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植物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内生产生活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功能高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废弃物被严格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城市生物的健康和成长不受不良影响.乡土植物,指在当地自然植被中,观赏性状突出或具有景观绿化功能的高等植物,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乡土植物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组分、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目前,还存在一些限制乡土植物广泛应用的问题.因此,要做好提高认识、技术研究、划格局、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明确农业生态系统边界入手,探讨工业辅助能的折算标准。认为农业生态系统应采用同一稳定的标准,而工业系统和包括工业系统在内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应采用可变标准。认为“我国东北也成了‘石油农业’”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干旱程度加剧,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②水热矛盾突出;③水土流失严重;④人为破坏频繁;⑤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⑥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等特点。其中水分短缺是脆弱生态系统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植被恢复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应按水分来源划分为不同的建设系统,即“雨养生态系统”、“集水补灌系统”、“适水灌溉系统”。针对不同系统,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等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即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模式;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非平衡热力学与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耦合系统。从热力学观点看,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物质、能量流动必然引起系统熵的变化。本文从非平衡热力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的热力学本质;生态系统的信息熵;生态系统类比;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河北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直接供给农产品功能,又具有调节、支持、文化服务等间接功能。研究选取河北省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综合测算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表明,2014年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间接价值为直接价值的1.09倍,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直接的生产功能,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功能。鉴于此在北戴河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各项指标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农田生产供给价值 > 休闲旅游价值 > 固碳释氧价值 > 废弃物处理价值 > 涵养水源价值 > 社会保障价值 > 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 > 秸秆还田价值 > 净化大气价值。因此,研究认为:北戴河区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合理调整农田利用方式,应注重提高调节、支持、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最优化。通过对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为北戴河区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决策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盐柴类荒漠碳交换特征及其各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Li-840CO2/H2O红外分析仪测定生态系统呼吸(Re)和生态系统净交换(Nee),同时利用Re减去LI-8100自动土壤CO2流量系统测定的土壤呼吸(Rs)作为植物自养呼吸(Ra),并用Ra减去刈割处理下测定的CO2通量值计算植物叶片呼吸.[结果]Re在6到9月期间,6、7月表现为微弱的碳源,8月表现为碳汇,9月表现为碳源;Nee由于受到高温抑制的影响,仅8月表现为“U”型曲线,Re、Ra和植物叶片呼吸表现为单峰曲线;Nee与温度不相关,Re、Ra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4个月中Ra占Re比例夜间分别为33.0;、40.0;、75.7;、36.1;,白天分别为81.3;、78.1;、81.1;、75.7;;4个月中白天植物叶片呼吸占Ra比例分别为59.4;、54.7;、68.5;、56.3;,其中8月最高.[结论]由于荒漠夏季的高温,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源以及生态系统净交换(Nee)与温度不相关.植物自养呼吸(Ra)和生态系统呼吸(Re)与温度相关性较好,故温度是影响荒漠呼吸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8,(1):95-100
天地人“三才”是传统哲学一种思维范式,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天地人宇宙系统论。天地人整体思维影响了传统农业的运作方式,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天时”、“地利”、“人力(和)”,形成了天、地、人、物农业巨系统。天地人物和谐统一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由三大要素系统构成,一是生物有机体(动、植物、微生物)系统,二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天和地)系统;三是人的社会生产劳动系统。农业生产实践就是通过人的社会生产劳动协调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天和地)的关系,三大要素系统的协调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农业是生态化的抑或生态趋向的农业,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某种共识。对此,必须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与现代的生态农业概念虽然有着相通之处,但也不尽完全相同。传统农业借鉴哲学上的天、地、人的整体思维倾向,融人动植物的“物”,形成天、地、人、物的农业生态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构建了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相似文献   

