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域旅游"的创建使海南乡村景观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了热门话题。然而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对传统景观的保护还不成熟,造成资源的浪费。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全域旅游息息相关,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文章以琼海市城镇化建设为鉴,探讨了全域旅游视角下如何保护与提升乡村景观,同时为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邓思连 《现代园艺》2022,(6):150-152
处于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常态化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域旅游引导视角下,以湛江市遂溪县下洋村为例,对乡村绿道规划建设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应从重视生态修复及稳定、增强场景体验与人文感知、完善乡村绿道体系3个方面规划建设乡村绿道,以期给人们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并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良性...  相似文献   

3.
赵显彬 《现代园艺》2022,(23):127-129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对兰州市旅游景观系统进行研究,在阐述城市旅游景观概念、城市旅游景观系统和城市旅游景观要素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旅游景观系统要素的研究,根据城市演变过程中的物质形态及意识形态,从自然景观要素及人文景观要素两方面详细分析兰州市旅游景观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以期为促进兰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建设方向,在此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发掘乡村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度假模式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并剖析已建成优秀度假村的项目,得到体验型旅游景观营造的必要性,并得出3个景观营造方法,希望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建立舒适、原真、便捷、生态、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5.
王崑  王超  张金丽 《北方园艺》2010,(8):107-109
从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原则。并以阿城区红新新村为具体案例展开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促进经济增长增收,对乡村旅游景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乡村景观旅游发展为基础,进行了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加强在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发掘农村旅游景观的价值,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以景观内涵和构成要素为研究基础,该研究简述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研究,提出设计控制的宏观、中观、微观的3个尺度,并通过对凌源老虎沟自然风景区设计的案例分析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景观中保护、传承、创新的3个主轴线,为北方地区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宁武县为例,基于全域旅游背景,分析全域旅游验收中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以及宁武县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宁武县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实现宁武县公共服务建设的优化措施,旨在为解决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地区旅游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景观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微妙,好的景观往往会成为驱动力带动旅游;积极地旅游也可以促进景观的不断完善。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仍无法满足学术研究、市场应用的需要。本文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为新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花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载体,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沁人的芳香备受人们青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乡村花卉景观具有存在和发展的需求和空间。在对台州市乡村旅游开发中花卉景观的调研与考察基础上,总结并分析了台州市乡村花卉景观特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趋势,从政策导向层面对重庆区域相关发展做了相关分析,对目前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主题类型,即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的观光主题、农庄或农场旅游的体验主题、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的康乐主题和民俗文化主题类型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于未来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农业+文创+旅游"的走向趋势与新型发展模式做了一定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大力建设发展农业旅游景观,既能满足城市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对农业概念、类型和功能,农业景观概念、属性、类型、特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梯田景观和花海景观为例探讨农业旅游景观的特点,从而为更好地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空间、道路、竖向、植物方面阐述黎族村景观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改造措施,旨在为海南岛黎族村落的建设提供借鉴,促进海南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开发中景观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乡村旅游开发角度,对目前开发中的景观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传统农村"的景观建设模式与具体的建设思路,旨在为创造富有传统内涵和现代文明的乡村旅游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居民对乡村田园景观有着较高的向往之情,也因此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而不同类型的群体旅游心态、消费方式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对乡村景观进行重新设计,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吉  王英 《现代园艺》2022,(15):136-139
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景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以核心景区带动边缘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开发地。在乡村旅游视域下,如何构建核心景区与边缘乡村的协同融合发展格局成为景区边缘乡村景观规划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田野调查法,梳理景区边缘型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乡村改造模式,同时以案例实证研究法,选取南岳景区边缘的萱州古镇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核心景区的带动下,景区边缘型乡村景观优化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乡村旅游的视角结合主客体需求,针对用地失衡、同质化竞争和建筑风貌引导等三方面提出对应的景观优化策略,以期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陶彦松  区智 《现代园艺》2023,(10):91-93
面对当下乡村旅游消费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需在传统村落房屋、街巷、广场、标志性景观、周边水系等景观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改造设计。围绕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玩赏、文化消费需求导向,考虑不同乡村地区存在的地形地貌、建筑文化理念、景观审美观念,以传统村落景观为例,对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宏观生态环境、中观建筑及空间结构、微观旅游体验景观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在保留与还原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完成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建筑结构、生态及服务环境再造,以满足乡村旅游民众的生态性、文化性与娱乐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刘琦炜 《现代园艺》2021,(6):147-148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一大批具有旅游价值的村镇,我国和吉林省的乡村振兴规划都对吉林村镇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结合村镇的发展,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景观生态规划建设,在规划设计中要依托天然环境优势强化村镇风貌、注重美观性与地域性相结合振兴多民族风格、适应旅游要求建立融通内外的流线景观系统,通过探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建设之路,对实现吉林省旅游型村镇的特色化与魅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廖君 《中国食用菌》2019,(5):I0037-I0037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互相推动的关系,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据,探索了二者协同发展的措施,以侬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协同研究》一书为例.本书作者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更深入分析了区域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关系,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来验证,在考查大量案例下精选案例深入分析了促进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