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仲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杜仲果实的含油率、杜仲油的理化常数、油的脂肪酸组成、杜仲种仁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分别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杜仲种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含油脂27.65%,蛋白质28.62%。杜仲油主要由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组成,豆寇酸首次从杜仲油中检出。  相似文献   

2.
何国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46-10848
[目的]获得优质长丝杜仲胶和杜仲翅果籽油。[方法]以杜仲翅果整果为原料,杜仲翅果籽油和杜仲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经稀碱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经石油醚提取或结合超声波用石油醚提取,并与将翅果粉碎后直接用石油醚提取的常规方法比较。[结果]用0.50%NaOH于70℃下除去整果角质层,然后用纤维素酶在pH为4、温度40℃的条件下破坏翅果细胞壁,于常温用石油醚提取杜仲籽油,苒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杜仲胶。与常规工艺相比,油脂得率提高23.00%,杜仲胶得率提高58.00%。杜仲翅果整果经稀碱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结合超声波用石油醚提取,与常规工艺相比,油脂得率提高42.oo%,杜仲胶得率提高76.00%,时间缩短90.00%。[结论]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工艺,该研究为生产出高品质和高产率杜仲翅果籽油和杜仲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liv.).是我国特有树种,村皮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痛、高血压等功效.其皮、叶还可提炼硬橡胶(又名杜仲胶),可代橡胶用。杜仲主产贵州.现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杜仲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作者整理近20年来国内有关杜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防治研究结果文献,供贵州实施GAP防治杜仲病虫害参考。  相似文献   

4.
任伟 《农村科技》2005,(7):49-49
杜仲属高大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左右,雌雄异株,根、叶、皮均可入药,木材为白而质密的散孔材,可制做上等家具;具有多种特殊用途的杜仲胶目前已引起国际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杜仲几乎无病虫害,也便于栽培管理。我国对杜仲的利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杜仲具有延缓衰老、强筋骨、补肝肾、壮精气、去阴湿、防中风、治脚气、安胎、除酸痛、消炎、利尿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仲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单种科,别名思仙、玉丝皮、丝连皮等,是我国名贵的特产。医学认为,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由于杜仲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既是具有高度绝缘性能的硬性橡胶,又是用于制造海底电缆、温控开关、机载雷达天线密封材  相似文献   

6.
<正>杜仲,别名思仲、木绵,后者又称之"丝棉皮",是著名的中药材,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据《本草纲目》载,杜仲以树皮、叶片入药,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等作用。其树叶、皮及果实还可以提制杜仲胶。杜仲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近几年来,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7.
杜仲是我国特产的著名药材,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以树皮及叶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治腰部疼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由于杜仲药用价值很高,经济效益好。人民群众乐意种植。 杜仲的繁殖方法很多,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目前市售种子公斤价240—260元。由于杜仲种子很容易丧失生命力。一般只能保持半年至一年左右。很多人害怕购到陈种、  相似文献   

8.
杜仲是著名的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之功效,是我国的特产药用树种。叶和果实中所含杜仲胶,为优质硬橡胶。杜仲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高绝缘性和耐腐性,抗海水侵蚀,是制造海底电缆的优质材料,为制造电器绝缘材料、盛烈性药品容器以及补牙的优良原料。杜仲枝叶繁茂,树形整齐,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作为庭院观赏树木和行道树。生物学特性:杜仲根系浅而发达,吸收根群多分布在30厘米以上的土层内。茎干萌芽的再生能力很强,砍伐后树桩部位的芽能很快萌发,局部剥皮后伤口亦能很快愈合。雌雄异株,雌株8年左右开花结果。春夏开花,10—11月果熟。种子千粒重80克左右,寿命不长,只能保存半年到一年。  相似文献   

9.
杜仲叶和杜仲皮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探讨它们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及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系列甲醇-水(50%至100%甲醇含量)为溶剂,对杜仲叶和杜仲皮进行超声提取,然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分别萃取,得到4组(包括水相)不同极性段的化合物.采用C18柱和C8柱进行色谱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杜仲叶和杜仲皮所含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比杜仲皮少许多,而且除少数几个成分外,含量也普遍低于杜仲皮.特别是在正丁醇溶剂中两者组成成分相差明显,叶中至少含有4种皮中不具有的化合物.结论:杜仲叶不含有杜仲皮中全部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杜仲皮不含有的成分,在代替杜仲皮入药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为弄清慈利县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资源现状,指导杜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慈利县杜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杜仲产业发展与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慈利县现有杜仲种植面积4 969.1 hm2,以人工林为主,沿山地、丘陵地带呈点状及线状分布;现有成年林(林龄11~30年)3 570.7 hm2,占总面积的72%;应用形式以产杜仲皮的药用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叶和果实为副产品;缺乏丰胶、丰果和丰花的优良品种,种植方式落后,开发利用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11.
杜仲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与含胶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杜仲幼苗的茎、叶为外植体,在附加植物激素的MS、B5和H培养基上,诱导出了大量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94.2%)。在继代培养中建立了3个愈伤组织无性系。绝大多数愈伤组织系以橡胶烃表示的杜仲胶含量都超过了对照(幼苗茎、叶)的50%。B5培养基适宜于生产杜仲胶,附加激素B有利于提高含胶量。愈伤组织系的平均含胶量5.62%,为对照的59.4%。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宜妇女及 所有中老年人饮用的 优质保健茶目前上 市,并立即得到广大 消费者的喜爱,这就是北京京西蜜饯厂制造、市土产进出口公司监制的以杜仲树叶为原料精制加工的“仲龄”牌杜仲保健茶。填补了保健茶的一项空白。 众所周知杜仲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有奇特的滋补作用:补肾益肝、强壮筋骨,能治疗腰  相似文献   

