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猪联合育种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是动物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生产的平均贡献率在40%以上。联合育种是加快动物群体遗传改良、提高育种效益的根本途径。联合育种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个省、一个区域或全国)进行跨场的联合遗传评估,其目的是实现种猪的跨场比较、选择和利用。联合育种工作主要包括7项内容:种猪登记、统一规范的生产性能测定、统一数据管理系统、跨场联合遗传评估、种猪跨场选择与利用、人工授精体系以及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强联合育种 提高种猪质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提高我国种猪质量 ,逐步减少引种数量 ,制定联合育种方案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组织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我国种猪遗传评估现状 ,结合发达国家猪遗传改良方案 ,就通过人工授精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猪联合育种的途径和建立优良种猪基因库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种猪育种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猪育种对我国养猪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猪育种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尚不及欧美发达国家的种猪企业。完整的性能记录、高效的数据系统和资金投入的缺乏是制约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猪育种生产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基因组选择能够增加不同性状遗传评估的育种值准确性,尤其是增加低遗传力性状的准确性。基因组选择在杂交优势、选配和多品种评估方面均具有应用优势。我国种猪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表型和性能数据的收集,制定长期的育种规划。通过区域性的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加速群体的遗传进展,加速提升我国商品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瘦肉型猪育种新技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第一大国,在加入WTO后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未来的竞争将是高新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综合较量。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猪育种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猪重要经济性状的QTL检测与定位,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导入,杂种优质预测和利用等,在目前猪育种中已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瘦肉型猪育种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个体基因型大规模识别基础上,综合利用个体和亲属各种表型和基因型信息进行个体遗传评估,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一些优良个体实现跨场间使用,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资源共享的区域性联合育种,主要形式有两种:有条件的大型种猪企业作为龙头种猪育种公司与所覆盖的中小养猪户形成从育种,养猪生产,屠宰加工到销售的联合体;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中小型养猪户和企业,迫切需要以育种技术为核心的中介服务机构,从性能测定,种猪评估和选择,优良公猪精液,生产管理等提供全方位,及时的技术服务,形成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育种联合体,我国猪育种需要充分利用宝贵的猪种遗传资源,明确未来的猪育种目标,快速培育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特殊的新品系和配套系,在激烈的国际种猪市场竞争中保持我国养猪大国的一席之一。  相似文献   

5.
联合育种是我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工作,联合育种能够扩大群体规模,增加群体内遗传变异,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且相较于传统育种方法对低遗传力的繁殖性状有着更明显的效果。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大好河山养殖有限公司、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石家庄清凉山养殖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大好河山、京安和清凉山)3家育种场共6 790条大白猪的繁殖性状,构建了基因组选择合并参考群体,通过基因型填充将纽勤50K(Geneseek)芯片基因型填充到液相50K,采用一步法进行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清凉山与裕丰京安两场遗传背景相近,大好河山场与其他两场存在较远的联系;基于系谱信息预测大好河山个体的总产仔数育种值准确性为0.170,基因组预测准确性则为0.324;通过联合基因组遗传评估,总产仔数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至0.347,比基于单场系谱信息提高了104%。本研究表明通过基因型填充统一各场SNP芯片类型,构建河北省大白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从而进行联合基因组选择是可行的,尤其对提高常规育种进展缓慢的繁殖性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旨在分析我国杜洛克、长白、大白猪3个主流猪品种的场间遗传联系情况,为全国或区域性猪联合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关联率(Connectedness rating,CR)方法,利用国家种猪数据库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性状的514 226、924 717和2 031 688条数据,计算95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3个品种2011-2016年场间的关联率。通过聚类分析,将每个品种划分为若干区域性联合遗传评估组。结果表明,我国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场间关联率逐年上升,平均关联率从2011年的0.04%、0.06%和0.06%,分别提高至2016年的0.32%、0.43%和0.44%;我国整体场间遗传联系偏低,大部分场间无遗传联系。但分别存在3、2、4个局部遗传评估联合体,可以进行联合遗传评估。其中,杜洛克猪3个局部联合体的平均关联率分别为1.89%、1.05%、1.58%,分别包括16、7、8个场;长白猪2个局部联合体的平均关联率分别为3.53%、1.56%,包括14和9个场;大白猪的局部联合体平均关联率为2.79%、1.01%、1.37%、1.23%,包括15、6、5、4个场;3个品种局部联合体的场数占核心场数的比例分别为35.1%、24.5%和31.6%。目前进行大规模的跨场联合评估还不可行,然而可以进行局部跨场联合评估。场间遗传交流、区域性公猪站建设、中心测定站和规范引种猪系谱登记等措施有助于增强场间联系。  相似文献   

7.
