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国光隔年结果现象极为严重,由于产量不稳,树势早衰,腐烂病严重,给生产带来不利。根据调查15年生的树株产千斤以上,第二年株产只有50斤,为了克服大国光隔年结果现象,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大枝间轮流结果,枝组间轮流结果和重疏果等试验。 试验结果,大枝轮流结果,当年实产1100斤,第二年实产50斤,变产幅度91.301o,大小年严重。枝间轮流结果,当年实产612斤,第二年实产54斤,变产幅度83.78%,大小年严重。重疏果:根据历年产量和当年树体生长的发育情况,予确当年株产,在疏果时,疏去予产的30%。根据两株树的试验调查结果如下: (一)予产…  相似文献   

2.
在改良海涂地进行早熟荸荠种和东魁杨梅大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假植5~6年的杨梅大苗在海涂定植1年后,成活率达99.17%并全面投产;2年后最高株产15.05 kg,平均株产10.25 kg;3年后最高株产23.7 kg,平均株产16.1 kg,为今后在海涂发展杨梅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晓凤 《落叶果树》2007,39(1):44-45
2000年从泰安市林业局苗木繁育基地引进红灯、大紫、意大利早红、乌梅极早等甜樱桃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666.7m2产442kg,第4年666.7m2产838kg,第5年666.7m2产1044kg,已在东平沙滩区发展13hm2.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梨’在我市栽培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该品种适应性强,抗寒性强,果个大、品质优、甜酸适口,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凌源市瓦房店镇李杖子村张玉生2006年建园3.89 hm2,栽植梨树4 843株。其中‘苹果梨’1 453株,2009年平均株产7.2 kg,666.7 m2产597.6 kg;2010年平均株产15.5 kg,666.7 m2产1 286.5 kg;2011  相似文献   

5.
1996年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引进‘贵妃’芒果2年生嫁接苗,经多年观察,‘贵妃’芒果在漳州地区表现良好,果形端正,色彩艳丽,香甜爽口,品质上等。其树体生长势较强,丰产稳产性好,一般嫁接苗第3年、高接换种树第2年开始开花结果,株产4.0~9.0 kg;嫁接苗第5年、高接换种树第3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20.0~40.0 kg,最高株产80.0 kg。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龙眼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笔者自 1994年起在粤西电白县陈村镇建立储良龙眼丰产栽培试验点 ,开展龙眼商品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及示范推广。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位于电白县南部沿海缓坡的丘陵山坡地 ,坡度 10°~ 2 5° ,红壤土 ,土层深厚 ,土质较疏松 ,面积 6 7hm2 。植株于 1994年春定植 ,1996年有30 %投产 ,投产植株平均株产 10kg ,全园平均株产2 8kg,每 6 6 7m2 产 10 7 6kg ;1997年平均株产 4 7kg,每6 6 7m2 产 178 2kg;1998年平均株产 7 9kg ,每 6 6 7m2 产2 99 3kg ;1999年平均株产 2 2…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1981年开始从上海、慈溪等地引进了利用棉籽壳人工栽培平菇的技术,并积极组织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当年在江干区、富阳县等几个单位试种了1500平方米,产鲜菇2.5万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17斤。1982年扩大栽培17850平方米,产鲜菇35万斤,平均每平方米产20斤,高的单产达35斤。1983年又进一步发展到全市七县二区,  相似文献   

8.
供试药剂有合成洗衣粉(武汉化工厂产,天鹅牌)、40%氧化乐果(山东农药厂产)、40%水胺硫磷(湖北沔阳农药厂产)、50%柴油乳剂(自配)、蚧螨敌(湖南洞庭湖化工厂产)、机油乳剂,马拉硫磷(4049,上海农药厂产)等。试验于1987年5—6月在田间进行,选树龄8—15年、矢尖蚧为害程度2  相似文献   

9.
经10年引种试验,青花梨在广西桂林表现为品质优良,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5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13.00%;早实丰产,栽后第2年结果,平均株产2.1 kg,第3年平均株产15.4 kg,盛果期树株产稳定在30.0 kg以上;对桂林高温高湿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宜在广西桂林地区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0.
刘萍 《烟台果树》2002,(1):36-36
红珊瑚油桃,果面鲜红色,味甜,深受人们欢迎。在大连地区8月初成熟。1999年春引进栽培,由于科学管理,栽后第2年结果,平均株产3.5kg,最高株产9kg,667m~2产770kg。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8~2002年,在章丘市南部山区林果开发工程的推动下,章丘市林业局果树站在埠村镇实施了千亩柿园幼树密植早果丰产栽培试验开发。经过5年的试验,第3年开始挂果,第4年平均每667m^2产1068.9kg,第5年平均每667m^2产1684.8kg,最高株产25.7kg,为柿树密植早果丰产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2.
辽阳市太子河区位于市区周边,具有多年发展李果生产的历史。2001年太子河区祁家镇,从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孤顶子村白洪生处引进李苗27100株,在望宝台、水泉、蛤蜊、贾双、后石桥等村建园20hm^2。其中引进‘晚黄李’550株。作授粉品种配套栽植。与主栽品种‘龙园秋李’的配置比例为2:8。定植树3年生株产1.5k异,4年生株产7.5奴,5年生株产12kg,6年生株产18.5kg,7年生株产20.5kg,8年生株产24.6kg。通过几年的栽培。‘晚黄李’表现综合性状优良,好于主栽品种.不亚于当地晚熟品种‘鸡心李’和‘苹果李’。  相似文献   

