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何晓霞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00-100,111
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突飞猛进,如何更好的展现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注重公园的人性化、体现公园的个性化、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加强公园管理等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城市公园的品位,以期达到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完美融合,展现城市公园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各项娱乐活动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儿童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家庭的核心成员,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建筑过于拥挤。儿童能够接触到的自然活动场所和自然活动区域过少,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场地,成为当前儿童活动和游戏的最佳场所。阐述了当前儿童游乐场地的现状,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如何更好地设计儿童游乐场地在城市公园中的位置和大小等内容,保证儿童娱乐设施与城市公园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行为观测法对长春南湖公园冬季使用者游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老年人成为公园的使用主体;(2)体育锻炼、冰上嬉戏和散步通行类活动成为公园内主要活动类型;(3)在冬季,每天9∶00为公园使用高峰;(4)在高使用密度的场地中,以有林广场和滨水广场为主,冰上嬉戏和体育锻炼为其主导性活动。建议:(1)增加冬季景观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冬季安全防护监督管理机制;(2)基于使用者游憩行为特征而进行的空间组织是城市公园建设的要点,如何人性化设计场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应及时更新,保障游人冬季活动方便。  相似文献   

4.
滨水绿地作为承接陆地与海洋过渡段的特殊区域,是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从分析人对滨水绿地的需求出发,以厦门海沧湾公园为例,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布局、硬质景观设计、软质景观设计3方面,试着加入一些"人性化"元素,使其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悦 《现代园艺》2021,(6):82-83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已不再是少数富人的私人花园,而成为市民户外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但随着公园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公园游览的人数激增,使用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城市公园已渐渐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活动需求,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提档升级,公园绿道景观需通过更有效的设计解决公园建设与使用的矛盾。公园绿道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探究了城市公园的绿道景观建设,为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极具现实意义。探讨了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旨在帮助城市充分利用公园空间,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从而构建生态环保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城市公园景观同质化问题,在城市公园建造上,着力打造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基于城市文化对公园景观进行多角度的塑造,打造辨识度高、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文化景观。本文基于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从立足本地需求、表达地域文化元素、采用地域文化表达手法、打造个性化公园景观四重维度探究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杨平英 《花卉》2016,(18):29-3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城市公园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城市中公园是人们日常散步、锻炼的主要场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城市公园开始向生态化发展,生态公园成为了城市公园建筑的主要方向。生态公园所强调的是公园内综合生态量的最大化,其更多的是强调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参与与维护,确保公园的生态多样性。本文详细的分析介绍了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的方法以及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城市公园的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之初,便应该将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减少城市面源污染,提高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更好地推动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详细介绍了城市公园内面源污染控制系统进行合理构建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望京昆泰公园为例系统阐述了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态和城市改善的催化剂,城市公园的设计旨在打破城市与自然、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以景观作为视角,统筹协调多专业多部门,从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发展、地域特征和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考虑公共游憩空间营造、步道系统设计、城市拓展的功能以及文化精神传承。本文以兰州七里河区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为例,在优化上位城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立足于场地现状条件及地域特色,确定公园整体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一方面,方案设计较好地呼应了公园与外部城市的联系;另一方面,方案设计基于场地的特征,解决了排洪沟的场地分隔限制,形成公园内部的交通连接和竖向体系。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设计的综合性进一步提高,越来越需要建筑、景观等不同专业的全面协作。本文以景观统筹为例,在地勘、建筑、水利等不同专业融合、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相关经验。文中例举代表性设计内容,并详细阐述其实施原则及落实要点,为推动建设开放便捷、地域特征突出、邻里和谐的城市公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园的景观是一个城市人文精神、自然生态以及科技艺术等等内涵的集中体。大众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大众对于景观的偏好,而在现代公园建筑方面,由于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不同地域人文与自然环境有所不同,对于公园的认知与需求不同等等原因所导致,设计者在提供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难以把握。本文主要是在基于大众景观偏好与实际设计差异的基础之上提出景观设计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深入发展,如何配置城市建设资源,实现城市公园建设目标,营建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氛围,提高城市化建设综合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要点问题,其中"区域性"作为城市公园建设指引力之一,与公园建设地域文化、历史、民俗风情、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经济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只有明确城市公园建设地域性,才能创设人与生态和谐共处城市公园。通过研究中山公园地域性,以期累积城市公园建设经验,推动城市化建设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为公众提供休闲、科普、娱乐、健身、文化活动场地,还是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通过对女性使用者在沙河湿地公园的基本属性和活动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设计、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以期更好地满足女性对湿地公园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北园公园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使用状况评价以及人性化场所等相关理论,通过对老年人的活动内容和公园内设施布置等方面调查,分析北园公园对老年人户外活动上设计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园优化建议,并针对老年人进行城市公园人性化设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锦江山公园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植物配置、道路规划等方面的探讨,充分发挥锦江山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观赏、健身、交往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孟杨 《现代园艺》2014,(10):170-170
近年来,生态型城市公园被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公园在逐渐增多,基于大众的要求,生态公园的建设逐渐被重视。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体现在地貌地形、道路建筑、水环境、绿化植物等方面上,这些因素的有效结合才能建造出更好的生态公园,公园布局和整体规划并结合生态的理念给设计师们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对于生态在公园规划中起到的作用和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做出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共艺术的迅速发展,公共艺术视角下的色彩必须与城市人文精神、发展规划、景观风貌和谐统一。色彩作为公园景观的主要因素,其不但对公众心理、公园景观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一个城市公共艺术与色彩运用水平的主要体现,更是公众欣赏城市公园景观的主要视觉体验。以城市公园为例,对其基于公共艺术设计视角下的色彩运用开展分析,明确了公共艺术设计视角下,色彩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和表达,最后提出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城市基于提高城市自身的形象和"还绿于民"的思想,为我国城市公园拉开了开放性的大幕。如何让开放式城市公园更加符合开放性的要求,让大众方便、安全、有效的使用是研究的重点。以大明湖新区扩建为例,从规划设计层面上阐述现代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林海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海公园进行现场勘查和资料调研,对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基础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以"农牧情·阴山颂"为主题,对场地规模、居民类别等资料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造建议,并做出针对本城市公园的优化改造设计,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林海公园情况对公园改造进行总结,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老旧公园改造提升的理论,促进城市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湿地公园道路主要是"人——物——环境"的承载主体,湿地公园道路设计不仅应该满足场地的行走、游憩功能,还应该满足生态要求。基于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现状,通过现场调研以及资料查询,针对道路铺装进行探讨。捞鱼河湿地公园中室外硬质地面主要采用木材、透水混凝土、木材和碎石等。整个设计不论是从材料选择还是材料的组合和施工上面,都体现了生态环保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杨佳佳 《花卉》2019,(20):148-148
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及大众对优美环境的向往,使得公园城市理念作为人居环境发展的时代产物而提出,使其无序的“城市公园”发展至系统的“公园城市”,对于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城市景观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探讨了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发挥生态文明最大化与城园共融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