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福克羊、哈萨克羊、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并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寒♀其后代的胴体重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重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重显著(P<0.05);而萨♂×哈♀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产肉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公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3年7~8月配种,2004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2004年9月中旬,即育成羊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寒♀其后代胴体重,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千克和4.12千克,净肉重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4.81千克和3.86千克,差异显著(P<0.05)。萨♂×哈♀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千克和10.49千克,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巴什拜羊母羊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分别组成1个萨♂×巴♀杂交组与巴♂×巴♀对照组。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15 kg、4.46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选择3~4岁,体质量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3年7~8月配种,2004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4年9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其后代胴体质量,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质量比哈萨克羊和小尾羊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加质量显著(P<0.05)。但萨×哈后代胴体质量、净肉质量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加质量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了解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纯种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1代)、杜湖F1代(杜×F1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2代)、杜湖F2代(杜×F2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3代)进行杂交,以湖羊纯繁组、杜泊羊纯繁组为对照,观察各组后代羔羊体型外貌,测定各组母羊的繁殖性能(包括产羔数、产活羔数、产双羔数、产多羔数、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产双羔率、产多羔率)及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羔羊初生重及1,2,3,6月龄体重和1~6月龄平均日增重,6月龄羔羊体长、体高和胸围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GR值)]、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肉品质(pH45 min值、pH24h值、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羊肉胴体感官评定(胴体特点、胴体重量、肥度、肉脂硬度、肌肉发育程度、肉脂色泽、适宜烹饪方式)。结果表明: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羔羊体型外貌明显趋向杜泊羊。杜×F1代杂交组、杜×F2代杂交组和杜泊羊纯繁组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了解萨×杜×湖F1代(萨福克公羊与杜×湖母羊杂交1代)羔羊的育肥性能和肉品质效果。选用体重一致的3月龄杜×湖F1代、萨×湖F1代、萨×杜×湖F1代公羔各9只作为不同试验组,以3月龄纯繁湖羊公羔9只作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对照组和不同试验组育肥羔羊日粮全部参照国家肉羊饲养标准NY T/816-2004推荐的营养需要量配制。结果表明,萨×杜×湖F1代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均极显著高于萨×湖F1代、杜×湖F1代和纯繁湖羊(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萨×湖F1代、杜×湖F1代和纯繁湖羊(P0.01),其中萨×杜×湖F1代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0.89%、30.62%和47.46%,萨×杜×湖F1代的料重比分别比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降低了21.76%、18.11%和28.72%;萨×杜×湖F1代的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萨×湖F1代、杜×湖F1代和纯繁湖羊(P0.01),其中萨×杜×湖F1代的净肉率分别比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94%、2.79%和3.92%,萨×杜×湖F1代的肉骨比分别比萨×湖F1、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7.94%、6.76%和24.90%,萨×杜×湖F1代的眼肌面积分别比萨×湖F1、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4.79%、24.55%和49.46%。萨×杜×湖F1代羊肉品质与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相比表现较好,且在羊肉营养价值方面表现也较为突出。由此可见,以萨福克公羊做父本,与杜×湖F1代母羊开展三元杂交,萨×杜×湖F1代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明显,且在羊肉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表现突出,值得肉羊生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了解萨×杜×湖F1代(萨福克公羊与杜×湖母羊杂交1代)羔羊的育肥性能和肉品质效果。选用体重一致的3月龄杜×湖F1代、萨×湖F1代、萨×杜×湖F1代公羔各9只作为不同试验组,以3月龄纯繁湖羊公羔9只作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对照组和不同试验组育肥羔羊日粮全部参照国家肉羊饲养标准NY T/816-2004推荐的营养需要量配制。