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索棚室葡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效果,本研究改依赖大量引种购苗为自培自繁当地多抗优质种苗,既能节省成本,又能避免外来引进种苗可能带来的检疫性害虫;改依赖杀菌剂治病为避雨覆膜滴灌控湿防病,改依赖杀虫剂治虫为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改依赖化学药剂除草为覆黑地膜除草,既提高了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又大大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使葡萄质量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同时改单一种植葡萄为高效经济作物草莓(花生)间套种,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夏黑葡萄的品种特点和宿迁市葡萄产业现状,着重总结了向春葡萄种植公司在夏黑葡萄促成栽培方面的4项改进技术:一改全量施用化肥为主施有机肥;二改套袋为防鸟网防鸟食;三改春季施用芽肥为补施秋季保叶肥;四改高产栽培为限产栽培。同时,说明了夏黑葡萄常规栽培技术要点,对夏黑葡萄促成栽培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周宁县万林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葡萄基地陈明洪、徐炳海,于2016年4月19日到浙江海盐县农科所考察,看到实验园V形水平架与他们的架式不一样,要求杨治元老师到该园改架指导。杨治元老师等3人于2016年11月21日到福建周宁万林葡萄基地进行葡萄改架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1995年开始,平 度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 等单位联合组织有关葡萄专家,立足于“保产”、 “增效”两个主题,对葡萄的良种改接技术进行了 研究。经过多年大量的对比试验,最后总结出了 既改接葡萄更新良种,又不影响葡萄产量的保产 增效改接技术。通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 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改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克瑞森葡萄多主蔓扇形架式改造成Y形架式的保产法改架技术及其田间应用效果。与不改架的多主蔓扇形架式相比,该技术可保证葡萄在改架期第1年的持续产出和第2年的稳产丰产,改架后的产量呈稳定且逐年升高趋势,改架3年(2016~2018年)60株葡萄的产量在453.60~509.09kg,多主蔓扇形架式的维持在454.55~472.20kg。且改架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为尽快更换葡萄良种,调整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葡萄大树改头换种嫁接技术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试验设在蓬莱市潮水镇崔家村葡萄园,面积2.5亩,原品种为4年生北醇葡萄,篱架栽培。1990年2月25日开始嫁接,3月8日嫁接结束。改接品种为“凤凰51号”。嫁接植株成活率为100%,接穗成活率达90%以上,并且当年枝蔓满架,第二年恢复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绿枝嫁接具有操作简便、嫁接速度快、嫁接成活率高等特点,常常用于葡萄老园改造和新品种引进扩繁。本文总结了葡萄大树改接品种技术,包括接穗和砧木准备、绿枝嫁接及接后管理,重点针对葡萄大树的强旺生长势,强调了绿枝嫁接过程的注意事项及改接后管理事宜。1嫁接准备1.1接穗准备接穗有两种选择,一种为上年度留存、成熟良好的葡萄硬枝,冬春季节可在正常的越冬沙藏坑内贮存,春季气温回升后,需将其用湿纱  相似文献   

8.
为了及时更新品种,提高葡萄的商品价值,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对现有的低产或劣质葡萄品种,利用其原有骨架,进行多头高接换种,是非常简捷的方法。改接后第2年便可恢复产量,比同龄低接换种法(从基部平茬改接法)功效更为显著。笔者近年来,将庭院中的巨峰葡萄改接早...  相似文献   

9.
改地表施肥为深施肥.将基肥直接施在葡萄栽植畦表面,通过多次灌水,使肥料逐渐往下渗透.这种施肥法不但污染了果园环境,使肥料大量流失,难于充分发挥肥效,并引来大量苍蝇繁殖,加重白腐病、炭疽病等的传播、蔓延.而且由于根系的趋肥水性,使大量根系分布土壤浅层,因而降低了葡萄的抗旱、抗寒能力.改地表施肥为深施肥十分重要,在距离葡萄50 cm处,挖1条宽40 cm、深40 cm的沟,将有机肥施入沟内并覆土.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改善葡萄园地的环境卫生条件,更有利于肥效的发挥,并引导葡萄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以提高葡萄的抗旱、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红宝石无核葡萄是美国加州采用皇帝和Pirovan075杂交育成的晚熟无核品种,欧亚种,是一个高产、品质极佳、栽培效益较好的优良无核鲜食品种。1987年引入我国,目前主要在胶东地区栽培。近年来,蓬莱、龙口和栖霞等地的果农刨掉了红宝石葡萄,改栽其它品种。究其原因,只因红宝石葡萄在北方露地栽培灰霉病发  相似文献   

