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牛巴氏杆菌病(B型菌)灭活菌苗(以下简称B型苗)是中国兽药监察所立项开题研究的新兽医生物制品,我厂在1987~1990年为课题完成了制品的试产、免疫试验、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等项后期试验工作。为了完善试行《规程》(草案),经请示中国兽药监察所同意,自治区畜牧局批准,由我厂独家开发该产品生产,进行扩大区域试验。现将一年来推广应用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痢是导致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因此,对该病的防治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基因工程苗的问世,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在基因工程苗的初创阶段,由于其所包含的抗原型有限,所以在各猪场使用的效果不一.为此,部分专家建议推广使用仔猪黄痢大肠杆菌自家菌苗.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在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制成大肠杆菌基因工程三价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肠杆菌自家菌苗和基因工程三价苗预防仔猪黄痢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气喘病弱毒无细胞培养冻干菌苗野外应用效果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无细胞弱毒菌苗,近4年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野外应用效果调查写成,结果表明:本菌苗在野外应用15万多头份,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注射后预防效果明显,发病率显著降低,降低了料肉比,提高了肥猪出栏率和肥猪出栏体重,缩短育服期,节约医药费和劳力,经四个单位的实际框算,每头猪经济效益约为20元,并介绍了猪气喘病免疫的一些特点和使用本菌苗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防治仔猪黄、白痢病,是广大农村养猪专业户与养猪繁殖场广泛存在的难题.当前,养猪都是规模经营、自繁自养,杜绝外来疫源,执行免疫程序制度化,并已建立起严密的“以法灭病”防疫法规以后,对此普遍性常发病,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 目前,全国各地牧医科研单位,已研制成多种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口服生物菌苗.包括母猪产前服用K88,与K99、K987混合菌苗.  相似文献   

5.
鸡抗猪大肠什菌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引起仔猪严重发闰贩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个菌株,制成大肠杆菌三价菌苗,免疫接种健康产蛋鸡,制成鸡抗猪大肠杆菌高免卵黄液,并用以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仔猪大肠菌腹泻基因工程活菌苗质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仔猪大肠菌腹泻基因工程活菌苗质量检测张群伟,王叙甫,于公义,冯尔玲,周艳荣,凌辉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预防仔猪大肠菌腹泻K_(88)-LTB基因工程活菌苗(简称MM活菌苗)是用生物高技术研制成功的新型菌苗,通过免疫母猪哺...  相似文献   

7.
1984年我们用A型猪肺疫、B型猪肺疫及猪丹毒弱毒联合菌苗对小白鼠进行了免疫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小白鼠:来自广东省生物药厂,体重为18~21g。二、弱毒菌苗:由广东省生物药厂制造。 1.A型猪肺疫菌苗(CA苗),批号,CA-3。  相似文献   

8.
有关猪型二号布病菌苗注射免疫黄牛、牦牛、绵羊、山羊等凝集抗体消失情况国内已有报道,但对绒山羊的凝集抗体消失规律尚未见报告,我站1980—1986年对绒山羊的凝集抗体消失情况的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发生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猪场,利用不同剂量冻干猪链球菌弱毒菌苗进行治疗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率达100%,且费用是青霉素治疗对照组费用的0.31%~3.5%.  相似文献   

10.
山羊对口服和气雾猪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怀孕期比非怀孕期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山羊一般有64%~89%获得保护.应用饮服免疫方法更适合广大牧区特点,方法简便,对羊群放牧、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也不引起妊娠羊流产,因此内蒙古在病羊群中广泛饮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1年1次,连续3~4年,就可控制山羊布氏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用一种特殊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制成的菌苗可抗运输病。  相似文献   

12.
我厂自1965年试验成功大瓶通气连续培养法制造猪肺疫、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并经原农业部批准投产以来,到1971年共生产猪肺疫菌苗639批,牛出败菌苗151批,质量良好,其效价显较静置培养的为高。在此期间,我们还作了减少免疫剂量及延长保存期试验等,取得满意结果。现将历年来定  相似文献   

13.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本省4个县64窝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的仔猪粪便中,分离出61析ETEC,经鉴定主要为K88,其次是K99和K91,用含K880-LTB的双价工程菌苗免疫166头母猪所产1588头仔猪,30日龄内腹泻发病率为10.91%,对照组为55.42%;扩大试验免疫组发病率,也大大低于对照调查组的发病率;用庐菌苗二次免疫优于一次免疫,差异极显著;用微生态制剂促菌生预防该病后发病率为2.45%来11.61%  相似文献   