全基因组选择是指利用覆盖整个基因组的高密度SNP计算个体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可以通过早期选择缩短世代间隔,提高GEBV的准确性,降低近交系数从而提高种猪的遗传进展。近年来,随着基因分型成本下降,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猪育种工作中。本文主要从全基因组选择的步骤、分型技术和计算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全基因组选择在猪育种中的优势和应用情况,对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我国猪育种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选择作为重要的畜禽遗传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生产中。其中,一步法是目前各大猪育种集团的标准遗传评估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基础群个体基因型频率无法估计、系谱亲缘关系矩阵与基因型亲缘关系矩阵的不完全兼容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元共祖概念作为一步法发展的新思路被提出。元共祖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现行一步法中的问题,还将应用范围拓展至多群体,以满足跨群体联合育种的需要。目前,基于元共祖的基因组选择一步法准确性已被证明不低于常规的一步法,且其在杂交育种、系谱部分缺失及跨群体育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元共祖概念和原理,并综述基于元共祖的基因组选择一步法方法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种猪遗传评估是猪育种的中心和常规工作,是决定育种成效的关键。自2007年以来,在全国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和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推动和支持下,我国的种猪遗传评估工作得到持续稳步的推进,研发建立了我国种猪遗传评估技术体系,包括育种值估计模型、综合选择指数、场间关联性估计和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基于动物模型BLUP的遗传评估技术已在种猪场(尤其是国家核心种猪场)广泛应用。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已积累了226.1万头种猪的生长性能测定数据和94.5万头母猪的繁殖记录,每年所收集数据量、数据的质量和场间关联率均逐年提高,利用这些数据每周为全国核心种猪场进行一次遗传评估。今后需在增强场间遗传联系、增加遗传评估性状、有效利用中心测定站数据和加强技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种猪遗传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选择作为我国种猪遗传评估的一项实用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和区域种猪基因组联合育种平台相继建立,作为该技术落地应用的技术支撑。在企业层面,需要根据自身育种工作基础和育种目标等情况,合理制定本企业的种猪基因组选育方案,利用好种猪基因组育种平台,通过该技术的落地应用来加速育种进展,更快更好地达到既定的育种目标。本文根据基因组选择技术基本原理和种猪育种的特殊情况,对集团化种猪企业基因组选择技术方案制定关键环节进行总结;此外,基于杜洛克种猪群体数据,系统分析了基因组早期选择的准确性和种猪选留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早期选择,断奶时提前阉割排名靠后的45%小公猪的情况下,依然能准确选出top5%和top10%的优秀公猪,表明可以通过基因组早期选择,同时达到准确选出优秀公猪和降低测定量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杜洛克、长白、大白猪区域性联合遗传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根据我国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3个品种的场间遗传联系情况进行区域性跨场联合遗传评估,为全国联合遗传评估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杜洛克、长白和大白3个猪种分别在9个遗传关联组共39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11-2016年的生长性状数据126 070条、187 975条和491 350条,繁殖性状数据36 542、78 409条、195 031条。生长性状包括达100 kg体重日龄(age to 100 kg,AGE)、100 kg活体背膘厚(backfat to 100 kg,BF),繁殖性状为总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遗传参数和育种值分别采用约束极大似然方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区域性联合遗传评估的遗传力比单场评估更准确,同样,跨场联合评估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要高于单场遗传评估。杜洛克、长白、大白猪AGE联合评估的平均准确性比单场评估分别提高了20. 9%、11. 9%、17. 3%; BF联合评估的平均准确性比单场评估分别提高了21. 3%、16. 3%、21. 0%; TNB联合评估的平均准确性比单场评估分别提高了31. 2%、14. 4%、6. 6%。联合评估后群体规模变大,遗传变异增大,个体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提高,有助于联合育种。因此,我国开展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3个品种的区域性联合遗传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北京市建立了种猪遗传评估数据平台。截止到2021年底,平台共收录371.46万头种猪系谱信息,51.23万条达100 kg体重日龄记录,50.90万条达100 kg活体背膘厚记录和45.15万条窝产仔记录。2015年,北京市将常规育种与基因组育种相结合,启动了种猪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构建工作,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进入基因组选择时代。截止到2021年底,平台建立了大白猪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规模达到5 335头;开发基因组遗传评估系统,实现了将复杂的基因组选择计算过程转化为“一键式”操作;利用一步法(ssGBLUP)对9个种猪场的4 631头大白猪进行基因组遗传评估。基因组选择实施后,选择准确性大幅提高。早期选择时,达100 kg体重日龄的育种值准确性由0.56提高至0.66,达100 kg活体背膘厚的基因组育种值准确性由0.56提高至0.70,总产仔数育种值准确性由0.41提高至0.60。终选时,达100 kg体重日龄的育种值准确性由0.69提高至0.79,达100 kg活体背膘厚的基因组育种值准确性由0.72提高至0.80,总产仔数性状育种值准确性由0.41提高至0.61。基因...  相似文献   

13.