结果表明,萨×杜×湖F1代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均极显著高于萨×湖F1代、杜×湖F1代和纯繁湖羊(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萨×湖F1代、杜×湖F1代和纯繁湖羊(P<0.01),其中萨×杜×湖F1代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0.89%、30.62%和47.46%,萨×杜×湖F1代的料重比分别比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降低了21.76%、18.11%和28.72%;萨×杜×湖F1代的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萨×湖F1代、杜×湖F1代和纯繁湖羊(P<0.01),其中萨×杜×湖F1代的净肉率分别比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94%、2.79%和3.92%,萨×杜×湖F1代的肉骨比分别比萨×湖F1、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7.94%、6.76%和24.90%,萨×杜×湖F1代的眼肌面积分别比萨×湖F1、杜×湖F1代、纯繁湖羊提高了24.79%、24.55%和49.46%。萨×杜×湖F1代羊肉品质与萨×湖F1代、杜×湖F1代、纯繁湖羊相比表现较好,且在羊肉营养价值方面表现也较为突出。由此可见,以萨福克公羊做父本,与杜×湖F1代母羊开展三元杂交,萨×杜×湖F1代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明显,且在羊肉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表现突出,值得肉羊生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肉用杜泊羊与湖羊的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和杜湖F1代(杜×杜湖F1代)进行杂交试验,对各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初生重、1~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杜湖F1代和F2代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湖羊纯繁组;F1代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39.43±4.98)kg,母羔为(35.38±4.67)kg,F2代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49.67±4.13)kg,母羔为(43.56±4.45)kg,均极显著高于湖羊纯繁组(P0.01);F1代和F2代体尺指数也明显高于湖羊纯繁组。说明肉用杜泊羊与湖羊杂交是一个理想的杂交组合,通过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来进行肉羊生产或培育优质肉羊新品系(种)具有理想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杜泊羊、澳洲白绵羊与湖羊杂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湖羊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试验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杜泊羊、澳洲白绵羊分别与湖羊杂交利用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后裔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杜×湖和澳×湖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比纯繁湖羊低,但杂交组合的产羔率较纯繁湖羊分别提高了13.97%和8.88%。杜×湖F1的2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初生至3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澳×湖F1和杜×湖F1的这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4月龄时,杜×湖F1和澳×湖F1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均高于纯繁湖羊,但差异不显著(P0.01)。另外,对杜×湖F1组、澳×湖F1组、纯繁湖羊组每组挑选4只进行屠宰试验,澳×湖F1的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纯繁湖羊(P0.01),屠宰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5)。两组杂交组合F1与纯繁湖羊的肉色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杂交组合F1的熟肉率在数值上有所提高。杜×湖F1和纯繁湖羊的失水率均极显著大于澳×湖F1(P0.01)。说明,杜泊羊和澳洲白绵羊两个肉用品种与湖羊的杂交后代都表现出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用体形特征明显、屠宰性能好、肉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巴什拜羊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巴什拜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2年7 ̄8月配种,2003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4年9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巴♀和萨♂×寒♀其后代胴体重比巴什拜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重比巴什拜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重显著(p<0.05)。但萨♂×巴♀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巴什拜羊母羊96只做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做父本,分别组成萨♂×巴♀杂交组与巴♂×巴♀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5年10月15日~11月25日配种,2006年4月产羔完毕,哺乳期3个月。2006年11月30日(即7月龄以上)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74kg、3.88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照组选用周岁湖羊母羊40只进行纯繁,试验一组选用湖羊母羊40只与周岁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一代(以下简称F1代),试验二组选用杂种一代(F_1)母羊40只周岁与周岁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二代(以下简称F_2代)。试验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程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经过11个月的饲养试验,测定各组母羊繁殖性能及所产羔羊初生、1月龄、2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通过数据比较,得出杂种后代和湖羊纯繁后代的增重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配种公羊选用适配年龄健康白杜泊公羊,对照组选用周岁湖羊母羊40只纯繁;试验一组选用湖羊适龄母羊40只,与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一代(以下简称F1代),试验二组选用澳洲白×湖羊F1代适龄母羊40只与白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二代(以下简称F2代)。试验在冬春季舍饲、夏秋季半放牧条件下进行,采用阴道栓塞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配种。