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只有采用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才能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互相协调的状态,从而保证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论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给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结合聊城市水资源现状,利用常规趋势预测方法,以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聊城市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发展参数,预测了该地区2010年和2030年的需水量、供水量,分析了不同方案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从一定角度探究了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水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危机。优化配置水资源,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政府主管部门、众多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对甘肃省水资源区域优势的综合评价.揭示甘肃不同地区水资源的丰亏状况,为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佳结合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江汉平原有着充足的水资源。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造成水体不断恶化,江汉平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只有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才是江汉平原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的紧缺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水资源的特性,对水资源承载力和优化配置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依据,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模型。该模型着重从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来研究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得出了水资源支持下的区域经济合理发展规模及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的合理人口载量。最后以黄河下游小开河灌区为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概念清楚,计算简单,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措施.采取实证分析模式,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路线及结构,计算出流域配置的关键管控阿拉尔断面的水流量,阐述了“源流、干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配置目标及措施,给出了源流、干流及干流下游依序展开“集中同步组合、分段耗水管控、地下水深管控”的水资源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西北地区社会经济要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前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键;只有发展生态农业,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好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和投资问题,提高其效益,才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岛为实例,总结了海岛水系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的特征,分析了现状下海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适合岛屿地区特点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根据海南省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分析了全省各个区域的发展重点和水资源保障方式,提出结合地域特点提高水利用效率,调整用水结构,确保生态用水,选择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是构建海南生态省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建昌县水资源面临着承载能力下降,且时空分布不均状态,特别是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过度开采,水源地不安全现象尤其严重.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保护好当地水资源,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需要做好水资源总体配置,发挥好现有地表水工程作用,控制地下水工程的数量,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建设,最终做到建昌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以上措施不仅是建昌地区也是其他地区可参考的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2003,(2):42-42
经过近两年的实地考察,包括3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00多位科学家,日前完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正式将报告提交给了国务院,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六合北部山丘区的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基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不同要求和用水特点,按照水资源配置基本用水优先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效率与效益原则,确定供水、用水的优先次序,采用蓄、引、提"长藤结瓜"式供水系统,进行六合北部山丘区多用户、多水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当地径流,进一步优化塘坝布局,1536座灌溉塘坝、26座小(Ⅰ)型水库、25座小(Ⅱ)型水库分片包干,4座中型水库与小型水库联合运行,骨干河网作为虚拟"水库",利用现有的补水线与中型水库联合调度,利用红山窑、新禹河等水利枢纽工程调引长江水满足不同设计保证率的用水。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角度对济南市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区域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鉴于该地区复杂的水网构造,把整个地区划分为4个计算区,最后确定各计算区最优水资源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3.
灌溉用水需求预测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确的分析预测灌溉用水需求及需水结构,对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至关重要。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不确切性、特别是预测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目前需水预测误差较大。在剖析现有主要灌溉用水需求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需水预测模型应该考虑的基本原则及将时间序列分析的滑动平均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有机结合构建的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4.
浅埋区地下水--土壤水资源动态过程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冬小麦生长期地下水-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过程和地下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为农田蒸散的重要的水分来源,现行的灌溉制度不考虑这一作用,过多的灌溉量不仅会消弱地下术对土壤水的补给,而且多余的土壤水分还会下渗补给地下水,造成水资源的无效损失和动力能源的损耗.为了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土壤水资源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农业用水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骤增,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接近全市用水的40%.水资源紧缺导致北京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节水农业是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北京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北京农业用水特点,分析了农业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种植结构、雨洪利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以及管理节水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节水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系统的正常良性运行,除了本身的自组织外,必须要对系统进行科学的合理调节与控制。提出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内涵及其运行的基本过程,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即从自然系统获取水资源,保护被社会生活污染的水资源,将自然的水资源转化加工成社会产品,社会产品的消费及向自然的水资源系统排放废弃物。水资源安全系统的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涉及因素繁多,其控制面临主动性、不确定性、不确知性、发展中和分散化的问题。提出水资源安全系统控制的基本原理,指出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包括资源协调和任务协调两类协调问题。在单级各子系统局部优化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安全多级大系统的全局安全运行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作为拉动我国GDP增长不可忽视的强劲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这一组新概念,将关注点投向我国的对外贸易部门。如何在既有的学术成果上,从水贸易结构分析出发,通过对虚拟水概念和虚拟水贸易实用价值的分析,构筑全球化的我国水资源安全新战略,将成为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矛盾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业节水灌溉的概念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我国目前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就如何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现状,从水质污染、酸雨、“工程性缺水”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修建集雨设施、治污为本、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为方法、技术、途径来解决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困乏;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状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水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国内外农业水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粮食生产出现新徘徊现状等资料,论述了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时,应坚持节水农业与旱作农业并举的方针,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并提出了一些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