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草地蝗虫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萍  刘志云  孙涛 《草业科学》2013,30(1):141-147
草地蝗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天然优质可食用、药用和饲用资源,但大量爆发会造成草地植被退化,对草地造成一定的危害。充分了解蝗虫体内营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蝗虫对草地的危害,还能有效缓解食品、饲料和医药行业的资源危机。本文对草地蝗虫的蛋白质、脂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总结,并且对其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加合理和高效地利用草地蝗虫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草地蝗虫是哈密市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蝗虫具有繁殖能力、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的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损害了草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长期处于为害状态。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蝗虫灾害,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对哈密市草原蝗虫的分布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该区有蝗虫76种,常年危害的有10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并结合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料地、补播优良牧草、休牧封育草场等方式,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草地蝗虫是危害草原的毁灭性害虫,它食性杂、分布广、迁移迅速,被称为农牧业生产四大灾害之一。近年来,草地蝗虫对草原的危害日趋严重,每年危害面积达1.5亿万亩以上,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产草量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发展。及时、准确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情况的监测预警,对牧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安定都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赤峰市草地蝗虫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6.
肃南县草地蝗虫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肃南县草地蝗虫的发生现状,不同草地类型群落的组成,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并提出了药物防治的方法和效果,分析了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草地蝗虫的防治对策和草地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草地蝗虫是危害草原的毁灭性害虫,它食性杂、分布广、迁移迅速,被称为农牧业生产四大灾害之一。近年来,草地蝗虫对草原的危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掌握刚察县草地蝗虫分布现状,研究草地蝗虫的成因,掌握其危害与防治现状,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刚察县草地蝗虫的分布区域,分布面积,为害特点。经过近几年推广使用的植物源和微生物药品防控草原害虫效果较为理想,对人、牲畜及天敌较为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TM图象在草在蝗虫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已成功解译的卫星遥感Landsat TM图象 ,对其各景观生态类型上的草地蝗虫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估 ,结果为 :蝗虫在干草原上危害较重 ,高寒草甸上危害较轻 ,其它草地类型上不造成危害 ,基于评价结果 ,于 1 997~ 1 999年进行了实地调查 ,评估结果和调查结果的吻合率为 80 .77%。  相似文献   

10.
草地蝗虫是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该区有蝗虫103种,常年危害的有15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蝗虫具有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地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伤害草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等原因,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的增长失控,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在摸清优势蝗虫种类及主要危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与普遍防治相结合,统一防治与分散局部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效果可达99%。  相似文献   

