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慈竹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慈竹属(Sinocalamus McClure)在我国已知的有12种,分布我国南部和西南各省。四川产3种:1.慈竹(S.affinis(Rendle)McClure),又名甜慈竹、酒米慈竹、钓魚慈竹。四川是慈竹的中心产地,农家栽培最多。云南、貴州、广西、湖南、湖北西部和陕西南部亦有分布。2.料慈竹(S.distegius Keng & Keng f.),又名苦慈竹、飯米慈竹、直顛子竹,系四川特产。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慈竹一新品种'长节慈竹’。长节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Changjieci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慈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的慈竹N. affinis (Rendle) Keng f.。21世纪初发现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慈竹人工居群中,是慈竹变异植株经人工驯化、培育而成的栽培竹新品种。'长节慈竹’与慈竹(栽培型)的关键区别在于其节间明显长于后者,通常达70 cm以上,最长可达130 cm。  相似文献   

3.
四川雅安地区2种大型丛生竹耐低温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和撑绿杂交竹为材料,对四川雅安地区不同海拔2竹种叶片进行净光合速率测定,并对采取的竹叶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光合色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慈竹和撑绿杂交竹耐低温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海拔对慈竹和撑绿杂交竹的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大,对MDA含量影响不大.低海拔时,撑绿杂交竹具有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慈竹的POD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很高.高海拔时,慈竹的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比撑绿杂交竹高,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这可能是慈竹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撑绿杂交竹的一个原因,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对慈竹具有高净光合速率可能起到很大调节作用.低海拔慈竹和撑绿杂交竹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而高海拔慈竹的净光合速率却远高于撑绿杂交竹.慈竹在高海拔的适应性比撑绿杂交竹的强,撑绿杂交竹不适宜在高海拔栽培.  相似文献   

4.
四川慈竹和硬头黄木质素含量及G与S比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4个地区两种丛生竹慈竹和硬头黄为材料,对其木质素含量和G与S比值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4个地区木质素含量均为慈竹高于硬头黄,多数地区竹种间木质素含量的差异不大.在所有地区中,以三台慈竹木质素含量最高,长宁最低;而硬头黄木质素含量以三台地区含量最高,青神最低.同一地区硬头黄G/S值较慈竹低.不同地区中以绵阳硬头黄G/S值最低,其次是长宁慈竹、青神硬头黄和青神慈竹.长宁地区种植的慈竹、绵阳及青神种植的硬头黄对造纸较适合.  相似文献   

