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9,(9):25-29
分析黄瓜、冬瓜、苦瓜、丝瓜、西瓜等5种葫芦科蔬菜中的K、Ca、Mg、Na、Fe、Cu、Zn、Mn等8种元素含量特点,为葫芦科蔬菜的营养功效提供数据支持。在市售的5种蔬菜中,每种随机抽取5个样品,对其中的K、Ca、Mg、Na、Fe、Cu、Zn、Mn等8种元素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瓜菜中钾元素含量(w,后同)为762~2 750 mg·kg~(-1),钙元素含量为161~376 mg·kg~(-1),镁元素含量为21~162 mg·kg~(-1),钠元素含量为2.14~36.36 mg·kg~(-1),铁元素含量为0.56~4.52 mg·kg~(-1)、铜元素含量为0.10~0.96 mg·kg~(-1)、锌元素含量为0.21~2.33 mg·kg~(-1)、锰元素含量为0.12~1.66 mg·kg~(-1)。5种葫芦科蔬菜中K、Ca、Mg元素含量丰富,Na、Fe、Cu、Zn、Mn 5种元素含量较低。葫芦科蔬菜高钾低钠的元素含量特征明显,多食葫芦科蔬菜可以降低高盐低钾膳食结构引发高血压病的风险,为瓜菜类蔬菜的选择性食用、药用及养生等功效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锌胁迫下水培枳幼苗锌分布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锌胁迫(缺乏或过量)下枳体内锌分布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以30d枳实生幼苗为试材,分别进行锌缺乏(0μmol·L-1)、对照(0.7μmol·L-1)和锌过量(70μmol·L-1)水培处理,70d后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枳幼苗根、茎和叶中锌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不同器官锌含量为根茎叶,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分含锌量比例增加。与对照相比,缺锌处理枳幼苗叶片K、Mn和Cu含量显著降低,叶片Fe含量显著升高,根系Mn含量显著上升,根系Cu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锌过量处理枳幼苗叶片P、Ca、Mg和Cu含量,茎P和K含量,根系Fe和Cu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K、Fe和Mn含量,茎Ca和Fe含量,根系K和Mn含量均显著降低。各器官不同处理间S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Zn和Cu含量在枳幼苗根、茎、叶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n和Fe含量在叶片和茎中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根中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北京七种常见经济林吸滞重金属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7种常见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微波消解,并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植物叶片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核桃、梨、苹果、桃和枣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一致为ZnCuCrNiPbAsCd,且各树种中Zn和Cu含量较其余各元素含量明显偏高,范围值分别为12.57~23.90mg·kg~(-1)和4.52~10.25mg·kg~(-1);7种经济林吸滞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差异显著,其中,桃对Cr(5.94mg·kg~(-1))、Ni(5.60mg·kg~(-1))吸滞能力较强,梨吸滞Cu(10.25mg·kg~(-1))能力较强,而樱桃和枣则吸滞Zn元素的能力较强,分别为23.80、23.90mg·kg~(-1);不同季节各树种叶片吸滞Zn、Cu、Ni、Cr季节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树种在冬季吸滞量最高,部分树种则在夏季最高,但各树种叶片Ni含量最小值均在秋季,对Pb、As和Cd的吸滞量变化特征呈完全一致的变化规律,均在冬季吸滞量较高;林木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大部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重庆柑橘园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柑橘园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养分状况。【方法】在重庆15个柑橘主产县(区)选取567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园土壤pH值变幅pH 4.1~8.7,但仅有20.99%的土壤pH适宜柑橘生长(pH值5.5~6.5),53.62%的土样pH高于6.5,并有35.63%的土样pH高于7.5。土壤有机质匮乏,有机质偏低或缺乏比例达68.79%。土壤有效Fe、Mn、Zn、Cu、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91 mg·kg~(-1)、15.69 mg·kg~(-1)、1.39 mg·kg~(-1)、1.06 mg·kg~(-1)、0.37mg·kg~(-1),土壤有效Fe、Mn、Zn、Cu、B含量处于适宜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占77.08%、0.18%、53.62%、73.02%、23.28%;总体上土壤有效Fe、Cu含量水平较高,有效Zn、B含量较低,有效Mn含量缺乏。