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硒对蔬菜硒积累和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雯  耿增超 《园艺学报》2012,39(9):1749-1756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阐述了植物对硒的吸收、运移及累积过程,概述了外源硒对蔬菜作物中总硒累积和有机硒转化以及对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束胜 《长江蔬菜》2013,(16):1-1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和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新型人工合成物质,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5 a来,关于多胺(PAs)、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Rs)、茉莉酸(JA)、钙(Ca2+)、5-氨基乙酰丙酸(ALA)和一氧化氮(NO)提高蔬菜作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其在盐害、干旱、渗透、低温、高温、低氧、涝害、氧化、紫外线、重金属、病虫害等胁迫下,这些生长调节物质在蔬菜作物生理和分子方面的调控功能,可为利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提高蔬菜作物抗逆性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光合速率、气孔特性、光合色素、叶绿体结构、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碳同化等方面,概述外源NO对重金属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外源NO对重金属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的缓解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9,(5):1-6
植物蜡质是附着于植物组织表面的一层疏水性屏障,在蔬菜作物中,表皮蜡质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存在于甘蓝、黄瓜、西瓜等蔬菜作物的组织器官上,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植物蜡质的生理生化作用和遗传分子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笔者综述了蔬菜作物果实和叶片表皮蜡质性状的生物学功能、结构与化学成分、遗传规律与基因定位以及植物蜡质合成与调控基因的克隆,并对蜡质在蔬菜作物上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广泛参与果树的生长发育调控和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胁迫的应答反应.外源NO是缓解果树干旱、高温和酸雨等胁迫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其信号转导机制目前已广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NO的来源、NO的双重作用及作用机理、NO与其他信号分子间的关系以及近年来有关外源NO缓解果树胁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王露  张宇  杨旭 《中国蔬菜》2017,1(11):14
涝害是植物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蔬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本文综述了涝害对蔬菜作物外部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阐述了蔬菜耐涝的生理机制及分子机制,总结了蔬菜作物耐涝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株型可影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机械化生产程度,而分枝是植物株型性状之一.分枝形成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人们对植物分枝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植物分枝发育有关环境、植物激素和基因调控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植物分枝性相关研究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旨在为相关蔬菜作物分枝调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外源S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提高蔬菜作物抗盐的生理生化机制,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在2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采用根部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SA对幼苗形态建成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茎粗、全株干质量及含水量,显著降低盐害指数、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显著提高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SA最佳处理浓度为150 mg·L-1。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A作为化学诱抗剂,可以诱导黄瓜幼苗的抗盐能力,减轻和缓解盐伤害。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对NaCl胁迫下生长的辣椒幼苗进行水杨酸(SA)处理,分别采用浸种法和水培法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研究,以期研究外源SA对盐胁迫下作物生长的缓解作用,降低盐胁迫对作物的伤害,提高中、轻度盐碱地的利用率。结果表明:盐胁迫会抑制辣椒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当SA浓度为0.15 mmol·L~(-1)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等最高,缓解盐胁迫的效果最佳;利用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的辣椒苗进行生长调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细胞间隙CO_2浓度(Ci)持续升高,表明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时与NaCl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在第3、6、9天分别增加51%、34%、40%,这表明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抑制,促进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保护其光合作用,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在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它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显著改善宿主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本文就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历程、种类资源及其对蔬菜作物的生理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列举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生产应用上的部分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及其他环境因素,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盐胁迫严重影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限制土地利用。盐胁迫主要改变蔬菜作物的净光合生产率、呼吸作用、细胞膜结构和各类酶活性。本文综述了盐胁迫对蔬菜作物表观形态的改变和植物内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阐述了蔬菜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包括渗透调节、离子区域化、抗氧化代谢)和分子调控(包括转录因子、离子平衡调控基因、抗氧化基因、小RNA)机制;总结了各类蔬菜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展望了蔬菜作物耐盐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蔬菜是高度集约栽培的作物 ,复种指数高 ,需要肥沃的土壤。在蔬菜作物增产中 ,增产量的 50 %来自施用肥料 ,所以 ,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商品蔬菜生产现代化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 ,各种蔬菜作物的施肥 ,究竟有没有依据呢 ?这要从植物的营养元素说起。怎样确定哪些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呢 ?很多专家认为 ,不能单纯靠分析植物内含有哪些元素。由于各种原因植物也会把不是它必需的元素吸收进去 ,故要确定哪些元素是必需的 ,就只能从植物生长的介质去研究 ,假如从介质中除去某一元素时 ,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这种元素对植物来说就是必需的 ,从介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盐胁迫下山葡萄‘双丰’1a生扦插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提高了盐胁迫下山葡萄叶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PSⅡ的激发能压力(1-qP);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盐胁迫下最大潜在电子传递速率(rETRm)、半饱和光强(Ik)和快速光曲线的初始斜率(α)。表明外源NO通过减少过剩激发能的压力,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减轻不可逆光抑制,进而缓解盐胁迫对山葡萄光合机构的伤害,提高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常见植物激素的科学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激素的应用作为一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很大。许多激素同时具有促进和抑制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双重功效,其使用方法、浓度不同,效果也迥然不同。目前我国蔬菜生产已进入质量型时代,科学地应用植物激素,在调控蔬菜作物微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蔬菜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无病保健及促进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连作障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促进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是一种植物体内产生的简单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现对外源水杨酸(SA)在植物非严重胁迫条件下对植物植株形态、生理生化、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等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外源水杨酸可提高植物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光合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以期为水杨酸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联分析是在植物数量性状研究和植物育种中应用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以连锁不平衡(LD)为基础鉴定某一群体内性状与遗传标记或候选基因间的关系。这一方法也为蔬菜作物中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关联分析的基础、研究策略,简述了关联分析在蔬菜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和在蔬菜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植物生长具有广谱促进功效,生物调节潜力巨大。将PGPR应用于可持续的蔬菜生产系统建设,对营造良好的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降低作物对化肥的依赖、抑制病害发生及减少农药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现介绍了PGPR的主要种类和基本作用机理,并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将PGPR应用于7种蔬菜作物种植的试验研究和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8.
生菜为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一种大众化的食用价值很高的蔬菜,含有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1]。同时,生菜由于其再生率和转化率较高,又是一种用来表达外源蛋白的良好宿主植物[2-3],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对人类有利的外源基因转入生菜体内,开发一种功能性蔬菜。本文以不同的生菜品种为材料  相似文献   

19.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前景韩玉珠(吉林农业大学园艺系)1978年周光宇等利用棉花授粉后形成的自然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体引起了棉花性状变异,首次创立了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1,14]。外源DNA导入技术,是植物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真菌修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植物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等。解决连作障碍的措施有很多种,生物防治是其中之一。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改善连作土壤的生物环境问题、减少作物连作产生的自毒物质、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防治连作障碍。笔者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缓解蔬菜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合理评价AM真菌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潜力,为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生物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