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贮玉米不同混播方式对饲料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之间以及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混播对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以中原单32、海育9号和高值扁豆(Dolichos lab L.cv.Highworth)为材料,设3个不同混播比例,即中原单32和海育9号、中原单32和高值扁豆均以1:1,1:2和2:1比例进行混种混收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北部积温较低地区,中晚熟玉米和早熟玉米以2:1比例混播,鲜草产量和可溶性总糖(WSC)含量最高;以1:2比例混播,营养品质最好。在黑龙江省西部和中南部积温较高地区,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以1:2比例混播时,鲜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混播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寒冷,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目前绝大多数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在此种植均表现为籽实成熟差(或无籽实)和水分含量过大,严重影响青贮饲料品质。该地区也种植个别极早熟籽实玉米品种,但植株矮小,地上生物产量低。把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混播混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还可以收获较多的玉米籽实产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从而促进乳酸发酵,改善青贮饲料品质。通过对3个不同生育期的玉米品种进行间行混播混收和同行混播混收试验,探讨了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生育阶段、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生育阶段和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应用Milk2000指数进行品质和产量综合评价,结果为:间行混播>同行混播>海玉8号>中原单32>东青1号。  相似文献   

3.
不同豆禾混播模式的草地生产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5种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建植同行与异行豆禾混播草地,混播种类为2种豆禾牧草混播、5种豆禾牧草混播,豆禾混播比例为豆禾比6∶4、5∶5和4∶6。依据2012-2013年各混播组合的牧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脂肪产量、中性洗涤纤维产量、相对产量总和(RYT)及豆科牧草与禾草的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相异度,分析了不同混播群落空间结构下各混播处理的生产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混2-1(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混2-2(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红豆草)的1∶1行处理具有较高的牧草产量与粗蛋白、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产量,且均高于同行混播;同行混播牧草产量均低于异行混播。各混播处理RYT值均高于1,且混2-1、混2-2的1∶1行处理RYT值高于同行混播。2∶2行、3∶3行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相异度,同行混播具有较低的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相异度。由此可见,从同行混播改为异行混播,可提高牧草产量、牧草品质和种间相容性,维持较高的群落稳定性,使豆禾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氮素运筹对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两者茎、叶及整株的Fe、Mn、Cu、Zn元素含量、累积量以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中,Fe的含量最高,且叶片中的Fe含量明显高于茎;皖草2号的Mn、Cu、Zn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但Fe含量显著低于墨西哥玉米。不同氮素运筹比较,一次性施肥处理中,2种牧草均以300 kg/hm2(N1)处理的Fe含量最高;而分次施肥处理中,Fe含量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皖草2号的Mn含量以N1处理最高,Cu、Zn含量以低施氮量处理较高;而墨西哥玉米的M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u、Zn含量均以底肥一次性施入的含量较高。N1处理的Fe、Mn、Cu、Zn累积量和产量最高,且墨西哥玉米的累积量和产量显著高于皖草2号。不同器官中4种元素的累积量和产量不同,皖草2号叶片中Fe的累积量和产量高于茎,而Mn、Cu、Zn的累积量和产量低于茎;墨西哥玉米叶片中Fe、Mn、Cu、Zn的累积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茎。刈割次数对2种牧草吸收4种元素的影响也不同,皖草2号的 Fe、Mn、Zn含量以头茬草最高,而Cu 含量以第3次刈割草的含量最高;墨西哥玉米则以头茬草的Mn、Cu含量和第3次刈割草的Zn含量最高。2种牧草再生草中4种元素的累积速率表现为Fe>Mn>Zn>Cu,且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墨西哥玉米的降低幅度大于皖草2号。综合分析认为,生产上选择皖草2号牧草类型,采取一次性施入氮肥300 kg/hm2的管理措施,可以获得矿质营养较高的优质牧草,且要重视头茬草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暖温带开展了夏季、冬季、饲草的混播组合及冬春季补饲牧草豆科品种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饲草混播组合以三得利紫花苜蓿+内农一号苏丹草组合牧草产量最高,为3.7t/hm2,但组合间的牧草产量差异不大(P〉0.05),各组合的豆科牧草所占比例均较低。青贮混播组合以玉米+扁豆的牧草产量最高,达到20.4t/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与扁豆混播混贮对青贮饲料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青贮玉米与扁豆按不同比例大面积混播的的方式进行种植,根据混播后对鲜物质产量和混贮后对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为扁豆与青贮玉米混合种植利用提供推广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扁豆形成不同冠层结构,扁豆利用青贮玉米的支架作用,成为下部冠层的优势作物,其叶面积弥补了玉米下部叶面积的不足,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处理无论是1:1还是2:1,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均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单贮玉米。但在青贮玉米与扁豆按1:1混播处理中,由于扁豆数量较多,对青贮玉米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收获时青贮玉米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且青贮饲料水分含量较高。干物质产量随扁豆混播比例增加出现先增后降趋势。3种处理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虽均为优等,但扁豆混入比例过高,从现场打分结果来看对青贮饲料质量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青南地区牧草品种单一问题,采用多年生禾本科高禾草、矮禾草搭配混播,筛选较理想的牧草品种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玉树县栽培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以短芒老芒麦和中华羊茅混播为优;在不同组合混播时,高禾草短芒老芒麦的表现,无论是草群密度还是产草量,都优于无芒雀麦和西伯利亚冰草;矮禾草中以中华羊茅表现较好,与不同高禾草混播后3年时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而星星草株高下降率为17.75%,鲜叶重仅占草群植株总重的4.2%。  相似文献   