【结论】柑橘生产上应注意调节土壤pH值,结合叶片营养诊断适量补充含Mn、B、Zn的微量元素肥料或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伸根空间是植被生态系统植物所需养分的直接提供者。以经植被恢复3年后的坡面等的植物卷材伸根空间基质为对象,分析伸根空间对基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含量均值全氮(N)12.350g·kg~(-1),全磷(P)5.519g·kg~(-1),全钾(K)6.329g·kg~(-1),全钙(Ca)16.195g·kg~(-1),全镁(Mg)7.192g·kg~(-1),全铁(Fe)18.245g·kg~(-1),全锰(Mn)0.250g·kg~(-1),有效铜(Cu)1.927mg·kg~(-1),有效锌(Zn)6.675mg·kg~(-1);显著性分析表明,伸根空间对养分元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有正显著影响也有负显著影响;以水泥盒(D)为对照,部分养分元素损耗速率加快,如全N、全Mn、有效Cu等,也能降低部分元素的损失速率,如全K、全Ca、全Mg、全Fe、有效Zn等。此外,对于全P,1∶0.5坡面(P2)、沙场(S)能加速P元素的损失,而其余伸根空间能够降低损失速率。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所有伸根空间基质K元素均表现为缺-极缺,且有效Cu在屋面(W)和渣场(Z)表现为中等,其余测定的养分元素含量均表现为稍丰/丰,证明植物卷材对于伸根空间养分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天祥  顾欣  孙权 《北方园艺》2016,(20):44-49
针对设施黄瓜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以"津春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以灭菌石英砂为基质,施加不同浓度的酚酸进行砂培试验,探讨酚酸类物质对黄瓜幼苗生物量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kg~(-1)苯丙烯酸对叶绿素含量和茎粗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00~1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有利于叶绿素含量增加,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2种酚酸浓度为30~50mg·kg~(-1)时,促进地上部鲜质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酚酸浓度升高对地上部鲜质量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mg·kg~(-1)苯丙烯酸显著促进根冠比增加且有利于根系生长。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对幼苗地下部鲜质量、主根长和根体积抑制作用显著。50~150mg·kg~(-1)酚酸处理显著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2种酚酸浓度为30~150mg·kg~(-1)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相似效应,大于200mg·kg~(-1)对POD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也随之升高。由此可见,砂培条件下,低浓度(30~50mg·kg~(-1))酚酸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0mg·kg~(-1))酚酸具有抑制作用,且不同酚酸对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9个印度南瓜品种为试材,测定其果实营养成分(氨基酸、总糖、还原糖、水分、灰分)和8种矿质元素(Ca、Cu、Fe、K、Mg、Mn、Na、Zn),并进行方差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以"君川金栗"最高(20.90g·kg~(-1)FW);还原糖含量和总糖含量以"日本432"最高,分别为14.33、16.63g·kg~(-1)FW;水分含量为877.2~953.6g·kg~(-1)FW;灰分含量为1.45~13.92g·kg~(-1)FW。还原糖与灰分、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灰分与总糖呈显著正相关;水分与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呈极显著负相关。K含量最高,为2 021.33μg·g~(-1) FW;Mn含量最低,为1.81μg·g~(-1) FW;Fe与Mn、Mg,Na与Mg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奉节脐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及它们对果实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肥和高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奉节脐橙产区148个果园土壤样品和柑橘叶片进行采样,同时调查了果实产量,分析了土壤、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与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奉节脐橙产区土壤pH变幅较大,平均值为7.12,多数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w,后同)较为丰富,超过15 g·kg~(-1)的比例为85.81%。