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我国禽类合成着色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在我国可作产蛋鸡天然着色饲料添加剂的资源十分丰富,来源广泛,其中有一些除着色、增加蛋黄色素、提高蛋的商品价值外,还有增补营养、提高饲料品位的作用。 蛋黄颜色来源于母鸡采食饲料中的氧化类胡萝卜素(具有含氧功能基的类胡萝卜素的衍生物),而  相似文献   

2.
色泽不仅是构成饲料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人为地控制饲料中某些天然或添加色素来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与商品价格,已为许多饲料生产厂家所重视,如鸡配合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可使其在皮肤及蛋黄沉着而成为消费者喜悦的色泽。消费者认为蛋黄颜色深即蛋品质好,偏爱介于金黄色和橙色之间的蛋黄颜色,这就要求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笼养蛋鸡的全部营养都由人工供给,蛋黄颜色是饲料中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的,蛋黄颜色直接受饲料中的色素含量影响,由鸡摄人体内沉积的色素数量和质量决定。这些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这些色素的日粮主要是黄玉米和苜薯草粉。另外,  相似文献   

4.
鸡、鸭等家禽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往往会使色素沉着不够,蛋黄颜色变浅,商品价值降低。近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在鸡、鸭饲料中适当添喂一些无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明显增加蛋黄颜色,改善蛋的风味,而且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并能保证蛋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鸡、鸭等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往往会使色素沉着不够,蛋黄颜色变浅,商品价值降低。近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选择一些无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的中草药作为蛋黄增色剂,添加到鸡、鸭饲料中饲喂,能明显增加蛋黄颜色,改善蛋的风味。而且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并能保证蛋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几种含天然色素的物质对蛋黄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含天然色素的物质对蛋黄着色的影响四平市铁西区畜牧总站杨翠平四平师范学院生物系吴秀杰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蛋的品质,尤其是蛋黄色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蛋黄颜色深的普遍受到欢迎,并且售价较高,一般在禽蛋出口时,蛋黄色泽规定为8级以上。目前国外不少专...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人们对红壳蛋的需求量非常大,并要求蛋壳完整无损,蛋黄呈桔黄色。因此,饲料制造厂商、育种公司和养鸡专家,为生产这种蛋进行了很多研究。美国对鸡蛋划分为7个等级,特别对前3个等级需求强烈,并要求生产出味美的鸡蛋。现就与生产优质鸡蛋有关的饲养方法和营养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一、蛋黄的颜色蛋黄颜色的浓、淡与饲料中的色素摄取量和吸收程度有关,色素少则有损于蛋黄颜色。蛋黄颜色主要来源于叶黄素,如黄色玉米、草粉、合成色素的长奴普红、卡奴普黄等,这些原料中的叶黄素含量各有差别(表1)。使用合成色素比用自然界的叶黄素效果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05,26(15):49-49
鸡场所养蛋鸡吃的都是科学配方的饲料,其中营养十分全面,但是却不可能像自然中的饲料那样"口味"丰富。人们都知道,食物影响着动物的味道,就像吃肉的人和吃素食的人体味不同,吃牛羊肉的人与吃鱼的人体味也不同。鸡蛋也是同样的道理:自由取食的散养鸡可以吃到青草、小虫、谷粒和草籽等天然的“风味食品”,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自然比较丰富。鸡场饲养的鸡一年四季吃一种混合饲料,自然风味单调。再说蛋黄的颜色。散养鸡经常吃青草和菜叶,而绿叶中富含类胡萝卜素,它们积累在蛋黄中,把蛋黄的颜色染成漂亮的橙红色。吃饲料的鸡没有吃青草的机会,所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禽蛋蛋黄和家禽特别是鸡的皮肤色泽有了更高的要求。鸡蛋蛋黄约占蛋重的30%,其颜色是鸡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深橙色的蛋黄。在食品加工业中,如蛋糕、蛋卷、蛋面等添加深橙色的蛋黄能够提  相似文献   