8.
土壤健康研究近年来成为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的保持与提高水及大气的质量,发挥土壤系 统维持植物和动物生产力,支撑人类健康和栖息地等功能,便于进行土壤健康养护工作,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 关土壤健康评价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壤功能、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的概念以及三者相互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列举了土壤健康评价时所构建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最后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例分析了不同生 态系统的土壤健康评价成果,提出了今后土壤健康评价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是植物将C、N、P等养分元素返还土壤的主要途径。对于果园生态系统,具备农业和林业生态系统的双重特征,同时拥有一个“开环”结构的养分循环系统,因而凋落物分解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生态特征。从果园凋落物分解的主要研究内容、凋落物分解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影响、果园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的生态特性三个方面综述了果园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及生态特性。发现目前果园凋落物分解研究与实际生产问题结合性不强,缺乏对果园生态系统一些独特性生态问题的关注。因此,建议采用定量的方法,针对果园系统特性,将研究结果与生产相结合,指导果园管理,实现生态和经济双收益。  相似文献   

10.
黄珍 《甘肃农业》2012,(8):39-40
人工湿地系统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它由人工建造、监督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地植入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资源丰富。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严重、草原面积锐减、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保护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探讨了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提出: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草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目标,建立草地恢复建设技术;切实加强法制管理,坚决制止各种非持续利用形式的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水动力学典型的裸地蒸发模型、蒸发蒸腾量模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出发,综述了SPAC系统下国内外现行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溶质运移模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等研究进展,归纳和讨论了目前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在SPAC系统建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建立准确的数值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蒸发蒸腾量模型未来研究的趋势;入渗模型从点至区域的动态扩展,并结合土壤侵蚀、污染物运移等因素的农业倾向性研究为潜在的重要分支方向;根系吸水模型应更多被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动态、设计合理的灌溉制度及干旱预警等体系;利用计算机、遥感等技术手段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物能循环的机理性模型将为模型的实用性和精度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系统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它由人工建造、监督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地植入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道生态整治中面临的湿地植物恢复和种群优化问题,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典型河道内湿地植物为对象,分析常见湿地植物去除污染物的能力,评估常见湿地植物对行洪的影响,构建适宜的河道生态系统,为今后江西河道生态整治和水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该文主要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等问题 ,探讨植被保护方案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途径和技术措施 ,提出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生态系统恢复的 4个基本途径为保护、恢复、重建、维持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指标、生态关键种指标、生态系统环境建设指标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或原生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衡量标准有 9类 ,包括生物量生产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最大有效持水量、有效降水系数、降水利用效率、有效水持续期、氮利用率、微生物共生体和循环系数 ;天然林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包括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阶梯式退耕”模式、“辐射式生态重建”模式、生态农 (林 )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市场化  相似文献   

16.
林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系统、大气系统、水系统、土壤系统的平衡起着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建立林业生态系统的长效管理机制,改变生态安全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和进行林业生态系统安全科研等方面论述了舟山林业生态系统的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7.
辽阔的地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危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外来入侵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其中以水生生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苦草、竹叶眼子菜和黑藻等沉水植物,莲,茭委等挺水植物,满江红,凤眼莲等漂浮植物适于水体植物的恢复与重建;芦苇,千屈菜,垂柳和枫杨等在水库边缘相对严酷的环境中有较好的潜在适应能力;结合库缘植被恢复,建立防止岸坡遭受侵蚀的立体防护林带;陆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应从退耕还林和考虑不同海拔高度植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合理搭配植物物种入手。物种选择应符合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具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UV-B辐射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即胁迫与调控。UV-B 辐射不仅是植物的一种环境胁迫因子,还是植物和生态系统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植物次生代谢和形态变化是UV-B辐射调控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自然生态系统可能产生抗性物种来适应增强的UV-B辐射。人工培育抗性作物品种则是减轻UV-B 辐射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可行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0.
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问题是研究气候和小气候形成及其变化机制的重要问题 ,也是维持现有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 ,而且对防治荒漠化起着重要作用 .该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规律及系统小气候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从水量平衡与水文动态、水热交换与传输以及热量平衡等 3个方面 ,评述了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研究的若干方法 .最后 ,该文对水热平衡理论和研究方法、水热平衡耦合模型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水热结构优化模式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问题作了分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