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明茶黄蓟马在芒果园的田间发生规律,明确芒果树不同物候期茶黄蓟马最适合的监测方法,为芒果茶黄蓟马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0和2012年的2月20日至当年11月30日,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品种园、芒果示范园对广西的两个主栽芒果品种金煌芒和桂热芒82号,从花期至小果期同时采用蓝板加诱剂法、蓝板法和弹击法,在果实膨大期至当年末次梢老熟采用蓝板加诱剂法,监测记录茶黄蓟马的发生动态,分析芒果树物候期、气象条件和品种对茶黄蓟马田间发生的影响.[结果]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嫩梢期是茶黄蓟马发生高峰,随着花期结束、果实膨大与嫩梢老熟,田间虫口密度逐步下降.高温干燥天气适宜茶黄蓟马发生及繁育,其对芒果树品种不具有选择性.3种监测方法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717x+14.321(y:蓝板加诱剂法,x:弹击法,R2=0.777,P<0.05)、y=1.256x+0.288(y:蓝板加诱剂法,x:蓝板法,R2=0.979,P<0.05)和y=1.375x+11.080(y:蓝板法,x:弹击法,R2=0.801,P<0.05).[结论]茶黄蓟马的田间发生动态与芒果树的物候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与芒果品种无关.弹击法、蓝板法和蓝板加诱剂法均与芒果茶黄蓟马的监测结果相关,但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在芒果初花期至小果期宜采用弹击法,在其他物候期宜采用蓝板加诱剂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芒果扁喙叶蝉卵和若虫的种群发生动态,作者从“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动态的统一观”出发,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南宁1986年芒果秋梢上的卵和若虫消长资料输入微机 MHJL 程序直接获得结果,把模糊的种群系统分为若干个亚系统,并引入按时间序列变化的梢量指数和抽梢物侯期进行分析,从而,使之与各亚系统种群发生程度有关的特征更为明朗,便于野外资料的拟合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芒果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芒果白粉病是芒果前期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花序,其次春稍。花序上形成枯斑,引起枯花落果,减少座果数。对芒果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1传播途径芒果白粉病菌以菌丝体于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传播侵染花序和幼嫩枝叶,其发生为害期在2月—4月芒果开花期至幼果期。始病期早的在2月中旬,一般于3月初,盛发期出现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上中旬幼果期后进入发病盛末期,病情发展缓慢或下降。  相似文献   

4.
桔小实蝇 Bactrocera (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一种食性很杂、寄主广泛的蛀果害虫.主要寄主有番石榴、番荔枝、芒果、杨桃、桔等多种水果蔬菜.由于该虫具有成虫寿命长、世代重叠、田间虫态复杂的特点,给防治造成很大困难.如何进行发生期的预测预报,特别是成虫发生高峰期的预报,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在成虫发生高峰期进行防治,是控制和消灭该危险性害虫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肉质香甜、营养丰富。随着芒果种植规模的扩大,芒果园内病虫害发生频繁,成为严重限制芒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芒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芒果病虫害和促进芒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22+129
阐述了芒果扁喙叶蝉的特征特性,通过对景谷县芒果扁喙叶蝉发生情况的调查,对其危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及对景谷芒果产业的影响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旨在达到保护芒果树冠、提高芒果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芒果是望谟县最主要的亚热带经济作物之一,是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根据芒果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通过对望谟县1967—2017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对芒果种植期的温度、降雨量、冰雹等气候条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51年的年平均气温为19.44℃,低温寒(冻)害呈逐年减少趋势;2—5月降雨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有利于芒果开花坐果;冰雹主要集中发生在4—5月,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4:00—18:00。建议在芒果生产中要为芒果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要加强芒果低温寒(冻)害防护;春季4—5月要防范冰雹对芒果的危害,同时做好芒果田间管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芒果生产过程中,常常见到裂果情况,特别是在坐果后70~95天果实膨大期,如象牙芒等皮薄品种最易发生。对此,有果农询问:为什么芒果在幼果发育到鸡蛋大小时就自己裂开?一般来说,芒果裂果率高低因品种不同而异,主要是在幼果发育至橄榄大小时开始,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至生理成熟期前达到高峰,多数为纵裂。一、芒果裂果原因1.光照强度。一般树冠光照较强的  相似文献   

9.
芒果早花主要是指芒果树在秋、冬季发生抽穗及开花的现象。在百色市,近年来芒果早花较普遍,尤以199l和1992年发生特别产重,极大地影响芒果的产量,阻碍了芒果商品性生产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就芒果早花原因及其控制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一、芒果早花及原因分析(一)早花表现1991和1992年我市芒果早花,其萌芽期  相似文献   

10.
潞江坝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7年连续2年在云南潞江坝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对气温及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于7月形成1次种群增长高峰。潞江坝全年气温变化处于桔小实蝇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内,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的主要原因。芒果、龙眼、番石榴、柑橘等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的主要适宜寄主,其挂果期和产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另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芒果炭疽病在四川省攀西地区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以及与气候栽培措施的关系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两年8种药剂筛选与防治运期试验表明,芒果炭疽病宜在花蕾期进行药剂防治,以多菌灵、抗生素、农抗120、甲基托布津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2.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芒果性细菌性黑斑病在广东省的发生情况和发病规律,对病原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明确罹病秋梢为翌年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梢期嫩叶紫色至淡绿色时为感病的最敏感期,新梢期台风雨为病害发生流行的最重要的诱因。目前广东栽培的主要芒果品种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生物农药BGS与波尔多液等铜剂交替使用,可有效地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相似文献   