14.
以禽霍乱蜂胶菌苗免疫2月龄和成年健康鸡,免疫期为6个月.193天保护率仍达50%.菌苗于4~8℃保存15个月,20~30℃保存4个月,免疫效力基本不变.以1.0ml 菌苗免疫2月龄健康鸡,分别功击5、10、20及40MLD强毒,保护率分别为100%、100%、100%和42.86%.  相似文献   

15.
我厂与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多种千粉菌苗,经农牧渔业部畜牧局批准投入生产。该种菌苗主要优点是:(一)注射剂量小,便于注射,可以提高防疫速度,免疫反应轻,菌苗易吸收,不损坏羊皮质量;(二)保存期长,可减少使用单位造成的失效浪费;(三)免疫期长,便于安排防疫季节,减少预防次数;(四)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6.
1.1976年春少数猪场反映仔猪红痢菌苗效力不确实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菌苗的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菌苗剂量偏小,不足以使全部怀孕母猪产生充分的免疫力;以及菌苗包含的抗原不够全面;同时仔猪还存在一些其他疾病所造成的。2.在菌苗中加入了由仔猪红痢分离的 C 型魏氏梭菌,制成浓缩菌苗,增加了免疫剂量中的有效抗原含量。3.开始使用菌苗时,为了使怀孕母猪莸得可靠的免疫,而使仔猪得到保护,最好注射两次菌苗,每次5~10m1,在注射1~2胎后,连续产仔时,可注射一次菌苗,3~5ml。4.改进后的浓缩菌苗,在几个发生仔猪红痢的猪场使用,遏止了该病的发生,发病较重的猪场,已定为制度,按期注射菌苗。5.用羊猝狙和仔猪红痢分离的 C 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种类是否不同,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1.研究成功一种仔猪红痢菌苗,经试验室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菌苗安全,效力显著,已投入大量生产,供防疫使用。 2.注射菌苗的怀孕母猪初乳中,含有大量抗毒素,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坚强的免疫。 3.怀孕母猪注射两次菌苗效力可靠,注射剂量第一次可用5~10ml,第二次用10ml,注射日期,第一次在分娩前一个月前后,第二次在分娩前半个月前后较为适宜。 4.注射一次菌苗如果剂量在10ml以上,时间在分娩前半个月前后,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如果注射剂量较小,注射日期又距分娩期太近,则将降低菌苗的效力。再加上少数怀孕母猪产生免疫的能力较差,仔猪就会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因此以注射两次为宜。 5.菌苗的使用剂量似嫌偏大,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菌苗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家畜布氏菌病的一项重要措施。FAO/WHO布病专家委员会推荐的4种布氏菌苗(19号、Rev.1,H38,20/45)对绵羊虽有一定的保护力,但有的菌苗残余毒力较强,对人、畜不甚安全,有的免疫持续期短,一年需接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44563(O8:K87、K38ac:H19)、C83903 (O14:K89[B]、K88ab[L])、C83907(O149:K91、K38ac)、44820(O101:K99:H^-)菌株研制成多价灭活口服菌苗和提纯K38粘着素抗原、肠毒素与口服菌苗混合制成的注射菌苗。对母猪行两个途径免疫,其所产仔猪经哺乳后用异种血清型的菌株进行强毒攻击。其结果:第一组(口服-肌肉注射组)新生乳猎发病率为2.5%,保护率为97.5%;第二组(后海穴注射组)发病率为10%,两组均无死亡;未进行免疫的对照组发病率为37%。带有K88粘着素和产毒素能力的异种血清型的C83552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其结果:口服96~120亿活菌量的新生乳猪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0%;口服48亿活菌量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25%。我们选定96亿活菌量作为攻毒的活菌数,进一步扩大试验,以期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1 预防接种 通常使用生物制剂,如疫苗、菌苗、类毒素等作为抗原激发免疫.根据生物制剂品种的不同,预防接种的途径也不同,猪一般以肌肉及皮下注射为主,禽类也可通过气雾及饮水途径进行免疫的.被预防接种的猪,一般4天至3星期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可达半年到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