11.
星学军 《草地学报》2018,26(1):184-188
蝗虫微孢子(Paranosema locustae, PL)是重要的防蝗生物制剂,其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协同使用有利于蝗虫可持续治理。本文通过田间超低喷雾和扫网调查等方法在青海蝗区开展协调应用PL和IGR防治草原蝗虫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首先明确青海蝗区的主要蝗虫种类为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harbipes、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等;结果证明PL与IGR协调应用,可有效抑制草原蝗虫种群增长,且可保持存活蝗虫感病率在较高水平,对优势种宽须蚁蝗和小翅雏蝗等的持续控制作用明显。结果明确了微生物制剂和IGR协同防治蝗虫的短期与长期、速效与长效的协同作用,为防治高密度蝗虫提供新的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蝗虫微孢子虫病田间流行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龙  张卓然 《草地学报》1995,3(3):223-229
在内蒙古乌盟达茂旗蝗害常发区,应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Canning)后,主要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asiaticus)、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palis)、白边痂蝗(Bryodemaluctuosum)和皱膝蝗(Angaracrisspp.)等均可感染该病。应用后的当年,混合种群的感染率曲线是双峰型,后一峰值较高,表明该病原物可以自然流行于该地区内的蝗虫种群中。1993年分别对1988年、1989年、1991年和1992年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饵剂处理区进行定点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应用蝗虫微抱子虫治蝗多年后的草场上,蝗虫种群中仍有蝗虫微孢子虫病存在,在有些年份可形成一定规模的流行。主要优势种蝗虫的平均感染率在应用后的不同年份中有差异。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蝗虫微孢子虫的应用剂量也是影响蝗虫微孢子虫病流行曲线变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用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草原蝗虫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湘 《青海草业》2001,10(2):20-21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的发生和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的防治现状 ,同时对蝗虫微孢子虫的增殖和生产及微孢子虫的侵染和致病机理进行了剖析 ;初步论述了蝗虫微孢子虫病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和传播机理以及持续控制草原蝗害的效果 ;针对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蝗害的特点和微孢子虫的应用前景以及配套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室外罩笼条件下几种草原蝗虫的食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光翰  樊树喜 《草地学报》1995,3(3):230-235
本文对4种主要草原蝗虫各龄蝗蝻及成虫期的食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蝗虫的食量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同一种类雌虫的日食量远大于雄虫。成虫期日食量有1~2个高峰,均处在交配产卵前的补充营养期。宽须蚁蝗、狭翅雏蝗、邱氏异爪蝗和红翅雏膝蝗的一生食量分别为1292.92、1105.21、2024.49和6814.82mg。根据食量测定将本区草原蝗虫划分为3种食量类型,不同类型在不比例下其混合种群密度的为11.20头/m2时,一年取食牧草鲜重为199.37kg/ha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使甘肃省草地蝗虫的防治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设计了以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本内容,预测预报为主要功能的"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将多年来草地保护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展示于用户,可进行蝗虫的分类检索和预测蝗虫未来发生动态,并选择适宜的防治时期和技术.该专家系统对发挥甘肃省畜牧业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省肃南县高山草地上研究黄羽和麻羽2个品种不同鸡龄的牧鸡对蝗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距鸡舍距离和放养天数的增加,灭蝗效果分别减弱和加强,85日龄的麻羽鸡1 000只鸡群、75日龄的麻羽鸡500只鸡群、65日龄的黄羽鸡500只鸡群在放养25d后,对面积为3.14×104 m2的各试验样地内蝗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77%和67%。单只麻羽鸡在蝗虫充足的情况下22min内可取食蝗虫101头,同时,牧鸡对草原其他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原蝗虫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草原环湖及柴达木蝗区大部分地面平缓,宜于机械作业。蝗虫种群密度80~120头/m2者居多,面积为40~50万hm2,贮量小年为4840T,大年为6560T,开发前景广阔。蝗虫粉含粗蛋白74.88%,居我国目前优良饲料之首。经试验,作为饲料添加剂与50%的进口鱼粉比较,京黄1号7日龄肉仔鸡饲喂49天后成活率为88.71%,体重平均增长1020.2g,二者差异不显著;星杂二八八6~8月龄蛋鸡饲喂后产蛋量提高18.08%,产蛋率提高7.99%,完全可以代替鱼粉。新研制的捕蝗机捕蝗率为65.0~74.2%,生产率2.74hm2/h,单机捕幅4m。以1993年的市场价格为准,机捕的经济效益为28.60元/hm2,且有突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蝗虫群落生态效应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贺达汉  郑哲民 《草地学报》1996,4(3):213-220
为了探讨环境因子与蝗虫群落的生态关系,本文运用量通径分析,典型相关,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等方法,以15项环境因子参数(其中包括8项植物群落参数)作为自变量,以7项蝗虫群落参数为因变量,对环境因子,特别是植物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变化对蝗虫群落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诸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蝗虫种类多样性与环境干燥度和植物群落种类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与植物群落垂直层次结构的复杂性成负相关,群落  相似文献   

19.
8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4种绿僵菌、白僵菌、0.3%印楝素、1%苦参碱和森得保8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效较好的生物农药用于大面积推广.研究表明,0.3%印揀素、1%苦参碱和森得保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5种生物杀虫剂,药后11 d防效均在90%以上.几种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药后11 d防效在65%以上,白僵菌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