总体上,奉节脐橙园土壤碱解氮缺乏很严重,平均含量仅为78.71 mg·kg~(-1),而有效P、速效K含量较为丰富,平均值分别为37.02 mg·kg~(-1)和191.67 mg·kg~(-1)。交换Ca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值以下的比例为0,而Mg极度缺乏,其含量100%处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中有效Fe、Mn、Zn、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0.72 mg·kg~(-1)、24.04 mg·kg~(-1)、2.69 mg·kg~(-1)和2.17 mg·kg~(-1)。有效B较为缺乏,平均值为0.67 mg·kg~(-1)。奉节脐橙叶片营养元素N、P、K、Ca、Fe、Mn和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为29.45 g·kg~(-1)、1.50 g·kg~(-1)、13.32 g·kg~(-1)、41.23 g·kg~(-1)、133.17 mg·kg~(-1)、42.97 mg·kg~(-1)和9.51 mg·kg~(-1),而Mg和B较为缺乏,平均值分别为3.90 g·kg~(-1)和49.76 mg·kg~(-1),Zn元素极度缺乏,平均值为16.65 mg·kg~(-1)。叶片P、K、Zn含量与果实产量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0.205、-0.213。奉节脐橙产区不同乡镇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差异较大,通过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聚类分析10个乡镇可以分为5类。【结论】奉节脐橙园各乡镇营养差异较大,总体来讲,今后生产管理的重点是适度调节土壤pH,合理施用N、P、K肥,增施有机肥、Mg、Zn和B肥。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磷和重金属的影响及土壤氮磷与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总氮、总磷含量均表现为梯平地城镇用地坡耕地草地林地,梯平地和城镇用地显著高于草地和林地(P0.05),坡耕地显著高于林地(P0.05),梯平地、城镇用地和坡耕地,草地和林地均差异不显著(P0.05);镉含量表现为城镇用地(3.44 mg·kg~(-1))梯平地(3.16 mg·kg~(-1))坡耕地(2.72 mg·kg~(-1))草地(1.81 mg·kg~(-1))林地(1.56 mg·kg~(-1)),锌含量表现为城镇用地(210.10 mg·kg~(-1))梯平地(203.67 mg·kg~(-1))坡耕地(198.86 mg·kg~(-1))林地(125.53 mg·kg~(-1))草地(110.49 mg·kg~(-1)),土壤镉、锌含量在城镇用地、梯平地和坡耕地中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草地和林地(P0.05),草地与林地差异不显著(P0.05);总氮、总磷、镉和锌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氮磷和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草地和林地相比,城镇用地、梯平地和坡耕地含量较高,土壤总氮、总磷、镉和锌的输入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重金属含量状况,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主峰地段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6种重金属元素(Fe、Mn、Zn、Ni、Pb、Cd)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100mg·kg~(-1)的元素有Fe和Mn,50~100mg·kg~(-1)的元素有Zn,50mg·kg~(-1)的元素有Pb、Ni和Cd。Fe、Zn、Ni、Cd、Pb为正偏态分布,Mn为负偏态。除Ni外,其余元素在5种植物间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该地区植物中Mn、Zn、Ni、Pb、Cd含量均已达到甚至超过中毒水平,存在着受重金属毒害的潜在风险,但除Ni、Pb外,各重金属含量均在世界陆生维管植物相应元素的平均含量范围内。研究区5种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分配模式均表现为MnFeZnPbNiCd。Fe-Zn、Fe-Cd、Fe-Pb、Zn-Cd、Zn-Pb、Cd-Pb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以上各组元素的来源相似且植物对各组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从元素的角度比较钩藤钩、茎2个药用部位元素的差异,以采集的贵州剑河钩藤钩、茎2个部位混合样品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分析了2个药用部位微量元素(K、Ca、Mg、Na、Fe、Mn、Cu、Zn、Mo Co)和重金属元素(Pb、Cr、Hg、As、Cd)的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剑河钩藤茎中微量元素Na、Mg、K、Ca、Mn、Co、Zn的含量大于钩中的含量,钩、茎中微量元素最高含量均为K,其次为Ca;重金属元素Cr、Cd、Pb在茎中的含量略高于钩中含量,Hg在钩中含量高于茎中含量,且有部分超标,Cu、As在钩、茎中的含量接近。微量元素的分析验证了钩藤茎的药用潜力,钩藤Zn/Cu比值较低(0.52),验证了钩藤治疗高血压等方面的药效,且钩的Zn/Cu比小于茎,说明钩可能有更好的药效。