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历史使命,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任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受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复杂。讨论了黄河流域发展目标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高质量发展6个方面定位,以及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等4个核心问题,并针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目前急需开展的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功能、区域优势、资源配置的影响与潜力,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与趋势预测,水土保持减灾技术与方法,生态用地选择和保护策略,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文明演进中的作用,数字水土保持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保护产业和加强城乡水土保持工作等8个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促进水土保持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是解决流域生态问题的基础性、根本性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了近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水土保持专项工作情况,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12月4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座谈会在西安召开,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等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交流了近期工作进展,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重点工作。陆桂华副部长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讲话高屋建  相似文献   

4.
全面总结分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2—2030年)》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结合黄河流域自身特点,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十三五"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信息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数据库、应用支撑体系、水土保持应用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和系统安全与维护体系等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任务,并对2020年前需要开展的重点工程提出了建议,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经过长期治理与保护,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从"黄"到"绿"的嬗变,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坚持不懈开展还林还草,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出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论述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布局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释了保护黄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仍然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河南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谋划了河南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0,(1):F0003-F0003
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2020年3月中旬,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旨在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8月19日,省水利厅召开2021年度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推进视频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推动我省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促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厅一级巡视员张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按照全省水利"1351"工作部署和厅党组要求,全省水利部门将采取五项措施,推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协调。各市与项目县,  相似文献   

1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在陕西,减少入黄泥沙的关键在陕西,抓好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抓住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陕西全省上下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点研究当前陕西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找准水土保持攻坚点和难点,进一步研究淤地坝、旱作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水沙调控的作用及综合影响,解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性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水土保持监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跨区域淤地坝信息监测机制,实现对重要淤地坝的动态监控和安全风险预警。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对淤地坝建设和淤地坝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从淤地坝监测的必要性、目标、任务、布局原则、主要内容与方法上做了探索性思考,期望为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简称“黄河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使命,分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重大挑战,旨在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黄河国家战略”的需求,结合长期的野外考察和学术研究成果,对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目标的转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探讨。[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70 a余的持续治理,黄河泥沙显著减少,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空间治理不均衡,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②人工植被系统空间结构雷同化,生态系统不稳定;③缺乏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难以有效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由“绿”变“稳”的问题;④生态治理的功能性机制性问题凸显,影响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水土保持肩负着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新使命,其本身也面临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传统理论内涵和理念更新的重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严重制约生态治理效益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促进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对策。[结论] “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大大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研究应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生态保护治理的一系列关键科技问题,将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由低标准大面积治理转向精致和精准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定西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稳步推进水土保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定西市高标准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提出了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定西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河南黄河流域是河南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亦能使当地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河南黄河流域已建设完成一批国家级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县)、社会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园、生态清洁小流域,为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依然面临着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严重不足、人为水土流失依然存在等挑战。对河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新时期黄河治理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出发,回顾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包括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研究、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水土保持科研平台建设等。同时,对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土壤流失模型、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与水沙变化、黄河流域砒砂岩区辨识与抗蚀促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及成效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与指示,确保"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落地见效,按照水利部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要求,9月8日,省水利厅召开了山西省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启动视频会。厅一级巡视员王贵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厅水保处负责人主持会议,厅相关处室、省水利发展中心、各地市水利(务)局有关负责人分别在主、分会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刊声明     
正2020年9月,《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第9期出版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特刊》,其中陈祖煜、李占斌、王兆印撰写的《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图1(b)来自网络,网址为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生产建设活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陕西省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咸阳市境内省管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的阶段性梳理,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设单位尚未完全履行水土保持法定责任(义务),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不够,水土保持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技术服务水平存在短板,缺少专业机构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综合咨询服务。分析了水土保持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以期能有效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将"水土保持率"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水土保持率目标值成为国家和各省规划水土保持治理任务的"指挥棒"。为确保实现水土保持率各阶段目标值,根据陕西省2019年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成果,结合陕北、关中和陕南各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情况,以及相关科研成果,提出从制定《陕西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图斑化全省水土流失防治区、开展全省土壤侵蚀模数本底值调查、调整现有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模式、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等基础制度建设入手,在陕北实施老旧梯田提质增效和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以及以人工牧草种植为主的封禁治理等措施,在关中以固沟保塬、沟头防护、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水土保持监管为抓手,在陕南以强化"梯田+田园经济+生态旅游"为模式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措施布局,提出了部分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关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精神,紧紧围绕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认真践行水土保持强监管工作要求,近年来在水土保持地方性配套法规建设、方案审批、跟踪检查、验收管理、行政执法、监管改革等领域均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与新时期新要求相比也存在建设项目水土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