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外源抗坏血酸对小麦萌发过程中镉胁迫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扬麦15、扬麦16和扬麦17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了外源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浓度大于0.05mmol/L的AsA对小麦幼苗主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增大而增强,小麦根系S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AsA浓度不变时,小麦根长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镉浓度不变时,0.05mmol/LAsA处理的小麦的抑制百分比低于其他浓度。在镉胁迫下加入AsA后,小麦根系SOD活性明显提高。0.05mmol/LAsA对0.05mmol/L镉胁迫下小麦的POD活性提高最多。[结论]低浓度AsA能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AsA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扬麦15、扬麦16和扬麦17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了外源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浓度大于0.05mmol/L的AsA对小麦幼苗主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增大而增强,小麦根系S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AsA浓度不变时,小麦根长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镉浓度不变时,0.05mmol/LAsA处理的小麦的抑制百分比低于其他浓度。在镉胁迫下加入AsA后,小麦根系SOD活性明显提高。0.05mmol/LAsA对0.05mmol/L镉胁迫下小麦的POD活性提高最多。[结论]低浓度AsA能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AsA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重金属Cu.Zn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用凤仙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mg/L低浓度处理时,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低于对照处理;而在40~320mg/L高浓度处理时,随着Cu-Zn处理浓度的增加,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当Cu—Zn处理浓度为40mg/L时,呈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u-Zn处理下凤仙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受到显著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Pb(CH_3COO)_2·3H_2O]溶液对含羞草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铅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着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铅胁迫对含羞草幼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根长的变化可作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李建新  涂艳丽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9-11380
[目的]为预防大豆早期铬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铬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Cr6+浓度从0增至5mg/L,发芽率从91.44%增至92.59%,发芽势从89.13%增至89.54%。Cr6+浓度从10mg/L增至16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降至74.94%和73.64%。低浓度铬处理的大豆幼苗根长、芽长及生物量比对照有少许的增加。15mg/L的Cr6+抑制大豆幼苗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r6+浓度达到100mg/L时,根长与芽长分别为对照的28.61%、31.33%。Cr6+对大豆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铬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个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浓度10mg/L以下的铬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含羞草种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对含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当氯化钠浓度低于0.04 mol/L时,对含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当氯化钠浓度高于0.04 mol/L时,对含羞草种子的萌发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氯化钠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25个(不同遗传背景)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材料,研究4个镉胁迫处理浓度(0、1、5和10 mg/L)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对镉胁迫反应不同,镉胁迫浓度为5 mg/L时抑制作用明显。对种子萌发影响表现为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加大,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成苗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根长苗长苗鲜重苗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用浓度为0、25、50、75、100、200 mg/L的镉离子溶液处理重齿毛当归种子,研究镉胁迫对重齿毛当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离子浓度与发芽率、根长、耐性指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发芽势、苗高长显著负相关,发芽指数不相关;0~25 mg/L 镉离子溶液处理对重齿毛当归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镉离子浓度为50、75、100 mg/L时有抑制作用,镉离子浓度为200 mg/L时种子无法萌发;随着镉离子浓度升高,根长和苗高变短,100 mg/L时褐化死亡;镉离子对根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劼  胡博华  戈涛  陈沁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92-4896
水培条件下,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0、5、10、20、40 mg/L镉(Cd2+)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其中种子的发芽势较没有Cd2+胁迫处理的增加63.64%;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30和119.29;而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步减小,且处理浓度越高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没有Cd2+胁迫的处理相比,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幼苗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根长、芽长、鲜质量增幅分别为16.04%、11.61%和11.59%,且生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当Cd2+浓度>10 mg/L时,生菜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降低.相比较而言,Cd2+胁迫对生菜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Cd2+胁迫对生菜幼苗叶片叶绿素a的影响作用小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此外生菜幼苗根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硝酸镉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硝酸镉(Cd(N03)2)溶液模拟土壤镉污染,选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目标植物,在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种子对Cd2+污染土壤中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研究发现:①0.1~0.5mg/L浓度的Cd2+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有刺激作用,促使发芽.但浓度增加到>0.5 mg/L时开始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②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情况,随着硝酸镉浓度的增加,幼苗呈现出明显受到抑制.对照组与0.1mg/1组相比芽长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平均芽长变化在3.84 mm,但是0.1 mg/L组与0.5 mg/L组之间有一强劲的下降,0.5 mg/L,1.0 mg/L,2.5 mg/L三个浓度下有一平稳下降,到5.0 mg/L时下降趋势稍有缓和.总的看来,Cd2+污染土壤中紫花苜蓿的生长受到抑制,且随着Cd2+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1.
