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开发区类项目的逐年增多,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越来越受关注,如何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中科学合理的划分防治区,并依据分区高效防控开发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或加剧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一个难点,通过对以往相关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中防治区划分以及各分区控蚀要点,希望能为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水利部规范开发区水土保持工作、推行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要求,全国陆续开展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在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编制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的角度,梳理编制重点,并紧扣重点开展实例分析,以期为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平原河网地区规划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编制思路和技术思考,重点对土石方综合平衡、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监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今后规划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理清思路,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自2018年推行以来已初显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基层水土保持监管能力不足、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难以界定等问题,使制度的推行在一定范围内遭遇困境。以福建省为例,在分析水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开发区的相关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对开发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出厘清责任归属、夯实基层监管基础、提级监管、完善水土保持登计表(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发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任务与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评估方式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是国家行政许可改革的新举措,全国2543个各类开发区面临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新问题。开发区水土保持方案需要分清开发区管理机构与入驻企业的法律责任,做好衔接工作,时效期以不超过10年为宜,应以“五通一平”阶段及由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的区域为主,入驻企业的内容可简化;要突出整个开发区的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全过程的防治措施体系,并统一措施等级与标准,明确建成区、在建区、未建区三大区块的防治任务。根据开发区的特点,遵照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原则与理念,开发区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将土石方全部利用、表土资源全部保护利用、扰动范围严格控制在开发区内不设临时占地、排水含沙量不超标、雨洪资源全面利用与控制等作为控制性指标。水土保持方案章节可参照国标,每章节的内容、深度可根据开发区的特定情况,做简化或删减。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性质和定位差异很大,总体分为政府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政府企业混合管理模式,入驻企业的水土保持方案不能简单地向开发区管理机构报备,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仍要加强对开发区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以某省级工业园作为对象,通过对项目概况、水土保持现状调查评价和设计等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编制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时需注意的几点:(1)调查园区的水土保持现状,划分建成、在建和待建区域,摸清园区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情况,统计已完成的土石方量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2)结合园区各地块责任主体、属性差异、建设进度等划分多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3)分已建区、在建区和未建区3个区对园区进行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4)措施布设按已建区、在建区和待建区分别考虑。(5)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地块功能特点可由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入驻企业分别承担。(6)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内项目实行承诺制管理,统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时只需提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  相似文献   

7.
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能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但由于福建省内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实践中仍存在各种问题。文章在对福建省内已实施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开发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存在的部分问题,并结合笔者日常工作实践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8 咨询内容八一些开发区、工业园区之前编制过开发区或园区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方案,并得到了批复。请问:这类开发区或园区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方案,属水利部水保[2019]160号文中的"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吗?专家答复:根据国务院要求精神,《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明确,在各类开发区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您提到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方案和该文件中的水土保  相似文献   

9.
2010—2011年,对甘肃罗汉洞至定西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实地查勘、资料查阅和现场核查,开展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实际占地面积较水土保持方案批复面积减少了10.56hm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合理,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合格,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投资增加了1306.52万元,实施的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起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均已达标,工程达到了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定的验收条件。建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增加后续设计的可操作性,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过程的监测、监理和评估,技术评估时重点核查取(弃)土场区。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估区域水土流失状况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然而因开发区面积较小,对基础数据的空间精度要求较高,故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较难在开发区尺度上运用。以遥感生态指数RSEI为基础,融入地形因子,构建了基于地形信息的遥感生态指数TRSEI,并以太湖西山岛为例,对比分析两种遥感生态指数在平原区和山区两种地貌类型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评估能力,以期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融入地形因子后的TRSEI能够更清晰地还原出山区土壤侵蚀的形态特点,对于山脊、沟谷等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纹理细节展现更加细致,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