8.
对中华根瘤菌在苜蓿上接种,与蒙古冰草进行混合播种试验,并在形态、产量、营养品质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探讨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作后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苜蓿接种根瘤菌处理后混播较不接种根瘤菌、施氮肥和不接种根瘤菌、不施氮肥处理的牧草产量分别提高33.91%和64.89%,提高了群体草地利用效益,混播既便于牧草贮藏与利用,又可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玉米草8493是山东省曹县草业科研中心率先从墨西哥引进的最新牧草品种。经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广东等地多处栽培种植表明,一般每亩产茎叶可达3~3.5万千克,比普通的墨西哥玉米草产量提高20%~40%,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武得礼  葛文华 《草业科学》1997,14(5):47-49,54
对玉米/燕麦、玉米/箭舌豌豆、玉米/燕麦和箭舌豌豆立体种植模式的产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种牧草使玉米籽实产量较对照有显著降低,但总生物产量并没有降低,且粗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经济效益和能量转化效率都有所提高。从生产饲料的角度,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景泰荒漠绿洲区最佳玉米牧草立体种植模式为:燕科与箭舌豌豆混播与玉米套种,带幅150cm。  相似文献   

11.
在湘南红壤丘陵区以南非马唐(Digitaria smutsii)、索兰德狗尾草(Sorander bristlegrass)、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分别与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进行混播试验,以探明其最佳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比率与混播方式。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隔1行罗顿豆种2行南非马唐处理和隔2行罗顿豆种1行南非马唐处理是产草总量潜力较高的栽种模式,散栽50%罗顿豆和撒播50%索兰德狗尾草处理是粗蛋白产量潜力最高的栽种模式;罗顿豆与3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相同处理下不同禾本科牧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差异明显,当罗顿豆和禾本科牧草用量各为正常用量的50%时,同一禾本科牧草条播与撒播处理对产草总量无显著影响;与禾本科牧草单播相比,次年相应混播处理均能提高牧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  相似文献   

