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宋林生 《水产学报》2023,47(11):119412-119412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杂交育种技术在海水养殖贝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同时也是海水养殖大国。2001年海水养殖产量达1.13×108t,其中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80%以上[1],贝类养殖在整个海水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贝类只是进行单一的野生品种的养殖,很多养殖品种一直处于野生状态。长期近亲繁育、累代养殖,导致了近交衰退,种质逐年下降,表现为生长缓慢、经济性状下降、抗逆性降低等等。再加上病害的发生、养殖海区环境恶化等因素,致使近些年几种重要的养殖贝类均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亡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中仅1997、1998年的扇贝死亡,山东省…  相似文献   

3.
贝类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低等特点,其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滩涂环境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养殖贝类病害日趋严重,沿海养殖的文蛤(Meretrix lusoria)、牡蛎等不断发病,给贝类产业带来严重危害[1].其中由各种原虫引起的原虫病是养殖贝类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陈爱平 《科学养鱼》2005,(11):48-49
五、病害产生的原因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环境、种质质量、养殖技术及防病意识薄弱等。1.养殖生态环境恶劣。2004年海水养殖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病害种类的增加,与养殖环境质量下降有关。全球气候变暖,海区年平均水温升高,加上海区养殖密度加大,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5.
鲍是名贵的海产养殖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病害、养殖周期长等原因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本文从引种、杂交、多倍体和促生长激素及转基因技术等四方面探讨了品种改良问题,为今后鲍的生产和科研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8日至7月23日,笔者应邀参加了马来西亚技术合作项目“海水养殖管理技术”培训班,内容主要包括海水养殖业的设施建设、品种选择、苗种繁育、养殖模式、水质管理、病害防治、饲料研发、经济管理等,对马来西亚的鱼类、虾类、贝类和藻类等养殖技术有了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厦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加入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测报网络,对厦门市辖区内水产养殖病害进行跟踪监测并提出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水生动物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提升病害监测与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2011年3-10月我省对主要监测品种继续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我省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年  相似文献   

10.
贝类等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类养殖因其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养殖品种的增加,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地区间的频繁引种使养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2002年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多达185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1亿元。研究贝类的免疫系统将有助于这些养殖种类的疾病控制,使贝类养殖业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贝类缺乏特异性的免疫系统,它们的免疫防御主要由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所组成,通过血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吞噬、包囊作用排除异己的微生物和病原体。抗菌肽作为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水产养殖病害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环境、种质质量、养殖技术及防病意识薄弱等。(一)养殖生态环境恶劣从整体养殖环境方面分析,2005年海水养殖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病害种类的增加,与养殖环境质量下降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养殖环境受养殖自身、城市、航运事故等污染及赤潮等频繁发生的影响使养殖环境恶化。从局部环境方面分析,养殖密度过大,违背自然生态规律。  相似文献   

12.
去年在福州召开的全国海水养殖工作会议上,林乎加部长专门就海水养殖科技攻关项目问题召集水产科教工作者举行了座谈会。与会同志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当前急迫而又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性课题,主要是浅海滩涂资源调查和区划,对虾养殖高产技术和饵料研究,贝类苗种培育技术,海带、紫菜和对虾病害防治技术,海带,紫菜、贻贝加工综合利用,鱼虾及海珍品的人工增殖技术。具体攻关项目应当是: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贝类养殖监控工作,提高贝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贝类产品出口,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海水贝类养殖生产区划型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07]18号)等文件和规章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就海水贝类养殖生产区域型工作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14.
海水贝类养殖中污损生物的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振霞  严岩  黄良民 《水产科学》2007,26(4):240-243
据2002年统计,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79.4%,贝类养殖面积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6.9%,贝类养殖种类已发展到了30余种,其中主要为贻贝、扇贝、蛤、蚶、牡蛎等。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采用的贝类养殖方式是网笼养殖,但是贝类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一些海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会在贝壳表面和养殖网笼的表面附着从而影响养殖贝类的正常生长。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污损生物对养殖贝类和养殖器具的危害,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也是目前各国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弧菌病害是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使贝类养殖业遭受重创,同时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致病性弧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情况,提出了几种养殖贝类病原弧菌的防治新策略,同时对贝类弧菌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蛤仔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贝类资源,菲律宾蛤仔等滩涂贝类的年产量近200万t,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0%,产量和价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对象。由于过去菲律宾蛤仔一直依赖自然种苗进行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强度的增加,苗种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而养殖产业所用的野生型种质,潜在的病害问题严重。现就池塘养殖生产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面积达2096.7万公顷,海水贝类养殖产量1008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5%。主要贝类品种为:牡蛎、扇贝、贻贝、缢蛏、菲律宾蛤仔、文蛤、巴非蛤、泥蚶等,这些品种占贝类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池养黑鲷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鲷隶属海洋鲷科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舟山市开展池塘养殖黑鲷已有近十年历史,主要采用与对虾、贝类等混养方式。我们在多年的水产养殖病害诊疗中发现寄生虫病是黑鲷池塘  相似文献   

19.
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是世界海水养殖大国,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贝类多倍体育种,育苗和养殖,对于提高养殖贝类生长速度,增加出肉率,提高抗逆性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贝类多倍体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对主要经济贝类多倍体诱导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多倍体的检测方法以及多倍体贝类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粤西已经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海水养殖业发展中心,其海水贝类养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养殖的海水贝类主要有贻贝、扇贝、鲍鱼、魁蚶、牡蛎。当前,粤西的贝类养殖受到海水水质下降,养殖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粤西近五年主要贝类养殖的产量变化,并且依据这些产量的变化总结出粤西贝类养殖的特点,最后给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