4的表达对猪的胚胎附植发挥着一定的调控作用,EphA4_1位点GG基因型和EphA4_2位点CC基因型可以作为产仔数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二种母猪初乳组分和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和比较了 15头二花脸母猪和 10头大约克母猪初乳中乳糖、乳脂、乳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I)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含量 ;同时比较了两种母猪的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窝重和 2 0日龄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显示 ,二花脸猪初乳中乳糖、胰岛素和EGF显著低于大约克猪 (P <0 .0 5 ) ,乳脂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 (P <0 .0 1)。两种猪的乳蛋白和IGF I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二花脸母猪的产活仔数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 (P <0 .0 1) ,而仔猪初生重和 2 0日龄窝重显著低于大约克猪 (P <0 .0 5或P <0 .0 1)。两种猪的窝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母猪妊娠期(30 d~分娩)能量限饲对后代仔猪生产性能及早期肌纤维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配种日期、系谱、胎次、头胎产仔数、体重、日龄等相近的健康东北民猪经产母猪(胎次为2~3胎),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根据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正常水平和限饲水平,限饲能量水平为80%正常能量水平),将8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能量水平为80%正常能量水平组)和对照组(正常能量水平组),每组4头,每头为1个重复。比较了两组母猪后代仔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日增重、断奶重及不同日龄时肌束内肌纤维数、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仔猪半腱肌肌束内肌纤维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试验组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差别。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能量限饲对后代仔猪早期生长及肌纤维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降低,肌纤维发育缓慢,半腱肌肌纤维数降低。  相似文献   

5.
饲粮能量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饲粮能量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血清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2.6MJ/kg饲粮能量水平相比,13.4MJ/kg饲粮能量水平能提高仔猪初生重、仔猪日重和断奶窝重,而14.2MJ/kg饲粮能量水平能提高母猪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和继奶窝重,能量水平对母猪清参数也产生了影响,13.4,14.2MJ/kg饲粮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14.2MJ/kg饲粮能量水平不仅使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有了明显下降,而且使血糖浓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南俊英云龙种猪场5个生产车间选取的妊娠母猪在产前时的背膘厚度的分析,得出妊娠母猪背膘厚对断奶仔猪数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总采食量和母猪断奶体重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用PCR-RFLP法检测了大约克和大长(大约克×长白)母猪的RYR1基因。它具有NN、Nn、nn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79、0.16和0.05;N和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8和0.12。该基因处于非遗传平衡状态。携n等位基因可降低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对繁殖性能有不良的遗传效应,有必要从母猪群中清除该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8.
选用48头配种日龄相近、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大约克经产母猪,按胎次、体况等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8头。哺乳母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40,60,80,100和120g/kg苜蓿草粉对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数和哺乳期仔猪成活率(P<0.05);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断奶平均个体重、平均个体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2)添加苜蓿草粉降低了母猪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母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母猪、仔猪血清胰岛素含量,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添加苜蓿草粉对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认为,添加苜蓿草粉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有一定改善,且100g/kg添加水平表现突出,因此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粮中苜蓿草粉添加量以100g/kg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调整猪群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杂种母猪的生产力,利用SPSS 10.0软件中的相关模块,对510头杂交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繁殖性状对胎次的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活仔数(Y2)与总产仔数(Y1)、断奶仔数(Y3)、窝重(Y4)表现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3、0.893和0.845,并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总产仔数与断奶仔数和窝重也表现较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和0.796,并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繁殖性状对胎次(X)的回归方程如下:Y1=9.416+1.473 X-0.306 X2,Y2=9.416+1.636 X-0.333 X2,Y3=9.416+1.811 X-0.355 X2,Y4=9.416+4.865 X-0.834 X2。研究为合理利用二元或三元杂交母猪,提高商品猪生产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RL、PRLR基因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母猪杀婴行为和产仔数的关联性。【方法】PRL基因的g.1317TA、g.8905CT、g.9056CT位点,PRLR基因的g.1217CT、g.1283CA、g.1439GA、g.1528GA和g.1600TA位点采用SNaPshot法对资源群体所有F0、F1和288头F2母猪进行基因型判定,分别利用传递不平衡检测(TDT)和最小二乘法分析这些位点与母猪杀婴行为和产仔性状的关联性。【结果】TDT分析发现,PRL和PRLR基因所有检测SNP位点,无论基因型还是单倍型均与母猪杀婴行为无显著相关。与母猪产仔数相关性分析表明:PRLR基因5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单倍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均未达到显著相关;PRL基因的3个SNP位点与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达到显著相关(P0.05),单倍型ACC个体的总产仔数(P=0.0005)和产活仔数(P=0.001)极显著低于其它单倍型个体;单倍型TTT个体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其它单倍型个体(P=0.003)。【结论】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群体中,PRL、PRLR基因与母猪杀婴行为无关联性,PRL基因与母猪总产仔、产活仔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猪是多产家畜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可达 10~ 11头。中国猪有较好的繁殖性能。猪的繁殖技术是养猪业的重要问题。猪的繁殖技术包括配种、怀孕、分娩和哺乳等。母猪繁殖技术又是生产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窝产瘦肉量是发展商品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窝产瘦肉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PCR-RFLPs技术分析了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白猪的ESR基因位点的多态性,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SR位点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头数呈现AA相似文献   