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含羞草(Mimosa pudica L.)3种杂草种子为受体,以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全株为供体,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小飞蓬水提取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飞蓬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强烈抑制稗草和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抑制效应随萃取物浓度的升高而提高,高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含羞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为0.5 mg/mL时,其对3种杂草幼苗的根长、茎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就有显著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为2.0 mg/mL时,其对稗草和鬼针草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RI)值均为-1.00,对茎长的RI值分别为-0.97和-0.78;二者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值分别为3.3%和2.2%.小飞蓬的正丁醇萃取物抑制3种杂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比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作用弱.高浓度小飞蓬水萃取物强烈促进3种杂草的幼苗生长.说明小飞蓬水提取液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可能存在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12.
化学药剂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GA3+Ca2+混合处理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 mmol/LNaCl胁迫处理辣椒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NaCl浓度超过80 mmol/L,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发芽指标值均呈下降趋势。200 mg/L GA3+20 mmol/L Ca2+混合液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辣椒种子吸湿-回干处理24 h,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提前,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Pb胁迫对富集植物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选取同为禾本科的百喜草种子为对照,设置不同Pb浓度(0、50、150、300、600、800 mg/L和1 000 mg/L)的胁迫水平,测定Pb胁迫条件下金丝草和百喜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根长、芽长、胚质量等指标,比较Pb胁迫对金丝草和百喜草种子各萌发指标、抑制指数和幼苗生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低Pb浓度胁迫(50 mg/L)对金丝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一定促进作用,随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Pb胁迫浓度大于300 mg/L时,金丝草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而Pb胁迫条件下金丝草种子萌发指标均小于百喜草,但金丝草种子对Pb胁迫具有较强耐性,在Pb胁迫浓度为800 mg/L时,仍有一定萌发能力;Pb胁迫对金丝草根长和芽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铬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油菜种子在重金属铬胁迫下的萌发情况,以及铬对幼苗萌发的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Cr6+处理油菜种子,研究Cr6+对油研10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势)、苗/根长、生物量及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抑制率下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铬对油菜根长抑制率最显著.以根长受铬胁迫抑制率求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8.8608x2-110.8516x+330.6251.油研10号种子萌发在铬胁迫下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123.57 mg/L和330.63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Fe、Zn对上海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以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Fe、Zn污染对上海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0.05mmoL/L)的Fe^2+、Zn^2+对上海青白菜萌发率、鲜重、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浓度过高就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Fe^2+、Zn^2+浓度增大,上海青白菜的鲜重、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随Fe^2+浓度的增高,上海青白菜植株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升高;Zn^2+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在浓度为0.25mmol/L处酶活性最大。[结论]Fe、Zn胁迫对上海青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对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丽  郁建锋  杜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97-11000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方法]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铅浓度小于1 mg/L时,促进种子萌发;铅浓度为1 mg/L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铅浓度为5 mg/L时抑制豌豆种子萌发;铅浓度≤5 mg/L时促进根、茎的生长,≥10 mg/L时抑制根、茎的生长,并且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铅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铅诱发的胚根细胞核、染色体畸变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铅(≤1 mg/L)能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铅浓度高于1mg/L时,则对幼苗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且随铅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在铅浓度1 mg/L时,稍低于对照;铅浓度为5 mg/L时,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明显增强。[结论]为缓解今后研究铅害机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