12.
将多花黑麦草与燕麦混播,与单播燕麦比较,观察其生长、产量等情况,结果表明:相互生长无不良影响,混播品种之间无明显促进或逆制作用表现;鲜草和干草产量均表现为混播处理高于燕麦品种单播处理,但低于多花黑麦草单播处理.多花黑麦草与燕麦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但混播处理与多花黑麦草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多花黑麦草与燕麦混播其产量和干鲜比的均衡性都优于单播处理,认为混播有利于草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6.20万株/hm^2、7.95万株/hm^2及9.7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混播试验。分别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2个混播组合的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淀粉含量、粗灰分含量与组合内品种单播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各密度下,混播组合1(中原单32+东青1号+吉饲9号)的粗蛋白质含量及粗脂肪含量均高于组合内品种单播处理,其中在密度为7.95万株/hm^2时粗蛋白质含量及粗脂肪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氮素运筹对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以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底肥一次性施入300 kg/hm2 (即N1) 处理的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Ca、Mg、S含量最高,叶片Ca和S含量高于茎,茎Mg含量高于叶片,皖草2号头茬草3种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墨西哥玉米;墨西哥玉米单株Ca、Mg、S累积速率和累积量显著高于皖草2号,再生草Ca、Mg、S矿质元素累积速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皖草2号矿质元素产量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前者分次施肥处理各矿质元素产量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回归分析表明,皖草2号植株中3种矿质元素对生物量的作用顺序为Ca>S>Mg,墨西哥玉米为S>Mg>Ca,随着Ca、Mg、S三种矿质元素含量升高,2种牧草单株生物量有增加趋势。生产上可以采取一次性施入氮肥300 kg/hm2的管理措施,来获取矿质营养较高的牧草。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流域退耕还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在金沙江流域-云南昭通地区彝良县海拔2 000 m的半山区进行了退耕还草试验,选用9种牧草进行引种,并进行了不同草种组合的混播处理.2003年对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9种禾本科牧草均能安全越冬,且各性状表现较好,均可作为半山区退耕还草的选用品种,尤其是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无芒雀麦Brome inermis(多福)的长势和产量优异,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羊茅F. robra.牧草品种混播组合试验的结果表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多年生黑麦草的组合适应性较好,白三叶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产量较好.退耕还草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当地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下,还起到稳定保水、保肥、防风、固土生态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军 《新疆畜牧业》2009,(Z1):37-40
通过在奇台县和吉木萨尔县进行冬小麦单播、苏丹草单播、冬小麦与苏丹草套种、冬小麦复播玉米、复播豌豆以及大麦与苏丹草混播试验示范,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套种、混播,不影响冬小麦、大麦的产量,苏丹草干草产量可达到15000kg/hm2。冬小麦套种苏丹草效益明显优于其它播种方式,在昌吉州乃至新疆大部分地区都可推广种植。冬小麦套种苏丹草比冬小麦复播玉米、复播豌豆效益明显,套播苏丹草较复播豌豆效益增加31.3%,套播苏丹草较复播玉米效益增加16.1%,大麦、苏丹草混播较单播大麦效益增加61.2%。冬小麦套种苏丹草技术解决了种粮与种草之间争地的矛盾,为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寒牧区三种豆科牧草与燕麦混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进行的燕麦与箭舌豌豆、红豆草、毛苕子 3种豆科牧草混播栽培的试验研究 ,采用正交设计及极差分析方法对混播组合作择优评判。结果表明 :红豆草在年均温 - 1.7℃ ,≥ 5℃积温 10 0 0℃ ,海拔 32 0 0 m的高寒地区可与燕麦建立一年生混播割草地。其产量水平高于毛苕子与燕麦混播的草地而与箭舌豌豆与燕麦混播的草地相当。对豆科牧草种 (A)、混作方式 (B)、混播总密度 (C)和混播比例 (D) 4个因素进行择优组合可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 4种试验因素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的效应大小依次为 C>A>D>B。本试验最优组合为 5号组合 (A2 B2 C3 D1)。  相似文献   

18.
不同混播方式对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种、5种、4种及豆禾混播比例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茎叶比、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及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收获量,比较其牧草产量、组分及品质等生产性能,探索高产优质混播草地建植与持续管理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牧草产量、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各混播处理相对产量总和的值均显著大于1(P<0.05);从不同混播种类来看,混6组合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相对产量总和、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收获量均高于其他混播种类;从不同混播比例来看,豆禾比5∶5有较高的豆禾产量比与中性洗涤纤维收获量,其相对产量总和在2个刈割时期呈上升趋势,而豆禾比3∶7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全年收获量;含有红豆草的混播组合具有较高的茎叶比,第2次刈割能显著降低茎叶比,提高适口性.不同混播方式的生产性能高低不仅取决于牧草产量,还取决于牧草品质,但两者均受草群组分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氮素运筹对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以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底肥一次性施入300kg/hm(即N1)处理的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Ca、Mg、S含量最高,叶片Ca和S含量高于茎,茎Mg含量高于叶片,皖草2号头茬草3种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墨西哥玉米;墨西哥玉米单株Ca、Mg、S累积速率和累积量显著高于皖草2 号,再生草Ca、Mg、S矿质元素累积速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皖草2号矿质元素产量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前者分次施肥处理各矿质元素产量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回归分析表明,皖草2号植株中3种矿质元素对生物量的作用顺序为Ca>S>Mg,墨西哥玉米为S>Mg>Ca,随着Ca、Mg、S三种矿质元素含量升高,2种牧草单株生物量有增加趋势。生产上可以采取一次性施入氮肥300kg/hm 的管理措施,来获取矿质营养较高的牧草。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11种混播模式,即4个豆科牧草混播模式[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Z1H1B1,Z1H1B2,Z1H2B1,Z2H1B1)],4个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W1P1B1,W1P1B2,W1P2B1,W2P1B1)]和3个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混播模式[杂花苜蓿+红豆草+百脉根+披碱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豆禾比为1∶3,1∶1,3∶1(L25G75,L50G50,L75G25)],分析研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牧草混播模式下各牧草株高、密度、干物质产量均显著低于3种豆科牧草混播模式和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且牧草粗蛋白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