13.
1998年3月,我站从北京植物园引进费扎德油桃苗木100株,定植在长店堡村的桃树新品种示范园中,株行距2 m×3 m,面积0.06hm2,栽后第2年结果株率100%,平均株产2.7 kg,最高株产5.6 kg,每666.7m2产量达300kg,第3、第4年株产分别为18.4 kg、24.4 kg,最高株产29.4 kg、38.8 kg,每666.7m2产2002.4kg、2 700kg.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引入‘大五星’枇杷在枣庄地区试栽.采用半地下式简易温室作为栽培设施,使用深40~60 cm、口径30~40 cm容器,以食用菌废料、草炭土、珍珠岩混合物作为栽培基质,定植‘大五星’枇杷1年生嫁接苗,采用前期容器外埋土栽植提高生长量、后期悬盆限根栽培等技术,合理控制生长节律,有效地缩短了枇杷童期,实现定植后2年开花结果、3年株产2.2 kg、4年株产3.1 kg、5年株产5.3 kg、6年株产7.7 kg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杨涛  谭音 《北方果树》2009,(5):14-15
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作为栽培的只有一个种,即石榴(Punica granarum L.)。石榴树适应性强,易栽培,易管理。它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石榴在我国有六个生产区,即陕西临潼产区、山东枣庄产区、安徽怀远产区、四川会理产区、云南产区和新疆叶城产区。在西昌,石榴也是果树主栽品种,为西昌果农创造了丰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 巨峰葡萄系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74年冬,我们从山东果树所引进,1975年春扦插定植。株距3米,行距5米,计35株。1976年开始结果。1977年平均株产30.5斤,1978年平均株产91.8斤,达到“一年壮苗,二年挂果,三年丰产”。1979年平均株产105.5斤,1980年为118.5斤,最高株产165斤。经多年栽培和观察,巨峰葡萄在安徽也保持了丰产、优质的特性。一、引种地的自然条件和巨峰生长结果的表现引种试验地处淮河边,气候较温暖,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甜柿产量仅占柿总产量的2%.200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台湾引进"次郎"甜柿品种,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现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收益早、用工少,效益高,已在仙游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推广近0.2万hm2.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次郎甜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嫁接苗种植后第2年株产2 kg,3年生株产8kg,4年生株产13 kg,5年生株产25 kg,6年后进入丰产期,株产30 kg以上,产地批发价达16元/kg.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们从台湾省引进台湾软枝甜杨桃‘台农1号’种苗15000株种植15公顷,2008年试投产;平均株产2.5千克;2009年平均株产18.15千克:2010年平均株产25.45千克;2011年平均株产28.75千克。  相似文献   

19.
特早红李是吉林省长春市铁北园艺场 1982年以早红袍李为母本 ,绥棱红李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李新品种。 1993年 7月通过技术鉴定并命名。我们于1991年秋季引入接穗 ,1993年定植建园。目前树龄为7年生。经观察 ,该品种果实外观、品质、早熟性、早实性及丰产性等方面均优于长李 15号品种。树势强健 ,树姿半开张 ,结果早 ,成苗定植后当年即可形成一定数量的花芽 ,翌年结果。 3年生平均株产3 kg,4年生平均株产 13.5kg,5年生平均株产2 6.1kg,6年生平均株产 33.3 kg,7年生平均株产4 2 .5kg。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嫁接在山桃砧木上表…  相似文献   

20.
‘吉夫纳’(Gefner)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果树,为热带亚热带半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以色列,2004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台湾引进,先后在厦门同安,漳州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长泰等地推广种植,具有果大、质优、早结、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等优点.目前在闽南适宜区推广种植超过200 hrn2,嫁接苗3月定植后第2年开始挂果,株产1.5 kg,第3年株产5 kg,第4年株产7.5 kg,第5年株产15 kg,第6年进入盛果期,株产25 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