13.
选取80头临产前28~35 d的妊娠母猪,根据品种相同、胎次相近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从母猪怀孕后期(怀孕85 d左右)开始至哺乳期结束,研究在其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益康“xp”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益康“xp”的添加量分别为0.25%和0.3%。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的窝产仔总数、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窝产活仔数提高了10.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仔猪的死胎率、弱仔率、畸形率和木乃伊率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仔猪20日龄窝重、窝断奶仔猪数、平均断奶重、断奶窝重也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其中窝断奶仔猪数提高了10.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同期配种的长×大二元杂种健康母猪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酵母菌制剂0.1%(活菌数1.7×106cfu/g)、乳酸菌制剂0.1%(活菌数2.0×106cfu/g)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0.1%(活菌数1.1×106cfu/g),进行1个繁殖周期(怀孕到仔猪断奶)135d的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窝均产仔数11.10头,窝均产活仔数10.50头,分别比对照提高12.61%(P>0.05)和10.48%(P<0.05);仔猪初生窝重15.523kg,平均个体重1.511kg,分别比对照提高17.48%(P>0.05)和5.76%(P<0.05);仔猪平均断奶窝重49.169kg,平均断奶个体重5.096kg,分别比对照提高32.89%(P>0.05)和16.90%(P>0.05)。试验组仔猪死胎率2.8571%、弱仔率6.306 3%、断奶死亡率4.610%,分别比对照降低0.334 4%(P>0.05)、0.910 2%(P>0.05)和3.35%(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与仔猪的生长力,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复合蛋氨酸螯合铜、蛋氨酸螫合铁、蛋氨酸螫合锰、蛋氨酸螫合锌和蛋氨酸硒对母猪血清微量元素、相关酶、激素的含量以及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微量元素母猪血清铜、铁、锌的水平有提高的趋势,血清锰、硒的水平则降低;配后期(配种后30d)对比于配前期(断奶后3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显著提高,亚铁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则显著降低;复合微量元素显著提高了配后期血清中亚铁氧化酶和配前期血清GSH-PX活性,降低了配后期GSH-PX的活性;有机微量元素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没有影响,有机微量元素对配前母猪血清中促黄体素(LH)水平没有影响,显著提高了母猪配后30d时血清中孕酮(P)水平;使用复合有机微量元素母猪的窝产活仔数提高了0.6头,平均窝质量提高了0.78k。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长白猪的11个繁殖性状,并计算各性状的表型参数和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长白母猪繁殖性状选育指标。结果表明:11个繁殖性状被综合为4个主成份,且这4个主成分可保留88.312%的信息量,基本反映了长白母猪繁殖性状指标所含的信息。2种分析结果提示:在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选育和性能测定的选育指标中,至少应包括断奶窝重、初生个体重、育成率和乳头数4个性状指标。研究结果为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胎次大约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大约克夏母猪10个胎次,每胎次40窝,发现其断奶至发情配种天数,从第九胎开始有明显减少;产仔数从第八胎开始明显降低;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从第七胎开始明显下降;断奶数及断奶窝重从第六胎开始明显降低。因此,大约克夏母猪的淘汰,一般应从第六胎开始  相似文献   

18.
选取品种、胎次、分娩期相近的10头待产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母猪从产前5-7 d开始,每头每天分别喂服50 g中药黄白痢散一次,产后1-2 d连喂2次,之后每隔5 d再喂一次,直至断奶.于仔猪出生后的20 d,从每窝仔猪中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空腹公、母仔猪各一头,采血检测相关指标,探讨母猪喂服黄白痢散对哺乳仔猪血液的有关生理生化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母猪喂服黄白痢散能提高哺乳仔猪血红蛋白含量10.36%(P<0.05)、红细胞比积8.00%(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19%(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16.56%(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17.97%(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31.17%(P<0.05),其他指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产前4周的长白×大约克母猪72头,随机分成3组。试验共设3个日粮处理:添加100% CuSO4·5H2O(对照组)、30%蛋白质螯合铜+70% CuSO4·5H2O(30%百乐铜组)和100%蛋白质螯合铜(100%百乐铜组),各日粮处理的Cu含量一致,研究有机微量元素蛋白质螯合铜对母猪繁殖力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妊娠期(1~28 d)和哺乳期(29~50 d)两阶段。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百乐铜可明显地减少母猪哺乳失重,有利于改善仔猪初生重(P>0.05);30%百乐铜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百乐铜组(P<0.01);(2)百乐铜可提高母猪日粮微量元素的消化率(P>0.05),改善日粮干物质的消化率(P<0.01);(3)100%百乐铜组母猪所产仔猪在14日龄(P>0.05)和21日龄(P>0.05)阶段均呈现血清Zn,Fe,Mn和Cu微量元素水平明显提高,证明母猪日粮添加百乐铜后Cu及其他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得到提高和改善。结果表明:母猪日粮添加有机形式的蛋白质螯合铜——百乐铜可明显地提高仔猪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并随仔猪的生长发育,微量元素体况和贮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0.
湖北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湖北白猪的13头公猪及其80伯代的繁殖性状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初步的估测。结果为:平均产仔数10.24头,产活仔数8.81头,断奶头数8.03头,初生窝重11.79kg,泌乳力38.08kg,断奶窝重148.19kg,初生个体重1.32kg,断奶个体重18.87kg,砂数13.85个,20日龄个体重4.70kg,妊娠期114.14d;遗传力分别为:0.158、0.143、0.218、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