11.
魏林  梁志怀  成燕清 《长江蔬菜》2012,(16):118-120
连续3 a对湖南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主产区的病虫草害进行调查、鉴定,确定了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并对重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小区、核心区试验,筛选出一套莲藕生育期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植保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但大量资料显示,我国的秸秆利用率并不高,大部分的秸秆被丢弃或就地焚烧,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部分秸秆对农作物病虫草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不同的秸秆、不同的应用方式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该研究分别从病、虫、草3个方面阐述了作物秸秆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的应用方式和方法,为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膜覆盖对春季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黑色膜、转光增温膜和配色膜为试材 ,研究了地膜覆盖对春季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光增温膜的增温效果最好 ,其次是配色膜 ,黑色膜的效果较差 ,但也好于普通透明地膜 (CK)。转光增温膜和配色膜覆盖的马铃薯出苗较快 ,长势好 ,产量显著高于CK。黑色膜覆盖的马铃薯出苗稍晚 ,植株长势和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但其产量仍明显高于CK。配色膜与黑色膜覆盖在防除杂草和防止马铃薯块茎表皮变绿方面有明显效果。综合各项测定指标 ,认为配色膜的总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人们对营养保健和饮食多元化的强烈需求,同时提高冬季农田利用效率,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玉林连续多年试验示范草莓种植,取得了可喜效果。公司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不但保障了当地果蔬市场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当地人们的采摘乐趣,同时经过反复摸索、认真对比,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玉林地区农民需求的草莓种植技术;其中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的选择、喷洒赤霉素破除种苗休眠、苗期施用复合肥+土壤调理剂促根改土、覆盖薄膜抑制杂草丛生等措施,保证了草莓的种植成功及优质高产;起垄高度、地膜铺设、棚室建造方面的探索与总结为草莓设施栽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薛祺  马罡  李佳乐  张薇  马春森 《中国果树》2020,(1):19-21,26
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果,除鲜食外还可用于酿酒、制干、制汁等。在葡萄挂果到收获期间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园内害虫极有可能造成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利用天敌防治葡萄园内害虫是确保葡萄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总结了国内外葡萄园常见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以及利用天敌防治葡萄园重要虫害的策略,并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葡萄根瘤蚜生物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是世界检疫性葡萄专性寄生害虫,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瘤蚜的大发生给世界葡萄产业造成了灭顶之灾,选育和利用抗性砧木成为葡萄生产的唯一选择。然而随着害虫的协同进化,一些强致病性类型不断出现,致使一些砧木的抗性正在丧失,如加州所使用的砧木AXR#1的抗性被强致病生物型B所克服;SO4、5C、104-14 Mgt等强抗性砧木在一些地区也受到了根瘤蚜的侵染。根瘤蚜新生物型和强致病基因型的出现,推动了对根瘤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对葡萄根瘤蚜生物型及其鉴定方法、根瘤蚜的遗传变异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根瘤蚜生物型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再梅 《蔬菜》2022,(12):73-74
摘要:为充分发挥龙山六月蒜苗作为一种特殊香料蔬菜走俏市场带来的品牌效益,增加蒜农效益,保证 龙山六月蒜苗的品质和口感,组织制定了龙山六月蒜无公害栽培标准,在适宜的栽培地域上,采用小厢栽 培、防渍排涝、生物防治地下害虫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充分保证龙山六月蒜苗粗壮、叶片肥厚、不抽薹、茎 叶不纤维化,蒜苗嫩绿、产量高、无污染,每667 m2 年收益1.0万~1.2万元。  相似文献   

18.
四种复配芽孢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霞多丽"葡萄叶片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和田间喷雾法,探究了4种复配芽孢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复配芽孢菌剂均能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在室内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复配芽孢菌剂Ⅳ在浓度稀释50倍时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2.51%和83.16%;且与其它药剂相比复配芽孢菌剂Ⅳ的EC50值最小,抑菌活性最高,分别为5.00×107cfu·mL-1和3.95×107cfu·mL-1。田间防效试验中,复配芽孢菌剂Ⅳ对葡萄霜霉病防效较好,持续时间长,药效比较稳定,连续施药4次后防效可达80.39%,可作为生产上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生防药剂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绿色发展大背景下,为进一步保障有机草莓生产的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针对日光温室草莓有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总结了1套包括田园清洁及棚室消毒、生产苗选择、棚室环境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使用银灰膜、粘虫板、硫磺熏蒸等物理手段,同时利用天敌及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四川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常规用药方式基础上辅以微生态制剂,测定其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防控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发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葡萄果粒大小和百粒质量,同时增加糖酸比。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康威,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效最佳,分别达52.3%和42.4%;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地康3号,其防效为31.3%和21.9%,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前期使用化学药剂,后期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对酸腐病的防效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