10.
丽红素对黄鸡皮肤着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和港澳地区,消费者对鸡与蛋要求较高,要求鸡的皮肤、喙、胫、爪呈黄色,蛋黄呈橙黄色。生产配合饲料时,仅依靠饲料中的叶黄素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肉鸡、蛋鸡、蛋鸭的全价饲料必须添加着色剂。着色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料企业的产品销路和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到养殖专业户的收益。目前广东使用的着色剂主要是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且为化学合成色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广州理想实业公司研究生产出一种质优价廉的天然色素着色剂——丽红素。从1999年5~7月我们对该产品的着色效果进行了验证: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  相似文献   

11.
食品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食欲。如人们喜欢鲜艳金黄色的蛋黄,希望肉鸡外皮颜色呈金橙色。单纯依靠饲料,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对禽类产品色泽的要求。蛋黄和肉鸡外皮的颜色,主要由禽类食用与贮藏的色素数量和质量所决定。这些色素主要为某些类胡萝卜素。在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分布十分广泛,且种类繁多,色素颜  相似文献   

12.
<正> 鸡的产蛋率、蛋黄颜色是衡量鸡蛋数量、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用于提高产蛋率或加深蛋黄颜色的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但既能提高产蛋率,又能加深蛋黄颜色的添加剂却较少。黄栀子是色素浓集的天然野生植物,分布广泛,价格低廉。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仅部分收集作药用,大部分被浪费。本试验旨在利用黄栀子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鸡,观察对  相似文献   

13.
蛋黄颜色与色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变 ,人们对鸡蛋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一般比较喜欢金黄色到橙色的颜色鲜艳的蛋黄。同时 ,生产这样的鸡蛋会给养殖户带未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蛋黄着色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品指标 ,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 色素的分类及来源1 1 植物色素的分类及来源1 1 1 胡萝卜素类 胡萝卜素在鸡体内几乎全部转变为维生素A或以其他形式代谢 ,对蛋黄不能起着色作用。1 1 2 叶黄素类 叶黄素中只有含氧化功能基团的化合物才能使蛋黄着色 ,其余化合物色素沉积很少。天然的叶黄素类化合物被动物肠道吸收后不…  相似文献   

14.
侯海涛 《广东饲料》2005,14(1):15-16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完全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共同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的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笔者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1饲料养分对蛋黄颜色的影响鸡饲料中的天然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等一切呈黄色的色素都可进入蛋黄,严重影响蛋黄颜色,所以实践中通常是增加日粮中黄玉米及其产品以改善蛋黄颜色。绿色苜蓿、三叶草等绿色牧  相似文献   

17.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完全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共同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  相似文献   

18.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因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完全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饲料着色与鸡体着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世林 《饲料工业》1993,14(6):41-43
<正> 在家禽配合饲料中,经常使用的着色剂有两大类,即用于改变饲料外观颜色的饲料着色剂和用于在鸡体(皮肤、小腿、喙、脂肪)及蛋黄中沉积的鸡体着色剂。一、饲料着色剂饲料着色剂通常是经重氮反应和偶氮反应的人工合成色素。市场上最常用的饲料着色剂是柠檬黄(tartraline),此外还有苋菜红(amaranth)、胭脂红(poncean)和日落黄(sunsetyellow)等。对饲料外观进行着色的目的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适应鸡对饲料外观颜色的选择。Lashloy(1916)研究表明,鸡的视网膜能感受395~715毫微米的光波,即能看到红、黄、蓝、绿、紫色。Kennedy(1980)报道,鸡喜欢其刚出壳后所喂的那种饲料的颜色。郑成(1993)报  相似文献   

20.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在此,笔者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供同行借鉴。1影响蛋黄着色的时机蛋禽卵巢的次级卵泡从发育到成熟排卵约需10天的时间,其类胡萝卜素以同心圆的顺序均匀沉积到卵黄中。因此,若要使蛋黄获得理想的色泽,应该在产蛋前两周添加蛋黄增色剂;同理,在这段时间内任何影响色素沉着的因素(包括料源性的外因或源于动物吸收、代谢、疫病造成之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