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番茄叶部病害检测依赖于耗时费力的人工特征设计,必须针对病害的不同分类精心设计相关特征。番茄叶部病害症状复杂,人工设计特征较难。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可以自动挖掘出隐藏在病害图像内部的抽象特征,在图像识别领域性能优越。该研究提出采用CNN与传统的HOG+SVM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番茄叶部病害的浅层特征,将其输入到HOG生成HOG特征并合并,最后输入SVM分类器得到病害检测结果。该研究方法能够改进番茄叶部病害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粉果番茄为试验材料,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了番茄果实成熟度和外观品质的检测研究。试验中共采集番茄图片数据2 036张,通过处理扩增至5 316张,然后将数据进行标注和文件转换,构建了试验用数据集;通过在YOLOv5s模型中加入CA注意力机制、替换Stem block结构、结合识别需求优化检测层尺度、替换K-means++聚类算法来实现SC-YOLOv5s识别精度提升,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通过在SC-YOLOv5s模型中加入Fire module结构进行轻量化卷积、降低Bottleneck模块的参数量来实现SC-YOLOv5s-lite轻量化设计,提升模型在硬件上的检测速度;将SC-YOLOv5s-lite模型在训练集上进行训练优化、消融试验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C-YOLOv5s-lite模型内存大小为7.73 M,其准确率为89.04%,召回率83.35%,平均精度91.34%,检测时间为143 ms,相比于YOLOv5s,模型参数量降低了45.57%,模型大小压缩了44.86%,平均精度提升3.98%,检测时间减少20.99%,优势明显,更适合于硬件上部署。  相似文献   

3.
视觉识别系统是水果采摘机器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迅猛发展,对提高采摘机器人的果实视觉检测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果果实视觉检测技术中常见的目标检测算法和目标立体定位算法及其优缺点,简要地总结了各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水果果实视觉检测技术中的难点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SSD轻量化神经网络的番茄疏花疏果农事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番茄疏花疏果工作多依赖于人工,针对人工逐一判断、工作量大、移动设备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番茄部分生长参数识别,并结合农事操作经验进行应用讨论。在卷积神经网络SSD算法中引入轻量化模块MobileNetV3,提出了基于SSD-MobileNetV3模型的番茄花和果实的识别分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重叠及遮挡、光照条件变化、亮度不均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在串开花数、串结果数等生长参数识别基础上,结合疏花疏果工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试验模型对于设施环境下常见干扰因素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与SSD算法相比,花果平均识别率为92.57%,提高了7.9%,识别速度为0.079 s,提升了约4倍,识别率和识别速度明显提高,计算参数减少,基本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龚紫婷  杨子怡  徐燕 《蔬菜》2024,(3):24-28
草莓果肉鲜美,营养价值高,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然而,草莓的生长特性使其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因此,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对于保证草莓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病虫害识别是病虫害防治的前提,深度学习方法因其具有可以自动学习并提取特征的特点而被越来越多地与图像识别技术结合并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识别。基于此,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草莓病害识别流程,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草莓病虫害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草莓病虫害防治具有高效率、鲁棒性好和泛化能力强的优势,但也存在计算资源要求高、数据标注主观性和实际应用场景有限等局限性。在未来通过创建数据集共享平台,采用模型压缩技术,以及将深度学习与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更紧密结合,将进一步提升应用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助力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6.