选择是生猪育种的核心,而准确地选择和选种依赖于完善和成熟的育种体系。国际养猪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对育种体系不断完善,长期进行生长、繁殖和肉品质等各类性状的表型测定,运用多场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等方法不断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不断挖掘新的育种性状,并进行测定、评估和选育,实现了种猪群体持续的遗传改良和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的生猪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生猪种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回国后一直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学和养猪科学的教学、科研与研究生指导工作。主持或参加并完成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畜禽优化育种方案的制订与推广”、“瘦肉型种猪选育新技术”、“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猪群体间遗传联系的度量方法”、”长白猪种猪、杜洛克猪种猪(国家标准)”、“引进猪种高产仔抗应激分子育种研究”、”优质瘦肉型配套系猪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够更加准确地早期预测估计育种值,降低近交系数,大大提高猪育种的遗传进展。随着猪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猪60kSNP芯片的商业化,全基因组选择已经成为猪育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本文综述了全基因组选择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并阐述了全基因组选择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是家畜经济性状育种改良的重要技术,利用全基因组遗传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能够精准地早期预测估计个体育种值,降低近交系数,大大提高猪育种的遗传进展。随着基因组育种技术不断成熟,基因检测价格不断下降,这项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生猪、鸡等动物的育种工作中,本文将从猪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意义、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趋势、技术集成、应用前景等4方面进行综述,为猪的基因组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人工授精中心在育种值跨群比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概述人工授精(AI)技术在猪遗传改良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猪AI中心在育种值跨群比较中的突出作用;讨论了在大型猪AI中心引领下形成AI网以及联合组成行业组织的必要性;阐述了对联合育种的理解,建议在着眼于完全实现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的大目标下,先试点推行片区"AI中心 场内测定 跨场评估"联合育种模式,再扩大这种实质上的联合育种的范围;并建议采取实际步骤加强大型AI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鲍晶晶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297-3304
畜禽的选种选育在生产中至关重要,育种值估计是选种选育的核心。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高密度标记估计个体基因组育种值的一种新型分子育种方法,目前已在牛、猪、鸡等畜禽育种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可实现畜禽育种早期选择,降低测定费用,缩短世代间隔,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基因组选择主要是通过参考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表型性状信息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基因型估计出每个SNP的效应值,然后测定候选群体中每个个体的SNP基因型,计算候选个体的基因组育种值,根据基因组育种值的高低对候选群体进行合理的选择。随着基因分型技术快速发展和检测成本不断降低,以及基因组选择方法不断优化,基因组选择已成为畜禽选种选育的重要手段。作者对一些常用的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基因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与生长性状相比,猪的繁殖性状具有遗传力低和限性表现的特点,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很难获得较高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且无法缩短世代间隔。因此,猪的繁殖性状选育策略应与生长性状不同。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标记辅助选择。与生长性状相比,基因组选择对提高繁殖性状(如产仔数)的预测准确性更具有优势。然而,基因组选择的育种成本较高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母系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的参考群体构建策略,以节省基因组育种成本和加快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0.
保证种猪核心育种群中的猪只均为纯品种,是为专门化品系及配套系的培育提供优良种质资源的基础。然而在大型养猪公司的引种过程中,以杂种猪冒充纯种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为养猪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究如何对核心群种猪进行品种成分鉴定,本研究利用Illumina 50K SNP芯片对四川省某猪场5 723个个体进行SNP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对混杂群体样本进行品种成分鉴定,结果显示主成分1和主成分2可以快速准确地依照猪只品种进行分群。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当K=3时,样本群体可以按照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进行分群。在分品种估算个体育种值和进行核心群引种时,为了保证种猪群体的品种纯度,可以利用种猪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快速且准确的种猪品种成分鉴定。该研究成果可以实际应用于种猪核心育种群的引种及育种值估算工作,充分保障核心育种群的品种纯度,也为我国大型养猪公司体系内场间联合育种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