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蕨类植物叶型多变,具有精巧的叶面,奇特的孢子囊,多样的鳞片,是园林植物中的一支奇葩。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貌组合差异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蕨类植物种类。本文在简要分析重庆蕨类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探讨蕨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出应在园林建设中重视蕨类植物,以丰富植物多样性,增加园林景观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调查分析了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对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观赏蕨类植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24科40属59种,各区域种类分布不均衡。该区观赏蕨类植物具有生活型多样等特点,具有盆栽、地栽、与树木山石配置及营造水景等园林应用价值。该研究通过调查庐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野生蕨类植物物种丰富、适应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管理成本低廉,且部分观赏价值较高。文章重点探讨蕨类植物在采石风景区的应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蕨类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调查分析了大瑶山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初步分析大瑶山保护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和观赏特性,以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观赏蕨类植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瑶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32科60属118种,优势科、优势属明显。该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具有生活型多样等特点,具有园林绿化、盆栽观赏、盆景配置、切叶材料、垂直绿化等园林应用价值。通过调查大瑶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蕨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蕨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吴刘萍(湛江海洋大学园林系广东湛江)作者简历吴刘萍女助教。江西省萍乡市人。1972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同年7月任教于湛江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从事花卉园艺学,花卉应用设计,园林史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并实际...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及专家咨询,根据线性石松类及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对贵州珍稀濒危石松类及蕨类植物种类、地理分布、应用价值、濒危原因、保护措施、分类变更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开展珍稀濒危石松类及蕨类植物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贵州石松类及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5亚纲14目37科12亚科108属888种50变种12变型3杂交种。珍稀濒危石松类及蕨类植物15科23属61种,其中已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8科9属11种,未列入12科17属50种。  相似文献   

7.
草本花卉品种丰富,在北方园林中应用广泛,根据应用位置,可分为园林摆花和植物造景。  相似文献   

8.
庐山药用植物共有74科120属143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8属12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60科105属123种(双子叶植物有107种,单子叶植物有16种).在143种药用植物中,木本植物67种,藤本植物21种(木质藤本14种,草质藤本7种),草本植物55种.根据药用植物的生态类型,作为园林绿化植物的园林配置方式有绿篱树墙、孤植、丛植、片植、篱缘及廊架、盆栽和盆景等造景艺术.今后应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科学研究及建立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基地等方面加强庐山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医学药用及园林应用提供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9.
园墙是岭南古典园林中极为常见的景观小品。清晖园的园墙形式多样、材质丰富,使空间富于变化,同时,是见证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糅合的历史物证,其形式和应用可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球根植物具有种类丰富、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管理简便、球根种源交流便利等特点,非常适合园林应用.简要介绍了原产于我国的球根植物种质资源,探讨了球根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方式,最后提出应加强在园林建设中应用球根植物,以丰富植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并建议着重解决种球的资源利用和国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栎属植物资源丰富,有60余种,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栎属植物树体高大、叶形优美、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首先综述了我国栎属植物原种和变种资源,其次介绍了常用的种类及其优良性状、园林应用状况,并推荐一些国外引入的优良栎属植物种类,阐述栎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与欧美国家对栎属的应用相比,我国对栎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园林应用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杨芳绒  苏志国  李卓 《北方园艺》2007,(12):137-139
北方的冬季自然景观单调.在城市中,塑造良好的冬季植物景观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对郑州、北京、哈尔滨3个北方城市的冬季植物景观的现状调查,分析了植物冬季形态特征和市民休闲需求,认为简约设计是冬季植物配置与造景的适宜手法.  相似文献   

13.
为在鄂尔多斯地区景观的营造不受高费用草坪的限制,需要筛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草坪的优良地被种类。基于此目的,研究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的4个绿化项目为样本区,通过对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的跟踪调研,对所应用地被植物的种类、表现性状、景观效果进行观测、调查和分析,初步总结适宜在该地区园林绿化中使用的一部分地被种类,同时提出不同地被种类配置及其组合方式,为提高相关地区整体园林绿化品质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杭州日益重视球根花卉在城市绿地中的推广与应用,并取得一定效果。通过对杭州球根花卉应用的实地调查,总结球根花卉在杭州绿地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形式和现状,提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姜圣多美  应俊 《现代园艺》2011,(11):104-105
现代社会,植物造景在室内空间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适合植物造景的室内环境、生态条件入手,介绍了室内空间植物造景的原则与植物材料的选择,然后从布局方式、应用形式2方面讨论了造景的手法,阐述了不同植物景观类型,最后总结了室内空间植物景观的功能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乐君  孙鹏 《现代园艺》2011,(17):70-71
城市景观近几年随着园林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迅速。在城市里用恰当的植物营造适宜人观赏的景观是现今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将通过分析植物造景现状,探讨植物造景中所遇到的问题、植物造景的原则、艺术原理和手法,为将来景观设计的植物配植阶段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创造植物的意境美是创造“赏心”园林景观的重要实现方式.文章从具有丰富内涵的古典园林意境美的表达入手,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进行意境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吉  潘百红 《西南园艺》2006,34(6):47-49
分析了室内植物的作用,并对如何选择室内植物以及怎样进行室内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园林绿化、食用、工业、药用等方面论述龙舌兰属植物的经济价值,旨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方向,以便更好地利用本属丰富的纤维、生物燃料、食品等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Forests throughout the US are invaded by non-native invasive plants. Rural housing may contribute to non-native plant invasions by introducing plants via landscaping, and by creating habitat conditions favorable for invad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rural housing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expla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vasive non-native plants in temperate forests of the Midwestern US. In the Baraboo Hills, Wisconsin, we sampled 105 plots in forest interiors. We recorded richness and abundance of the most common invasive non-native plants and measured rural housing, human-cause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e.g. roads and forest edges), forest structure and topography. We use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variables more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non-native invasive plants (best subset and hierarchical partitioning analyses for richness and abundanc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presence/absence of individual species). Housing variables had the strongest association with richness of non-native invasive plants along with distance to forest edge and elevation, while the number of houses in a 1 km buffer around each plot was the variable most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bundance of non-native invasive plants. Rhamnus cathartica and Lonicera spp. were most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rural housing and fragmentation. Berberis thumbergii and Rosa multiflora were associated with gentle slopes and low elevation, while Alliaria petiolata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over of native vegetation and stands with no recent logging history. Housing development inside or adjacent to forests of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and the use of non-native invasive plants for landscaping should be discoura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