13.
杜仲树各种组织和器官部含有硬橡胶,即杜仲胶,是制造海底电缆的优良绝缘材料。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杜仲乔林与叶林树皮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流提取法,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却比乔林树皮中的高;同时比较将杜仲树皮碾成粉状和丝绵状2种处理方式对次生代谢物提取的影响发现,二者效果相差不明显,但考虑到后期要提取杜仲胶,建议将杜仲皮碾成丝绵状。  相似文献   

15.
采皮杜仲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单种科。别名思仙、玉丝皮、丝连皮等,是我国名贵的特产。医学研究认为,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此外,由于杜仲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高度绝缘性能的硬性橡胶,又是用于制造海底电缆、温控开关、机载雷达天线密封材料、电工绝缘器材、各种设施的防腐剂、高级粘合剂以及各种耐酸、耐碱容器的里衬和输油管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杜仲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主产于贵州等地,现被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根腐病的发生往往使杜仲生产遭受重大产量损失,并降低药用品质。初侵染源是土壤带菌,其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安全治理要以农业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贯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山区杜仲丰产林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除酸痛的效能,亦能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对高血压症具有一定的疗效。杜仲全身都是宝,树皮为贵重药材,是中医常用的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降血压的药物,并有安胎、预防流产的作用;杜仲的皮、叶、果中均富含杜仲胶,具有高度的绝缘性、粘着性、耐磨性和很强的耐酸碱性,是制造各种海底电缆等的重要绝缘原料。杜仲材质坚韧细致、色泽洁白,是做家具、船舶和枕木的良材。杜仲易栽培,经济效益高,是适宜山区发展的一种药用植物,也是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18.
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剥皮再生能力及剥皮综合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剥面愈合生长能力都很强,其中华仲1~5号表现最好;主干多次剥皮剥面仍能很好愈合,杜仲适宜的剥皮周期是2~3年主干全剥一次;杜仲适宜的剥皮时间为5~6月份;剥皮后喷施高效树木增皮灵,能显著提高再生皮生长速度,剥面愈合率达100%,再生皮厚增加76.7%,胸径生长量提高41.6%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杜仲标准与杜仲产业发展的关系,通过国家及各省级地方标准平台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5月31日的杜仲标准,进而分析标准类型、实施时间、主题及主体、地域分布和更新代替等方面.结果表明,杜仲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数量分别为2、11、21和4篇;杜仲的第1篇标准实施在1999年,2010和2019年是杜仲标准实施的2个峰值年份;杜仲三大主题标准数量相差不大,种苗培育为14篇,造林培育为17篇,杜仲产品为16篇;以杜仲皮、杜仲雄花、杜仲叶和杜仲果/籽/种仁为主体的标准数量(43篇),远超其他主体的标准数量(3篇);陕西省地方标准数量最多(11篇),数量占比高达50%,与全国杜仲种植规模排序基本一致;杜仲标准的更新代替全部集中在林业行业标准,以标准"杜仲丰产林技术"(LY/T 1561—1999)的更新代替最显著和重要.目前,杜仲标准主题多集中在杜仲栽植培育和杜仲各部位初级产品,亟待增加高附加值的杜仲精深加工产品为主题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张斌    尹剑    邱远宏    徐泽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140-148
为实现气候变化下杜仲的科学种植布局,基于CMIP6发布的2021-2040年的4种气候情景,利用最大熵模型研究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贵州省杜仲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高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地区,低适宜和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高海拔区和北部、东南部高温地区。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杜仲生长气候适宜度体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低排放情景下与现状接近,高排放表现为适宜度的降低和不适宜区的扩大。不适宜区的扩大主要分布于贵州省西北、北部和东南地区。综合4种气候情景绘制了杜仲气候适宜性区划图,高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0.62%;高气候适宜区和中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2.85%,开发潜力较大。研究同时统计了各县区杜仲适宜性种植潜力,分析了贵州杜仲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温度类变量对杜仲适宜度影响较大,贵州杜仲生长最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在15~17.5 ℃、最暖季平均温度在23~26 ℃、最湿季节平均温在22.4~24.7 ℃,最热月极高温度在27.5~32 ℃、年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海拔亦是影响杜仲适宜性区划的重要因素,贵州杜仲更适合海拔在700~1 400 m的区域生长。研究结果可作为未来杜仲种植布局的参考,以实现优质杜仲资源的高品质和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