王明  张倩 《中国蔬菜》2023,(3):22-28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快速、有效的病虫害识别手段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图像的农作物病虫害自动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病虫害识别模型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介绍了当前主流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算法和改进思路,并对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图像识别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很大区别,这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但同时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棚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设施环境下无公害栽培是生产优质、安全番茄的关键。本文对从品种选择到栽培管理过程中影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阐述,为冬季生产番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樱桃番茄口感酸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传统的樱桃番茄栽培用工较多、成本较高。对樱桃番茄植株进行精准管理可减少人工和农资的投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樱桃番茄的品质。该文以龙珠樱桃番茄为例,从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樱桃番茄早熟省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设计了植物工厂人工环境控制栽培室。该栽培生产车间内部布置3组4层栽培架,每层栽培架装有人工补光灯组和分段式栽培槽。整个内部系统采用PLC控制原理对设施内的各种环境因子,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CO2浓度、营养液循环等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使植物生长完全处于人工可控的状态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精确可控环境下,植物生长周期缩短,植物生长外观及品质整齐一致,同时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串收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适宜在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内栽培的串收番茄的主要品种及其特征特性,并详细阐述了日光温室内串收番茄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及采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贾利元  张建祥 《北方园艺》2011,(10):190-193
为了提高夏季番茄的产量与品质,针对番茄在夏季高温、多雨、强光和病虫害生长条件下,易出现减产、果质差的问题,从番茄的选种、壮苗、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入手,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与手段,通过增强番茄植株的个体生长、加强果实的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来确保番茄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杜瑞民 《蔬菜》1996,(1):25-26
日光温室番茄三虫五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455000河南安阳市蔬菜所杜瑞民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所处的季节,环境条件与露地番茄不同,因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与露地也有差异。现将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温室白粉虱俗称小...  相似文献   

14.
《蔬菜》2016,(1)
由于环境条件独特,张家界市番茄越冬产量受播种时间、苗期与前期管理和青枯病影响最为突出,经过设施类型,苗期、定植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摸索,得出了番茄高产的最佳实施方案。同时总结出了番茄越冬栽培需要注重的几项关键技术,为确保番茄种植效益及今后的产量挖潜、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总结番茄育种的人工授粉技术,作者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在上海航育种子有限公司开展了春茬番茄人工授粉杂交育种试验。该文从整地移栽、田间管理、人工杂交授粉、病虫害防治、种子的收集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地区设施番茄人工授粉杂交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QTL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番茄灰霉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抗病资源的筛选鉴定、抗病基因的QTL定位,并对未来抗病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孟臻  张伟萍  王莹  李龙  姬小雪  董贝  乔康 《园艺学报》2022,(11):2479-2488
根据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FOL)蛋白激酶基因序列,设计1对番茄枯萎病特异性引物209F/361R,构建番茄枯萎病菌的RT-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定量检测盆栽番茄茎基部病原菌。RT-PCR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番茄枯萎病菌有唯一产物吸收峰,对其他供试菌株都未检到荧光信号。利用该引物建立的RT-PCR检测体系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为5.76×103 copies·μL-1,是普通PCR的10倍。人工接种番茄枯萎病菌定植后7 d即可在茎基部检测到病原菌;田间采集的24个自然发病样本中有16个能够检测到番茄枯萎病菌。基于RT-PCR技术构建的番茄枯萎病菌快速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现性好,能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番茄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以及对农户走访、实地调查,发现肃宁县大棚越夏番茄病虫害的发生受3个方面影响:(1)番茄品种:在供试6种越夏番茄中,红果系中格雷的抗早疫和病毒病最强,粉果系中奥运001的抗病性最强,总体而言红果系番茄的抗病性强于粉果系.(2)番茄生育阶段:不同生育阶段的番茄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不同.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沤根,定植后易发生茎基腐病、灰霉病、灰叶斑病、早疫病、晚疫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病毒病、线虫和白粉虱.(3)外界环境:阴雨和低温天气易诱发多种病害,不科学的管理方式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番茄栽培管理过程中要选好品种,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遵循番茄的生长规律对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或人工方法,或是改变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或是直接消灭病虫害,对控制病虫害有着重要作用,能取得化学农药所不及的效果,同时这也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番茄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集成运用椰糠条无土栽培番茄技术+全环境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技术+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使土壤、棚体、种子均处于无菌状态,根据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精准施肥,对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番茄在整个生育期不发生病虫害,不使用农药,产品合格率达99%。生产的番茄果肉沙面,甜酸可口,单果质量130~180 g,亩产量提高8%~10%。增产、增效,节药、节肥、节水、省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