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为三唑酮应用于蚕豆壮苗、抗倒伏,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40、60、80、100 mg/L)三唑酮浸种和不同处理方式(水浸+喷水,水浸+喷三,三浸+喷水,三浸+喷三)对蚕豆幼苗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处理条件下,三唑酮浸种蚕豆幼苗株高、节间距受到明显抑制,主根长度有所缩短,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以10mg/L三唑酮浸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处理抑制蚕豆幼苗生长较明显。[结论]三唑酮能够矮化蚕豆幼苗,具有一定的壮苗效应,并能提高植株抗倒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谷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5、30、45 mg/L)的多效唑浸种处理,调查谷子幼苗植株高度变化,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显著降低谷子幼苗植株高度,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株高显著降低,45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的株高最低;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谷子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MDA浓度。3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晋谷21号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及MDA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多效唑浸种处理增加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3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的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甘蔗品种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在甘蔗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在甘蔗2、4、6叶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等指标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90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以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的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在豇豆生产上开发利用SA类物质,以之豇28-2豇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水杨酸浸种对豇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 mg/L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为96.67%,发芽势为94%,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为19.47%,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为2.339mg/g、脯氨酸含量为58.18mg/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92mg/g,能有效促进豇豆种子的萌发及提高幼苗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李秋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15-5716,57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0、40、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幼苗株高分别降低9.35、10.78、12.16 cm,根干重分别增加7.18%、4.39%、1.73%,根冠比分别增加30.3%、20.5%、16.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8.9%、27.1%、37.8%,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8.7%、16.1%、6.9%,呼吸强度分别降低61.1%、19.6%、16.9%;烯效唑浓度为20和40 mg/L时,根系活力分别增加53.8%、19.4%,而60 mg/L时根系活力比对照组降低11.3%。[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2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稀土浸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黑丰一号"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实验培养幼苗,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①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适宜浓度的稀土浸种能够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同时苦荞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出对照(蒸馏水浸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明显下降;②与正常灌水相比较,当苦荞遭受干旱胁迫后,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指数以及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根系活力均有所下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有所提高,而且胁迫越深,其变化幅度越大但是在同一水分梯度下,采用不同的浸种物质浸种,其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稀土浸种能降低其变化幅度。③在干旱条件下,采用200 mg/L的稀土浸种与蒸馏水浸种能够极显著提高苦荞幼苗的SOD、POD活性、叶面积、总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分别可使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8.9%和10.8%,脯氨酸含量提高7.5%和8.2%,根系活力提高13.8%和16.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4%和7.9%。[结论]200 mg/L的稀土为最佳的浸种浓度。  相似文献   

7.
宋新妍  张崔灿  韩晓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37-14638
[目的]研究氯化钙和冬小麦抗旱性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喷施小麦苗期叶片,测定叶中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SOD活性;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拌种后测定小麦种子萌发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浸种后测定幼苗复活能力。[结果]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00mmol/L的氯化钙溶液喷施小麦苗期叶片,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并保持水力;用100mmol/L氯化钙浸种,可提高小麦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率。[结论]氯化钙可作为小麦苗期抗旱的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研究CC对菠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蛋白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结果]CC溶液浸种后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提高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未经CC处理的。[结论]各浓度的CC溶液浸种以25 mg/L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硒对烤烟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5、2.0、4.0、8.0mg/L)浸种处理,对发芽率、根系和光合色素含量进行探讨。[结果]低浓度处理(0~2.0 mg/L)对2个品种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硒浓度为2.0 mg/L时发芽率达最大值;当硒浓度为2.0和4.0 mg/L时,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幼苗根系活力分别达最大值,其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幼苗根系活力有所下降;2个品种各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在处理浓度为4.0 mg/L时达最大值。