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校园是培养人才和师生日常生活的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高校校园景观存在着景观效果单一、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对优秀的校园景观案例——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园谷"、芬兰赫尔辛基阿尔托中心校园景观、德国埃尔福特市古腾堡中学景观和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景观的研究,从设计人车分行的交通模式、营造人性化的交流空间和挖掘校园文化三方面,对校园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研究对象,阐述校园内植物景观现状及改造设计原则,提出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川中学的特殊使用人群,北川中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成功引入了环境心理学理论。北川中学校园景观的可意象性设计体现在道路、边界、校园入口、节点和校园广场、庭院空间等物质元素上,其空间形式以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的分布为主、私密空间为辅,在视觉效果上整体风格与周围环境风格相统一,同时分别用景观音响和芳香植物丰富景观的听觉和嗅觉体验。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北川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要真正设计出符合人们心意的景观,景观设计师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节约型高校校园景观概念是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被提出,本文归纳出节约型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国内外节约型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为更好地设计节约型校园景观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信息也在高速传播,人们的物质世界日益丰富,精神世界却日益浮躁,人们对法律知识越来越重视,但是违法事件依然层出不穷,很多人活在自以为的"知法懂法"的认知里,其实需要进一步接受法治的宣传与教育。以校园景观为切入点,从校园景观的设计现状、校园"法治"主题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校园"法治"主题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3个方面探讨校园"法治"主题园林景观的建设,希望能将法治宣传与校园景观相结合,相互促进,建设美丽而有灵魂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6.
校园绿化是校园健康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协调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重点内容,如何在校园绿化建设中融入景观生态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校园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将从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基础出发,进一步探讨基于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理论的"生态校园"发展,希望能够为高校校园绿化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孙卉林  杨波 《现代园艺》2014,(2):113-114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校园景观承载着人文的历史使命和传播知识、先进文化的本质特点。因此,校园景观设计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空间组织原则,传承校园文化特色,结合地形地貌构建校园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校园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中,使运用后的景观元素分为建筑屋顶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人工湿地、渗透池、植被浅沟、渗井。本文分析了在"海绵城市"背景下,校园景观元素设计方案,以此解决校园雨水内涝、用水紧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延边大学绿色校园景观文化内涵应注重深入挖掘朝鲜族景观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具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通过绿色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探讨,确立了延边州景观文化的独有性、构成要素、艺术形式、地带性植物群落等研究内容,并探讨了延边大学的绿色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景观是增加景观可识别性和有助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立足地域文化资源,围绕学校文化理念系统,针对校园良好框架及周边环境情况,从点、线、面、体的四维角度出发,总体构筑13处景观(六点、四线、二面、一体),力求从传统文化挖掘与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两方面有机融合,探索文化景观在中学环境建设表达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校园室外空间景观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张家界市教字垭宝洁希望小学为例,针对乡村儿童心理行为特征,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利用乡村资源,利用运动、劳动和文化、教化的"两动两化"的景观手段,达到校园景观对乡村小学生的健身、养心的效果.营造出有利于乡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室外空间景...  相似文献   

12.
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生态校园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陵县店头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立足学校背山面河的山水环境实际,从山麓仰借和山顶俯瞰着手,以塑山瀑布为校园景观中心,随形就势构筑十字轴线和五台景观,探索生态校园环境文化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是在校师生进行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景观自身也具有其独特的四大属性:开放性、文化性、生态性、独特性。通过对贵阳学院"拾梦小径"的改造设计实践活动,还原了校园景观自身所具有的四大属性。并且通过尝试文化性、学生实践性内容的引入,使得校园景观的外延意义得到进一步地扩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结合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自身发展需要,对校园主教楼前中心区域进行景观设计。该绿地以"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自然和谐"为主题,设计主教楼前绿化的三个主要景观节点,分别是入口广场景观区、学习交流区、休憩区。该景观设计将职业中专文化与景观结合起来,形成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并从师生使用的需要去考虑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现代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5.
阚曼溶  李晨  王锦 《现代园艺》2023,(5):131-133
随着环境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校园景观设计在校园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中学校园环境不再仅限于功能需求,新的中学校园环境还要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昆明市第十中学求实校区为例,以环境心理学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校园使用者对环境的需求,探讨中学景观设计策略,为设计出能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中学校园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校园景观装置艺术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特色的景观装置艺术不仅能够满足校园景观的功能性,丰富校园环境的氛围和层次,同时通过加强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也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文章结合装置艺术"场地+材料+情感"的3个方面初步探究景观装置艺术在校园中的表达形式,追寻高校的场所精神,塑造高校校园环境的文化个性,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校园景观的教育功能将立足于教育心理学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结合小学课程知识,将具有教育功能的景观介入到小学校园中。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可知,通过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教室中学到的知识和校园中的知识也可以相互迁移和融汇,通过校园户外空间的体验,让孩子们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而是带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铺垫,并让孩子们在走出课堂后也接受到信息。因此,笔者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小学校园中去,在提高小学校园户外空间质量的同时,满足学龄期儿童选择知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校园景观不同于住宅、商业、公园类型的区域,因其作为教育学习的空间特性,成功的设计总结归纳应具有以下特征:生态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有学习氛围的户外空间、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富有荣誉感的文化精神。而设计常犯的错误有:硬性的文化植入,采用造价昂贵的雕塑景墙,且易过时;脱离校园景观的本质,一味的塑造成"主题公园、雕塑公园"式的文化景观,没能从校园的使用群体出发考虑景观的塑造;塑造的景观只满足观赏功能,只追求好看缺少实用功能;不考虑现状与已有的景观设施,大面积的重新塑造,不切实际的景观规划等。要避免激进式的一次性投入,虎头蛇尾,无法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式的发展,文化景观的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文明校园的塑造不能仅仅考虑只考虑文化,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自然环境的塑造、户外的拓展。要考虑不同群体对景观需求,包括学生、教师、社团甚至是家长、游客等。下面就以"龙岩学院校园文化景观规划"为例,探讨现代高校校园的景观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学周围环境和学生本身的特点,探讨中学新校区校园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和园林小品设置的方式,指出新校区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性、艺术性和功能性原则,园林小品设置应与园林植物景观紧密结合,达到美观、实用的目的,为师生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0.
总结动物展区生态化、景观化的目的和意义,及展区生态化、景观化布局的基本原则。以淮安市动物园为例,探讨动物展区生态化、景观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