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禽用肾康盐治疗IBD效果显著为探索如何加快传染性腔上囊炎病鸡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将禽用肾康盐应用于鸡传染性腔上囊炎所并发的肾肿症状的治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时间、地点:试验于95年7月-95年8月.在湖...  相似文献   

2.
肾肿解毒药与莫氏灵联合使用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效果好郭承优江西省南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南康341401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又称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出现肿胀坏死,病鸡腹泻,高度虚弱。本病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患病时间短,死亡率高,常呈现暴发性死亡,然后鸡群迅速康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会严重威胁到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出现免疫抑制,使其它疫苗免疫失败,鸡群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诱发多种疫病,给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一旦发现病鸡,常在短时间内(1周左右)波及整个鸡舍的全鸡群,邻近鸡舍也可在2~3周间被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呼肠弧病毒亚群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法氏囊)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1990年以来博州广泛流行.1992年6月饲养100只星杂599商品二代鸡,50日龄80%发病.当时选择其拉乳白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腔上囊红肿的病鸡,参照当时报道的一些疗法,分组治疗,均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即鸡法氏囊病,是幼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鸡腔上囊,致使腔上囊明显肿胀、坏死和萎缩。IBD目前在世界各国养鸡地区均有发生,我国也不例外,北京、华南、华东、内蒙古等地早有报道,并分离出病毒。有的鸡群死亡较多,有的鸡群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但却无效,也有疫苗使个别鸡群病情加重,经采用鸡法氏囊制剂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破坏鸡法氏囊(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突出特点是主要爆发于3~6周龄鸡群。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高,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和传播途径广等特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可感染不同品种的鸡,肉鸡的发病率高于蛋鸡,而且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由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以法氏囊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容易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暴发,因此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药物治疗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供同行参考、交流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义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冈布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详细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病因、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该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镇各养鸡场零星发生,对我镇林下养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1发病情况印茶镇一林下养鸡户饲养6 500多只土鸡,该鸡群于5日龄用IBD弱毒疫苗进行了饮水接种。  相似文献   

13.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又称为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病。由于免疫失败或不进行免疫,时有此病发生。1 流行特点本病无季节性,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鸡只发病1~3天内波及整个鸡群,感染率100%,死亡率70%~80%,各品种鸡只都可感染。2 诊断2.1 发病急,发病率高。2.2 肾肿,法氏囊呈葡萄状,胸肌、腿肌出血。2.3 鸡群下痢,排白色、黄白色水样稀便。2.4 鸡只羽毛蓬松,采食量减少,常扎堆在一起,不愿走动。3 鉴别3.1 与肾炎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区别:肾炎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肾与法氏囊病相似,但法氏囊病胸肌、腿肌出血,肾炎型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检查自制中药颗粒剂对传染性腔上囊病(IBD)鸡免疫器官损伤的修复作用。扑杀传染性腔上囊病自然耐过鸡和用中药颗粒剂治疗而康复的鸡,眼观病理学变化后,无菌采集试验鸡的腔上囊、脾脏、肝脏等免疫器官,通过石蜡切片,H. E染色,显微镜观察该中药颗粒剂对其主要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中药颗粒剂治疗组鸡的腔上囊、脾脏的眼观病变及镜检组织学损伤基本修复,并表现为代偿性免疫增强象征。而自然耐过鸡的腔上囊、脾脏仍呈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及组织学损伤。结果表明,自制中药颗粒剂能够显著修复腔上囊病鸡免疫器官的病理性的损伤,修复腔上囊病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各养鸡国家和地区。我国1980年从进口的鸡群中分离到法氏囊病病毒(IBDV)。 1988年开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造成流行趋势,1989~1990年我省少数鸡场发生该病,1991年造成大流行,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1957年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甘波罗镇的肉鸡群,因此才有“甘波罗病”的名称。近年来本病已遍及世界各养鸡国,我国1980年从进口的鸡群中分离到法氏囊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疫苗的应用,现在发现呈现温和性和非典型化,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冈布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腔上囊炎、甘保罗病等,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疾病.本病遍布于全世界大多数养鸡业集中的地区,在个别鸡群中可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然而,又因为多数雏鸡是在母源抗体水平甚高的日龄被感染的,所以病毒感染使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引起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引起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本文就一起罗曼商品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过程及防制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发病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亦称作传染性囊病、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法氏囊一旦受损,将引起鸡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导致鸡群出现多种病原合并感染,增加了病死淘汰率,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