[结论]该研究为后期富硒烟叶的生产、卷烟安全性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以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为抗盐能力的指标,研究了NaCl胁迫下根施甜菜碱、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黄瓜幼苗抗盐能力的影响。[结果]外施不同浓度的渗透调节物质能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细胞质膜的伤害,降低MDA和脯氨酸含量。其中,30mg/L甜菜碱、45mg/L脯氨酸、45mg/L丝氨酸和15mg/L甘氨酸处理提高黄瓜抗盐能力的效果最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的抗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初步研究了5 mg/L S3307与2.5 mg/L DTA-6复配后浸种对水稻秧苗抗逆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复配后浸种可以明显提高秧苗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并不改变其种类,降低MDA含量,增加SOD和CAT活性,从而增强水稻秧苗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金耀  杨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41-15242
[目的]增强大豆幼苗的耐盐性。[方法]用0.1 mol/L氯化钙溶液浸泡大豆种子4 h后,将其浸入5 mg/L盐藻DNA水溶液中,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组。选取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幼苗的根部,栽于含3 g/L氯化钠的MS培养液中,处理与对照各60株。检测大豆幼苗耐盐适应性的变化。[结果]处理组的植株鲜重和株高分别较对照高出33.6和22.1个百分点,存活率高出46.7个百分点,根数减少了26.2个百分点,根长缩短了17.6个百分点。[结论]盐藻DNA提高了大豆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金属Cu2+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为青稞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稞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相对含水量(RWC)、叶绿体色素、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200 mg/L Cu2+胁迫下的青稞幼苗叶片RWC、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MDA、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结论]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先将番茄L402种子浸种6 h,然后分别于0、4、8和16℃低温条件下进行6、12和24 h低温处理,对照为0 h处理。之后,于16℃下静置0.5 h,再后在25~30℃下催芽,播种于72穴育苗盘中。育苗温度为18~23℃(白天)/6~12℃(夜间)。培养至3片真叶时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干重、鲜重、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种子低温处理能促进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其中0℃下处理6 h对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提高最大。[结论]种子低温处理能增加番茄幼苗对低夜温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低温季节番茄幼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史冬燕  李怀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78-13380
[目的]研究金属铅对赤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赤豆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铅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当Pb2+浓度低于200 mg/L时,Pb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赤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而高浓度的Pb2+对赤豆萌发有抑制作用;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赤豆种子的根长、苗长、根重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高浓度Pb2+对赤豆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结论]低浓度铅可促进赤豆种子的萌发,同时铅对赤豆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NaCl胁迫对灰绿藜根、茎、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探寻灰绿藜的耐盐机理。[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处理灰绿藜,5、10、20和30 d后测定根、茎、叶中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甜菜碱含量的变化,并测定株高。[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灰绿藜根、茎、叶中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升高;根中的甜菜碱含量始终都高于茎和叶的;株高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渗透调节可能是灰绿藜耐受盐胁迫的内在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罗锋  杨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7-22268,22434
[目的]研究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用0、20、40、60mg/L烯效唑对小麦种子浸种24h,以蒸馏水作对照。然后用水培法对幼苗进行栽植与培养,之后再用广口瓶法测定幼苗的呼吸强度,用TIC法测定幼苗的根系活力,通过对幼苗株高、根长、根数、根/冠比的测定研究幼苗的形态指标,用分光光度法对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测定MDA含量研究幼苗叶片的抗性。[结果]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抑制茎的生长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多,增强幼苗抗性。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拓展烯效唑在大田作物上的开发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分别在0、50、100、150、200mmol/L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之降低;幼苗鲜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根长在低盐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长,但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NaCl胁迫下,拟南芥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aCl胁迫会使拟南芥膜脂过氧化,从而使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硫代脯氨酸(0、0.10、0.25、0.75、1.25、2.25 mmol/L)对绿豆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硫代脯氨酸处理的绿豆幼苗主根长、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以及叶内叶绿素、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各浓度硫代脯氨酸处理下,绿豆幼苗主根长、鲜重先上升后下降,在高浓度(2.25mmol/L)处理下各生长指标均小于对照组;随着硫代脯氨酸浓度的升高,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叶内MDA含量在较低浓度时下降,小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75、2.25 mmol/L时显著上升,高于对照组.[结论]硫代脯氨酸对绿豆幼苗生长有低浓度(0.10 mmol/L)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游离脯氨酸和SOD是绿豆幼苗抗硫代脯氨酸胁迫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