13.
芒果是贵州省望谟县最主要的亚热带经济作物之一,是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根据芒果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通过对望谟县1967~2017 年气象资料的统计,进行芒果种植期的温度、降雨量、冰雹等气候条件进行风险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1年的年平均气温是19.44℃,低温寒(冻)害呈逐年减少趋势,2-5月份降雨量呈逐渐增加,有利芒果开花坐果,冰雹主要集中发生在4~5 月,冰雹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4 时至18 时。建议:在芒果生产中要为芒果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冬季12月份至次年2月份,要加强芒果的低温寒(冻)害防护;春季4~5 月要,防范冰雹对芒果的危害,同时做好芒果的生产的田间管理,达到优质高产目的,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位于四川省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芒果商品种植新区,其生产的芒果果实外观和内质均为上乘且产量高、熟期晚,同一品种比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晚熟1~3个月,市场优势极为明显,当地果农发展芒果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至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6269hm^2。 由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与其他芒果产区的气候差异大,芒果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病虫害发生规律也有很大不同,从而导致了生产技术措施的特殊性。为了帮助当地果农掌握正确的芒果丰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让我国其它芒果产区更多地了解全国最晚熟芒果产区——四川攀枝花地区的芒果生产情况,本刊在此特邀四川省攀枝花市农牧局的多位芒果种植专家,将他们历时多年总结出的一套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芒果丰产栽培技术详细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位理论,测定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对空间资源利用较充分。果园中间的果树通风性差,湿度大,芒果炭疽病的病情指数最大,北边边线较通风、湿度小,芒果炭疽病病情指数最小。果实期、夏稍期、秋稍期、花期芒果炭疽病的生境生态位宽度指数依次为:0.9508、0.9412、0.9653和0.8497。在各生境位点上,芒果炭疽病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能力是不同的,边线的生境相对不利于芒果炭疽病的生存,花期时果园各方位生境差异最大,对芒果炭疽病的生境生态位宽度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芒果黑顶病的发生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海市狮山农场芒果黑顶病的调查分析表明,芒果黑顶病主要是由于大气氟污染造成的,南海市狮山农场大气氟污染源主要来自砖厂,铝厂,玻璃玛骞克厂和纸厂,芒果在小果期开始套袋可防止黑顶病发生,获得了正常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印度果核芒果象、云南果核芒果象均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50余种芒果核仁,对三年芒果危害率为41.3%~67.%,对象牙芒果危害率为42.2%~78.0%。印度果核芒果象占总数的76.3%~88.9%,云南果核芒果象占11.1%~23.7%。其生物学小佳和发生危害规律近似。在云南景谷地区一年发生一代。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对三年芒果危害率降为10.9%,象牙芒果降为11.7%。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了其在云南、海南两地芒果中的残留动态。采用UPLC-MS/MS检测,建立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苯醚甲环唑在云南、海南两地芒果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选择乙腈作为提取剂,优化去簇电压为125.9 V,碰撞能量为32.98 V。在0.010~0.100 mg/kg添加范围内,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95%,变异系数为4.4%~8.6%,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苯醚甲环唑在云南和海南两地芒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2 d、10.6 d,施药后21 d、28 d、35 d收获的芒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070 mg/kg,低于国家标准限定的残留值。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良好,可以用于芒果上苯醚甲环唑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9.
印度果核芒果象、云南果核芒巢象均是云南芒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50余种芒果核仁,对三年芒果危害率为41.3-67.0%,对象牙芒果危害率为42.2-78.0%。印度果核芒果象占总数的76.3%-88.9%,云南果核芒果象占11.1%-23.7%。其生物学习性和发生危害规律近似。在云南景谷地区一年发生一代。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对三年芒果危害率降为10.9%,象牙芒果降为11.7%。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攀西干热河谷地区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优质芒果种植基地的芒果叶开发利用及芒果苷产品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标准曲线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要求对采集的各芒果叶样品进行精密测定,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品种、老嫩程度、生长季节和储藏期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的差异.[结果]四川攀西地区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分别比海南三亚和广西百色地区高0.8和1.7倍;品种对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以乳芒最高(6.35%),其次为金白花(4.63%)和攀育2号(4.61%),最低为红苹(1.41%);叶片越嫩,其芒果苷含量越高,嫩叶中芒果苷含量分别是成熟叶、老叶和黄落叶的1.5、2.2和6.2倍;初花期和盛果期叶片中芒果苷含量极显著高于休眠期和营养生长期;在储藏的前3个月,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从第6个月开始极显著下降,储藏1年左右的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下降约53%.[结论]产地、品种、季节、老嫩程度和储藏期均对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有显著影响,可选择攀西地区的乳芒、金白花、攀育2号等品种初花期至盛果期的嫩叶或成熟叶作为芒果苷提取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