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引言据报道,血清Ⅰ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可使已接种疫苗的肉鸡致病。1984年,从马里兰州肉鸡中获得了一个称为MD的血清Ⅰ型毒株,在有抗IBDV抗体存在的情况下仍可引起法氏囊病变。1985年,从Delmarva半岛的肉鸡中分离出四株在抗原和致病性上与标准病毒不同的血清Ⅰ型IBDV。从密西西比州肉鸡中分离出两株能在已接种商品疫苗的小鸡中引起法氏囊病变的IBDV。1988年,从佐治亚州鸡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霉(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IBDV 在分类学上属双链 RNA病毒。可分为血清Ⅰ、Ⅱ两个型。两型 IBDV的结构和特性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报道有不少经 IBD 免疫过的鸡群仍频繁发生 IBD,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双RNA病毒科,包括两个血清型。根据毒株的致病性,IBDV可分为无致病力(血清II型)、弱毒力(疫苗株)、经典强毒、变异株和超强毒株。血清II型株不引起鸡的法氏囊损伤和鸡只死亡。弱毒力株不引起死亡,但根据其毒力的差异对法氏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经典强毒株引起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芪蓝抗毒饮单用及其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疫苗合用 ,对人工诱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雏鸡的死亡率、器官出血率、囊指数比、IBDV抗体效价和增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芪蓝抗毒饮无论单用或与IBDV疫苗合用均有较好的预防IBD的效果和增强免疫作用 ,能明显减轻IBDV引起的法氏囊损伤 ,早给药的效果略优于晚给药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一种含二片段基因组的双股RNA病毒,属于双股RNA病毒科,能引起雏鸡急性、高传染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即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已发现该病毒有两个血清型,称为1型和2型,血清1型还包括几个亚型。两个血清型均可感染雏鸡和火鸡,但只发现雏鸡发病。在自然感染的雏鸡中,最早的观察之一是病毒对淋巴组织的作用。病毒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V具有高度传染性,在自然环境里极其稳定。针对IBD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并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防控。传统的疫苗可分为两类:减毒苗与灭活苗。直到今天,尽管血清2型IBDV经常在鸡群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此病作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易感,引起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疫苗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一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囊生长成熟时,此时鸡群极易感染病毒.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导致其他疫苗免疫失败,因而常继发和混合感染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该病毒较为顽固,不像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一般的消毒剂可以将其杀灭,相对于IBDV来说显得脆弱一些。IBDV没有囊膜,一旦在鸡场里存在,要想清除并不太容易。有报道指出,IBDV在鸡舍的尘埃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炎、甘博罗病、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家禽养殖过程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家禽养殖中的一个限制因素。IBDV导致的免疫抑制可造成免疫接种失败和鸡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体。例如,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的鸡体内连续传代时,其毒力会增强。高致病力的IBDV在鸡群中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雏鸡免疫抑制疾病,主要引起3~12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发病。该病的危害性主要在于造成鸡只直接损伤或感染,雏鸡严重免疫抑制,对其它病的疫病易感性增强,疫苗免疫失败。目前商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病(MD)可用火鸡疱疹病毒(HVT)或弱毒化血清型IMD病毒免疫预防。但经常在已接种过疫苗的商品鸡群中发生意料之外数量的MD病鸡,最近作者等才弄清在孵化后早期及1~14日龄时感染鸡贫血因子(CAA)是马立克疫苗接种失败的一个原因。另外,有报告说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增强CAA的病原性。但是这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家禽传染病,对世界范围内的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IBD的最主要防控技术是疫苗接种,但是随着IBDV变异株及超强毒株的出现,传统疫苗不能对田间复杂的流行情况提供良好的交叉保护,免疫失败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基因重组载体活病毒载体等新型疫苗的大量应用,IBD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本文旨在概述国内外学者对IBDV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为IBD免疫防控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已确认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有两个血清型。Ⅰ型包括能对鸡致病的病原性毒株,世界上所有的鸡都对Ⅰ型 IBDV 敏感。迄今还没有有关Ⅱ型病毒对鸡具有病原性的报道,但实际上,鸡或火鸡均可以感染Ⅱ型病毒。ELISA 商品试剂盒通常不能区分这两种血清型,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鸡的 ELISA效价可能是同时针对Ⅰ型和Ⅱ型抗体的。在Ⅰ型的分类中,又发现了一些亚型。这些亚型在免疫原性上和标准Ⅰ型病毒有所不同,有的被称为变种。这些变种在病原性上和标准病毒也不同。IBDV 的分类是通过已知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法氏囊炎、腔上囊病、甘保罗病等,是由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中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免疫抑制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分为能使鸡致病的Ⅰ型和致火鸡发病的Ⅱ型.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2~3d)、病程短(7~8d)、呈尖峰死亡曲线。IBD对养鸡业危害巨大,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影响鸡体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IBDV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活疫苗、鸡传染性支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被称为冈博罗病或者是腔上囊炎,主要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所引起传染病,并且是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急性的传染病。IBDV属双股病毒科中的双股病毒属,是单层衣壳,没有囊膜,属于红细胞凝集特性。这种病毒要是按照病毒中和特性来划分的化可以分成血清Ⅰ型以及血清Ⅱ型,要是按照其毒性强弱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经典毒力株、较弱疫苗株、超强毒株以及变异株。这种病毒的耐热性是非常强的,利用紫外线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