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色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主题景观形式,它承载着众多革命先辈的伟大革命精神。在当今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其历史景观遗址的设计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为大力张扬优秀的红色文化,以徐州淮海战役景观遗址为例,探究红色文化遗址的景观设计,在剖析徐州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为当代红色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富有红色文化的城市广场受到冲击,城市广场变为了千篇一律的制式建筑,研究发现人们偏向于通过红色景观来感受红色文化。通过对许昌市春秋广场进行提升设计,阐述红色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基于红色文化植物和创新性的红色文化小品,提出提升设计的方案和原则,最终实现满足周围居民需要和休憩娱乐,并体现红色文化与景观特色,营造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功能性、生态性等多元化、多样性的城市广场景观,引导民众继续奋斗,朝着更为幸福的人生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刘林 《现代园艺》2023,(8):108-110
校园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景观设计旨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红色文化与校园景观的融合,能够发挥环境思政育人的功能,同时也是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在高校景观设计中融合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在构建有特色校园景观的同时,营造更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以及传承红色文化的环境氛围,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培育优秀的“时代新人”,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传承红色历史、保护红色历史,坚持建设与设计红色历史主题纪念馆是重要手段。通过红色历史主题纪念馆,可有效凸显红色历史主题。我国当代诸多红色纪念馆陈列展示设计中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传承红色文化与展示红色文化。基于此,积极分析红色纪念馆具体陈列展示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设计者带来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高校景观设计面向的服务人群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力量,正确的文化取向引导有助于推动师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从人、文化与环境三者的关系为切入点,整合分析红色文化、高校地域特色文化与景观设计的规划理论,基于文化治理视角,深入探究高校红色文化与景观的融合形式,旨在促进文化、地域特征与景观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为高校中各类典型文化景观营建实践等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肖凤 《现代园艺》2022,(1):154-157
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力,而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将红色文化引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红色文化,探讨研究城市公园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以南昌市凤凰洲市民公园为例,分析研究其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景观设计,并对此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城市公园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7.
刘毅洁  路爽 《现代园艺》2023,(8):119-121
豫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历经漫长岁月艰苦奋斗形成的一种优良文化,它蕴含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结合我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探讨豫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豫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期进一步增强中原红色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是一种将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的艺术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引入叙事理论,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传达故事情节和意义。基于雨湖公园红色景观设计实践提出3个设计策略,分别是提取与抽象、对比与融合、隐喻与象征,主要通过码头文化、耕读文化和商业文化等,结合叙事理论对其进行红色主题文化景观设计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与策略可为未来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环境设计领域等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是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应发挥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展馆的作用,应注意优化展厅陈列设计。基于此,将着通过分析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展陈要素,探讨如何优化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展陈设计,以期对良好地建设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红韶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通过挖掘韶山当地红色文化的特点,以确定当地红色文化的主题,同时配合各类表达手法从各个角度入手,将红色文化和农业园的建设很好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以会昌县梓坑村为例,分析它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梓坑村有着众多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是红色文化丰富,旅游吸引物明确,宗教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劣势主要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配套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人才严重缺乏。在规划中,紧紧抓住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对全村进行分区及节点建设,旅游项目策划。并提出红色乡村旅游规划中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深入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充分发挥其历史教育意义,提高乡村旅游品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红色纪念性景观建设如火如荼,但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空间表达方法单一,红色纪念性景观建设未成体系。为丰富红色纪念性景观空间的设计质量,将叙事学理论引入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系统地阐述景观空间的叙事表达方法,为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颖祎  刘谊  张佳琪  曹铭育 《现代园艺》2023,(10):135-137+14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乡村特色的重要因素,而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延续红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资源的甄别与分类体系,以豫北乡村为例,梳理红色文化资源概况及特征,挖掘资源优势,把握红色文化资源财富,创新传承手段,探究其适宜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路径,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度,提高民众对红色文化的思辨力、认知度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红色文化基因是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展示空间作为传播红色文化基因的媒介,目前研究文献中发现两者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物质化与非物质化之间没有紧密串联起来。本研究从红色文化整体与发展的角度,用多样和动态的观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红色文化演进与基因传承相比较,在展示设计的空间规划中找到抽象无形、可象征性的传递信息,以静态的陈列方式和动态的展示形态向显性红色文化基因转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展示空间设计案例看作是红色文化基因的外在表现型载体,对其进行适当的空间规划,探索红色文化基因在展示空间的发展与演化。  相似文献   

15.
裴梓博 《现代园艺》2023,(16):24-27
基于Arc Gis10.2,运用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黑龙江省范围内的红色景观资源空间分布集聚程度,研究黑龙江红色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格局的现状特点,运用网络分析工具对黑龙江红色景观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红色景观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南部地区集聚分布,而西北、北部以及东部边缘地区的红色景观资源分布较为稀疏,整体呈不均衡态势;(2)黑龙江纪念性景点的平均通行时间在0.0212~9.3564h,其平均值为4.1790h,景观可达性系数极差为562.3705;(3)研究区内红色旅游景点的可达性主要是中南部地区与东南角的可达性较好,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边缘地区的可达性较差。最后为黑龙江省的红色纪念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陕北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支,并且陕北红色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维系社会和谐精神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培育和谐社会文明道德的作用。在"为中国而设计"本土化设计的驱动下,对红色主义建筑这一特殊载体的文化传统要素进行提炼,并对其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转型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红色旅游是新时代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开展红色旅游理论建设,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旅游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旅游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委员会为新时代背景下特别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徐仁立主编的《中国红色旅游融合创新研究》一书就是其部分优秀成果的汇总。该书就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展开了学术性讨论,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多样、生动的教学资源,为各地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结合贵州省不同人文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现状及特点,划分出3个高速公路人文地域文化类型,提出贵州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尊重和善于运用贵州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酒文化等特有文化旅游资源,并提出不同人文地域文化绿化景观营造手法及策略,使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更具地域特色,以及使司乘人员从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中更多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景观地域特征并提高景观文化价值。本文研究了城市景观发展现状及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西安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提出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塑造地域特色,提高城市景观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20.
石道源  张倩  马帅 《现代园艺》2023,(1):178-180+183
我国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理念形成较晚,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较多地关注于自然和文化遗址以及自然文化双重遗址的研究,红色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就导致了以红色遗产为依托的旅游资源等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基于此,阐述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类型,分析了红色文化遗产相关问题,进而提出红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