5.
以慈竹为材料,通过喷洒不同浓度和比例的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研究慈竹茎部木质素动态积累规律以及GA3和IAA对慈竹茎部木质素S/G比例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GA3和IAA组合处理对慈竹茎杆木质素含量动态积累的调控效应不同:50 mg.L-1GA3+200 mg.L-1IAA(GA350IAA200)组合处理和对照(清水处理)的慈竹的木质素含量动态积累趋势基本一致,二者都在处理10 d和30 d时出现2个高峰;GA350IAA200处理具有降低木质素含量的作用;而200 mg.L-1GA3+50 mg.L-1IAA(GA3200IAA50)组合处理改变了慈竹木质素含量动态积累趋势,具有增加慈竹木质素含量的作用。GA3和IAA组合处理改变了慈竹茎部S/G比值的变化趋势,具有降低S/G比值的作用;GA3和IAA组合处理对慈竹茎部木质素和S/G比值的调控作用因GA3和IAA浓度和配比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眉山东坡区慈竹、麻竹、杂交竹等竹种栽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点较大规模栽植慈竹、麻竹、杂交竹林试验,表明3种竹种适宜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栽植,黄壤好于紫色土,慈竹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较好经营条件下,竹龄为6 a的成林竹,杂交竹每公顷产竹量可达58.5 t,麻竹可达81.0 t,慈竹可达31.5 t.考虑较好的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建议加强乡土竹种一慈竹的良种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谭宏超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Z1):150-153
料慈竹是西南地区特有的经济竹种,造纸性能优良,用途广.文章详细介绍了料慈竹形态特征、适生环境、生长发育规律、立地类型与产量、苗木培育以及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磷对慈竹抗寒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增强植物抗逆性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施肥作为速生丰产人工林培育的主要手段,其对竹类植物的抗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甚少.本实验以慈竹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不同磷肥施用水平对其抗寒性的影响,旨在确定提高慈竹抗寒性的最佳施肥水平,以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极端天气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慈竹各抗寒生理指标呈现规律性变化,磷肥施用量对慈竹抗寒性有明显的影响.在氮、钾肥施用量适中时,施用低水平磷肥(1.25kg丛·年)更有利于提高慈竹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密粘褶菌、变色栓菌对1年生慈竹进行生物预处理,研究预处理菌种、时间以及酶水解时间对慈竹酶水解葡萄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试菌都对竹材酶水解有促进作用,变色栓菌的预处理效果优于密粘褶菌;在变色栓菌处理28d,酶水解48h的条件下,慈竹酶水解的葡萄糖得率提高了22.5%;变色栓菌具有作为竹材生物预处理菌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在选优的基础上,将3丛慈竹优树的无性系子代进行多点区域栽培试验,7 a生时,对无性系子代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3个慈竹无性系株高和胸径变异不大;(2)慈竹3号无性系在竹高、胸径、单位面积竹秆数和发笋数方面表现最好,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76%、61.38%、128.16%和57.06%;(3)综合各无性系产量在不同地点表现,慈竹3号表现最好,其次为慈竹2号.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慈竹和毛竹耐寒的生理机制,在四川蜀南竹海,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慈竹和毛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影响慈竹和毛竹的MDA含量、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慈竹和毛竹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提高;慈竹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海拔对毛竹的影响不大。毛竹MDA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但海拔对慈竹的影响不明显。海拔对2个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有影响,随海拔的升高,慈竹和毛竹的净光合速率都升高。毛竹在高海拔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比慈竹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慈竹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园林应用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带蔸斜埋秆栽植技术,为洞庭湖区推广栽培慈竹提供了技术支撑。慈竹的引进填补了洞庭湖区丛生竹栽培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以丛生竹类的慈竹竹篾为原料,运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并压制慈竹重组材,对热处理前后慈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对慈竹重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从190℃上升至210℃后,慈竹化学组分和慈竹重组材力学性质出现急剧的变化,保证力学强度的前提下,考虑户外用材的尺寸稳定性及生物耐久性的要求,可选用热处理温度190℃,热处理时间2 h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慈竹不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本文从慈竹的生态特性出发,深入调查滇中地区慈竹的分布以及滇中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分析慈竹在滇中地区的适宜性,气候生产潜力,从而提出在滇中地区提高慈竹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料慈竹与慈竹影响造纸性能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料慈竹、慈竹纤维形态及其造纸性能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料慈竹1%NaOH提取物、纤维组织比、戊聚糖等方面较差外,无论其纤维形态或造纸性能均优于慈竹。因此,可以认为料慈竹是一个优良的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16.
结构用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和毛竹为材料,采用竹材纤维可控分离技术,在去除竹青和竹黄后,制造竹材单板层积材,并测定板材的性能.结果表明:以去青黄竹材压制单板层积材的性能,高于未处理竹材;慈竹单板层积材的性能高于毛竹;随着密度的增大,30 mm厚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力学强度提高,可达到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和风电叶片材料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慈竹制造Lyocell纤维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炯  蒋应梯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4):18-20,23
通过研究慈竹的纤维素含量,尤其是研究和测试了影响纤维素分子量等各种因素,认为以慈竹为原料,制造Lyocell纤维是可行的,并用慈竹浆成功地纺制出了竹Lyocell纤维样品.  相似文献   

18.
在相对湿度34%~81%、温度25~38℃的条件下,对毛竹与慈竹在室内的气干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研究表明干燥前期慈竹的干燥速度远大于毛竹,在后续干燥过程中慈竹的干燥速度十分缓慢,而毛竹的干燥速度远大于慈竹,慈竹的脱水集中而剧烈,毛竹则比较均匀。达到平衡含水率时,慈竹的平均重量损失率为60%,毛竹为75%。慈竹直径的变化呈多分散性,毛竹直径的变化比较均匀,二者直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干燥前期,慈竹的平均直径减小率为2.4%,毛竹为2.9%。慈竹竹壁厚度变化差异很大,毛竹的变化相对较小且比较均匀,在后续干燥过程中,慈竹的竹壁厚度基本不再发生变化,而毛竹的竹壁厚度仍然发生缓慢变化,慈竹平均厚度损失率为13%,毛竹为9%。  相似文献   

19.
以慈竹为试验材料,采用绿色环保防霉剂对其进行加压防护处理,分析药剂浓度、浸渍处理时间、浸渍温度对防霉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各工艺条件载药量的差别,并分析防霉处理工艺对竹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浓度是影响慈竹防霉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慈竹最佳防霉处理工艺为药剂浓度2.5%、加压时间60 min、浸渍温度130℃。防霉处理使慈竹主要力学性能略微下降,但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慈竹顶端优势生长明显。分枝多,竹枝基部具有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腋芽。在一定条件下,腋芽能靠母竹的养分萌动、抽枝生长成新竹;而腋芽基部的分生组织则能分蘖出新根,形成独立新植株。根据慈竹的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开展了慈竹竹节育苗的试验并取得成功。慈竹竹节育苗,一棵竹杆能繁殖近10株新竹,栽培容易,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