经过12个月的饲养试验,测定各组母羊繁殖性能及所产羔羊初生、1月龄、2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通过数据比较,得出杂种后代和湖羊纯繁后代的增重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引入外来品种与湖羊杂交后对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AH组(澳湖杂交F1代)、DH组(杜湖杂交F1代)和H组(纯繁湖羊对照组)3组,每组分别选取4月龄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羊3只、母羊2只.结果 表明,在屠宰性能上,AH组和DH组的内脏脂肪占胴体重百分比、眼肌面积均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与提高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肉用性能,采用夏洛莱公羊、白萨福克公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其F1的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羊毛细度等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萨福克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白中F1)、夏洛莱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夏中F1)2组之间的初生重、3月龄重和剪毛后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夏中F16月龄重,则比白中F1高4.5%(P<0.01);2组之间毛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毛长和剪毛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中F1的剪毛量比白中F1高9.8%。说明在新疆伊犁地区,夏中组合较白中组合更适合用作肥羔生产,而且从毛用性能方面看,夏中组合也较白中组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优种肉用羊品种——特克塞尔羊、萨福克羊与山西本地绵羊的杂交效果,选择60只本地母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试验Ⅰ、Ⅱ组分别用特克塞尔公羊和萨福克公羊杂交,对照组用本地公羊本交,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羔羊的成活率、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用特克塞尔公羊、萨福克公羊杂交本地母羊后,杂交母羊的产羔率分别比本地羊提高了33.33%、28.57%,差异均显著(P<0.05);特×本F_1、萨×本F_1羔羊6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羊提高了78.16%、65.8%,差异均极显著(P<0.01);特×本F_1、萨×本F_1羔羊6月龄胸宽、胸围、屠宰率分别比本地羊提高了39.75%、19.24%、11.9%和33.92%、18.32%、9.98%,差异均显著(P<0.05);特×本F_1羔羊和萨×本F_1羔羊的经济效益分别比本地羊多收入283.36元和271.20元,差异也均显著(P<0.05)。说明用特克塞尔羊杂交改良本地绵羊效果好于萨福克羊。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4):60-62
选择3月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一代断奶公羔,经60 d舍饲方式育肥后,与4只同月龄、体重为组内均重的阿勒泰羊公羔一并进行屠宰试验,比较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阿杂交一代公羔活重、胴体重、一级肉率、去尾脂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阿勒泰羊公羔,且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2.80%,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一级"标准。说明使用萨福克公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母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符合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选择体况良好健康的周岁湖羊母羊120只分为A、B、C三组,每组40只作为本试验的母本群。A组为湖羊纯繁(湖湖),B组为杜湖F1公羊湖羊母羊,C组为F2代公羊湖羊母羊。试验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程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经过11个月的试验,测定各组母羊繁殖性能及所产羔羊初生、1月龄、2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通过数据比较,得出杂种后代的生产性能优于湖羊纯繁后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湖羊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卓越的繁殖性能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为提高湖羊的产肉性能,生产中通常用肉用绵羊与其经济杂交。本研究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湖羊与杜泊羊或萨福克羊杂交F1代羔羊生产性能。90只年龄体况接近、经产1胎繁殖性能正常的湖羊母羊,随机等分为3组,试验Ⅰ组作为对照组采用湖羊公羊交配(HH组),试验Ⅱ组采用黑头杜泊公羊交配(DH组),试验Ⅲ组采用萨福克公羊交配(SH组)。观测分析母羊繁殖性状,F1代羔羊生长性状, 4月龄、6月龄各组羔羊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F1代羔羊初生重、60日龄断奶重、90日龄、120日龄、180日龄体重DHF1和SHF1显著大于HHF1(P0.05),DHF1和SHF1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纯繁湖羊的情期受胎率(P0.01)和平均每胎产羔率(P0.05)高于SH和DH;(3)4月龄和6月龄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及胴体产肉率SHF1和DHF1显著大于HHF1(P0.01),屠宰率DHF1显著高于SHF1和HHF1(P0.05);(4)4月龄DHF1和HHF1肉色优于SHF1,熟肉率SHF1和DHF1高于HHF1(P0.05),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用杜泊羊或萨福克羊与湖羊进行二元经济杂交可显著提高F1代生长和产肉性能,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萨福克羊作为父本,哈萨克羊作为母本,分析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杂交一代育肥效果。萨哈杂交羊初生重、4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8月龄体重均高于哈萨克羊,其中萨哈杂交羊与哈萨克羊6月龄体重、8月龄体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萨哈杂交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均高于哈萨克羊,其中萨哈杂交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与哈萨克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萨福克羊作为父本与哈萨克羊杂交育肥效果明显,且满足放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