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叶片矿质元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研究,为笃斯越橘人工抚育、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种生境中的笃斯越橘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Fe、Mn、Cu和Zn的含量及产量,制定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并应用DOP法进行营养诊断。【结果】(1)水湿地生境中笃斯越橘的产量高,林下疏林中的产量中等,而林缘坡地中的产量低。(2)叶片中N的适宜值为17.70~19.67 g·kg~(-1),P的适宜值为3.56~4.60 g·kg~(-1),K的适宜值为5.22~6.13 g·kg~(-1),Ca的适宜值为3.13~3.88 g·kg~(-1),Mg的适宜值为1.90~2.27 g·kg~(-1),Fe的适宜值为109.19~158.85 mg·kg~(-1),Mn的适宜值为262.05~311.14 mg·kg~(-1),Cu的适宜值为5.44~6.42 mg·kg~(-1),Zn的适宜值为17.33~24.87 mg·kg~(-1)。(3)高产区的笃斯越橘叶片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且高产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养分亏缺程度较高,而中、低产区域矿质养分则过多盈余。【结论】大兴安岭地区高产区域的笃斯越橘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域。在适当补充肥料的基础上各区均具有一定的产量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认识硼对菊花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土壤施硼0、0.2、0.5、1.0、2.5、5.0和10.0mg·kg~(-1)的盆栽菊花试验,测定了菊花生长期间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适当的施硼有益于菊花开花和株高增加,但施硼超过2.5 mg·kg~(-1)时,菊花开花延迟。施硼2.5 mg·kg~(-1)处理显著增加了菊花叶片叶绿素的含量,维持稳定的Chl.a/Chl.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土壤施硼0.2~10.0 mg·kg~(-1)增加了菊花植株旺长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施硼0.2~5.0 mg·kg~(-1)处理降低了菊花开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而施硼10 mg·kg~(-1)处理却使其增加。施硼0.2和0.5 mg·kg~(-1)处理增加了菊花旺长期叶片CAT的活性,5.0和10.0 mg·kg~(-1)处理则使其降低;而施硼0.2~10.0 mg·kg~(-1)均显著增加了开花期叶片CAT的活性。施硼0.5~2.5 mg·kg~(-1)显著增加了开花期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而施硼5.0和10.0 mg·kg~(-1)则显著降低维生素C的含量。土壤施硼使开花期菊花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了7.9%~75.5%,施硼量越高,降幅越大。施硼0.2~2.5 mg·kg~(-1)处理对开花期菊花叶片MDA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施硼5.0和10.0 mg·kg~(-1)则显著增加了MDA的含量。本试验中适宜的土壤施硼量应不超过2.5 mg·kg~(-1)。  相似文献   

14.
菜用黄麻嫩梢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标方法测定了菜用黄麻(甜黄麻)的灰分、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K、Ca、Mg、Na、Mn、Fe、Zn和Cu含量;采用日本日立L-88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甜黄麻所含粗蛋白、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十分丰富,其中K含量6740mg·kg-1、Ca含量4450mg·kg-1、Na含量30.2mg·kg-1。  相似文献   

15.
李涛  于贤昌 《园艺学报》2007,34(4):895-900
以自根和嫁接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叶片Mn、Cu、Zn和Fe含量及低温胁迫下SOD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黄瓜,而Fe的含量则显著低于自根黄瓜;低温胁迫第3天,嫁接黄瓜叶片SOD、Cu/Zn-SOD和Mn-SOD活性均显著高于自根黄瓜,Fe-SOD则显著低于自根黄瓜。为探索嫁接黄瓜叶片高含量Mn、Cu、Zn与SOD活性之间的关系,向低温胁迫第3天的自根黄瓜叶片SOD提取液中加入Mn2 、Cu2 和Zn2 ,使之与嫁接黄瓜叶片SOD提取液对应组合的Mn2 、Cu2 和Zn2 浓度相等,研究此时的SOD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Mn2 、Cu2 和Zn2 加入自根黄瓜叶片提取液后均能显著增强SOD活性,其增强作用的大小依次为Mn2 Zn2 ,Mn2 Cu2 ,Mn2 ,Cu2 ,Cu2 Zn2 Mn2 ,Cu2 Zn2 和Zn2 。3种离子的加入都不影响Fe-SOD的活性。