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 3个不同致病的青枯菌菌株和 7个不同抗病性的木麻黄无性系苗的研究得出 ,各菌株对寄主根表吸附量具有显著差异 ,吸附量与致病性呈负相关 :各菌株在寄主根内的增殖量差别明显 ,增殖量与致病性呈正相关。病菌脂多糖 (LPS)对幼苗根的预处理 ,可使其供体菌的吸附量减少5 8.5 %  97.3% ,但胞外多糖 (EPS)对供体菌的吸附量无明显影响。洗去EPS和LPS的菌体较完整菌体对根表的吸附量减少 6 3.3%  74 .2 %。而仅洗去EPS的菌体对根表的吸附有所增加 ,最高达19.1%。各菌体SDS PAGE电泳图谱显示出一定差异 ,其中强毒菌株 6 0 1B具有Rf=0 .35的特异谱带。结果表明青枯菌对木麻黄的致病性与其在寄主根表的吸附情况和在根内的快速增殖具有密切关系。LPS在此病理系统中 ,起着细菌识别因子的作用 ,EPS对LPS进行掩盖 ,二者都是病菌致病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青枯菌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了胞外多糖(EPS)和脂多糖(LPS)在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接种青枯菌的6 h内,E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青枯菌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明显升高,而L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明显下降;无E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都明显降低,无EPS及L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亦有所下降,但没有无EPS菌株下降明显;EPS具有促进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的作用,LPS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3个不同致病性的青枯菌菌株接种于7个不同抗性的木麻黄无性系上的研究表明:各菌株间对无性系根表吸附量达显著差异,而无性系间对同一菌株的吸附量差异不显著;根表吸附量与菌株的致病性呈负相关;说明青枯菌对木麻黄根表的吸附,就是两者的识别过程,而识别程度不同,则体现在吸附量的大小上,但是单从吸附量所反映的青枯菌致病性,难以确定出其对苗木最终的感病程度。  相似文献   

4.
青枯菌胞外酶对木麻黄的致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致病性不同的木麻黄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产生的胞外酶活性测定显示,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酶)在活性在各菌之间无明显差别,但纤维素酶活性差别明显,并随菌株的致病性上升而增加,菌株致病性与酶活性具有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对青枯菌的水平及垂直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军 《林业科学》1997,33(5):427-431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病性与垂直致病性;这一交互作用特征的揭示对于木麻黄的抗病育种及防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三个致病性不同的木麻黄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产生的胞外酶活性测定显示,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酶)活性在各菌株之间无明显差别,但纤维素酶活性差别明显,并随菌株的致病性上升而增加,菌株致病性与酶活性具有高度正相关(r=0.96)。  相似文献   

7.
接种实验发现,木麻黄青枯病菌存在着强致病性、弱致病性、非致病性菌株之分。致病性不同的三个菌株进行电镜观察,菌体在形态上存在差别;不同菌株的培养性状观察,菌落在形状、颜色、流动性上有差别。毒性菌株保存实验结果以在无菌蒸馏水中室温保存为好,二年不丧失致病性,分离毒性菌从病苗上比从成年发病株上容易。  相似文献   

8.
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菌抗性及菌株变异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3个青枯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作接种测试和菌株兔血清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菌的抗性以水平抗性为主,也存在垂直抗性;3个菌株致病力顺序与其来源无性系的抗病力顺序相一致,菌株对来源无性系接种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菌株,显示了寄主与病原物相关变异的迹象。从同一地点不同无性系分离的菌株,存在抗原──抗体差异,表明在高抗无性系的选择压力下,青枯菌可能发生变异,而形成能克服特定抗病无性系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株溃疡病菌株及其亚硝酸盐诱变菌株、异核体菌株接种苹果进行致病性测定,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溃疡病菌致病力变异可由亚硝酸盐诱变、异核体产生。强毒株的nit株致病力分化差异显著,可产生较野生菌株毒力更强的株系;弱毒菌株的nit株致病力分化差异不显著,致病力均较野生菌株弱;异核体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不显著,平均毒力比亲本菌株小,有的与强毒亲本致病力差异显著,无“异核体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青枯菌在尾巨桉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不同温度、pH值和接种浓度对青枯菌在尾巨桉苗木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在尾巨桉苗木根部吸附侵入的最适温度条件是30℃;pH值为6.0或7.0时均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表的吸附侵入;在接种浓度为3.0 × 108和3.0×109个·mL-1时青枯菌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比较高,高浓度的细菌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部的吸附侵入,但过高浓度的细菌,其吸附量并不继续增加.说明在30℃,pH6.0或7.0和接种浓度高于3.0×108个·mL-1的条件,有利于青枯菌在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