这一结果说明黄瓜叶片Mn、Cu和Zn的含量是影响SOD活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嫁接黄瓜吸收Mn、Cu和Zn的能力较强是其SOD活性显著高于自根黄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按生长季节跟踪检测了米良一号新品系根、茎、叶及土壤内营养元素含量,初步明确了在年生长期内的变化规律:其中N、P、K、Ca、Mg含量为叶≥根≥茎;Cu、Zn、Fe、Mn含量为根≥茎≥叶,根据各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初步营养标准。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对胡萝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新胡萝卜1号和新黑田两种品种的胡萝卜为试材,采用100、200、300mg·kg-1的赤霉素在其幼苗期、叶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3个时期分别喷施和累积喷施,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这两种品种胡萝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对两种胡萝卜的株高、叶长等植物学性状和产量均有影响,在幼苗期喷施300mg·kg-1和在叶生长期喷施200mg·kg-1赤霉素对新胡萝卜1号植物学性状增长效果最好,在幼苗期喷施100mg·kg-1对产量增长效果最好;在幼苗期喷施100mg·kg-1和肉质根生长期喷施200mg·kg-1对新黑田的植物学性状的增长效果均最好,在幼苗期和叶生长期累积连续喷200mg·kg-1对产量增长效果最好。在3个时期喷施赤霉素对两种胡萝卜都有促进开花抽薹的作用。在幼苗期、叶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连续累积喷施200mg·kg-1对新胡萝卜1号开花抽薹的促进作用最强,在肉质根喷施300mg·kg-1对新黑田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以南疆29种果仁兼用型杏仁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杏仁中矿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期为果仁兼用型杏瓷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南疆29种果仁兼用型杏仁的矿物质元素中,K含量最高,范围为5639.03~23614.40 mg·kg^-1,Na含量最低,范围为105.74~533.97 mg·kg^-1;含量依次为K>Mg>Ca>Na>Zn>Fe>Cu>Mn;主成分分析表明南疆果仁兼用型杏仁的特征性元素为Zn、Cu、Mn、K。在29种果仁兼用型杏种仁中,以‘卡巴克玉吕克’的K含量最高;‘库尔勒托拥’的Na含量最高;‘古木杏’的Ca含量最高;‘甜仁杏’的Mg含量最高;‘阿克托拥’的Fe含量最高;‘大优佳’的Mn含量最高;‘胡安娜’的Zn、Cu含量最高,品质好。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基于Zn、Fe、Cu、Mn元素含量,可将29个品种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园土壤和树体的硼素营养状况及其与果实粒化的关系。【方法】采集平和县314个蜜柚园土壤、叶片和果实样品,进行硼素营养和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蜜柚园土壤有效硼含量(w,后同)范围为0·05~4·61 mg?kg~(-1),平均值为0·77 mg?kg~(-1),土壤有效硼低量(0·5 mg?kg~(-1))、适宜(0·5~1 mg?kg~(-1))和高量(1mg?kg~(-1))的比例分别为43·57%、33·54%和22·89%,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硼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呈现明显的表聚特征。蜜柚叶片硼含量范围为9·61~252·02 mg?kg~(-1),平均值为72·47 mg?kg~(-1),叶片硼含量属于低量(15 mg?kg~(-1))、适宜(15~50 mg?kg~(-1))和高量(50 mg?kg~(-1))的比例分别为0·32%、24·84%和74·84%。叶片硼高量的比例显著高于土壤有效硼高量的比例,说明含硼叶面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叶片硼含量高的主要原因。蜜柚果实硼含量范围为1·13~57·50mg?kg~(-1),平均值为14·07 mg?kg~(-1),果实硼含量8~16 mg?kg~(-1)和高于16 mg?kg~(-1)样品汁胞严重粒化(粒化率40%)的比例分别较硼含量低于8 mg?kg~(-1)的样品提高了31·87%和31·8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硼含量与果实Ca/B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y=304·81x-0·63,r=0·77**),果实汁胞严重粒化(粒化率40%)的比例随Ca/B比值的提高而降低。【结论】平和县蜜柚园土壤和叶片均存在硼过量的问题,硼过量可能会增加蜜柚果实汁胞粒化的风险,施用含钙肥料、提高果实Ca/B比值,可缓解果实汁胞粒化的程度。平和县蜜柚生产应限制含硼叶面肥的过量使用,增加含钙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方法测定了13个不同颜色樱桃番茄品种Ca、Cu、Fe、Mg、Mn、Na、Zn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含有丰富的适合人体吸收的矿物元素,Ca、Na、Mg含量较高,Cu、Fe、Mn、Zn含量较低;果皮矿物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含量;品种是造成矿物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