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安全高效药剂,进行了不同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00 g/L联苯菊酯乳油450 g/hm2喷雾对小绿叶蝉的防效无论是药后3 d还是7 d,均明显优于其他药剂,能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为害,可作为今后防治茶小绿叶蝉的主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对茶小绿叶蝉的最高防效达到78.05%,能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对茶园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气温对茶小绿叶蝉发生的影响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茶小绿叶蝉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防治茶小绿叶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福鼎市茗华茶场、福东茶场、备湾茶场2年实地虫情调查研究,分析气象条件与茶小绿叶蝉发生的关系。[结果]茶小绿叶蝉受外界气象环境影响较大,气温对茶小绿叶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水、湿度和日照。茶小绿叶蝉各代若虫历期、各世代生活历期和繁殖能力均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日平均温度来预测卵盛孵期与实际发生期基本符合,其预测精度较好,可以提早10~15 d发布虫情预报,以便做好防治准备工作。[结论]充分利用气象资料与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关系进行预测预报能及时掌握了解虫情的变化,对指导大面积防治茶小绿叶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5g/L联苯菊酯乳油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5g/L联苯菊酯乳油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速效性较好,能迅速降低虫口密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荼小绿叶蝉药剂。建议在防治茶小绿叶蝉时,可使用25g/L联苯菊酯乳油1200mL/hm^2对水750kg在若虫高峰期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5.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松阳县茶叶最主要害虫,发生为害较重,现有主要防治农药吡虫啉在许多茶园防效下降,为筛选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009年特安排了5种新农药7个处理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是我国茶园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对茶叶产量、品质危害较大.该害虫因其个体小、繁殖快、发生世代多且重叠等特性而较难防治.论述了近年来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茶小绿叶蝉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2种害虫的安全高效药剂,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对茶叶安全性都很好。其中,20%呋虫胺可溶粒剂和30%吡丙醚·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药后14 d对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依然在95%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茶蓟马速效性好,药后14 d防效稍有下降,但仍在85%以上;240 g/L虫螨腈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速效性差、持效性好,防治茶蓟马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见效慢,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茶叶生产用药标准选择以上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剂量产品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试验表明,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防效,对茶叶安全,无药害。但不同剂量之间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存在差异。45mL/667m2剂量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较好,且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其余剂量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不理想,且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9.
南山白毛茶有机茶园小绿叶蝉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西本地历史名茶南山白毛茶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进行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防治小绿叶蝉的效果试验,BT防治茶园小绿叶蝉药效大田试验,修剪对小绿叶蝉消长的影响试验,净采与洗蓬对茶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试验四种防治技术试验。试验筛选出的苦参碱、楝素、BT制剂、武大绿洲丫丫等安全、有效的生物源、植物源药剂,对小绿叶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鄂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茶小绿叶蝉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由于长期使用菊酯类、吡虫啉类、扑虱灵类等农药,导致茶小绿叶蝉对这些农药产生了很强的抗性,表现为药效差、持效期短、危害重.2007年我们进行了新农药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步明确了该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使用量和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药剂,进行了天王星等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防治效果、成本、农残等因素,建议在茶叶生产上,交替使用2.5%天王星乳油125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适期为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盛孵期,均匀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进3种生物农药进行药效比较试验,对参试的3种生物农药的药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使我县茶叶生产小绿叶蝉防治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科学性。结果表明,320亿孢子/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试验中效果较好,可显著减轻茶小绿叶蝉对茶树造成的危害,因此,可以认为320亿孢子/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适宜在泰宁县防治茶小绿叶蝉,是一种防治较好的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估生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福建省武夷山市植保站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茶园开展了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药效实验,通过设置不同处理和空白对照区,调查分析苦参碱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小绿叶蝉与茶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目前对其互作机制的研究仍较缺乏.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分别就调控茶树防御反应的茶小绿叶蝉分泌物、茶树对茶小绿叶蝉为害的分子应答机制,以及茶树代谢物在茶树与茶小绿叶蝉互作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这将为深入理解茶小绿叶蝉与茶树复杂的互作关系,以及生产实践中研发茶树害虫防治新技术和改善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贯小绿叶蝉是陕南茶区夏季主要的害虫之一,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茶芽生长受阻,夏茶产量减产。使用特定颜色的粘虫板能有效防治小贯小绿叶蝉,但市面上粘虫板颜色众多,材质也有区别,文献所报道的推荐效果最好的种类说法不一,文章旨在通过不同粘虫板在茶园的诱集效果对比,选出对小贯小绿叶蝉诱集效果最好的种类,为小贯小绿叶蝉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屏南县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南屏县主要茶场进行调查,研究了当地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9.
浅谈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小绿叶蝉是福建省茶叶的最主要虫害之一,在茶园发生为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该文总结了茶小绿叶蝉的特征特性及发生规律,提出以农业措施、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开展22%噻虫嗪·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噻虫嗪·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施用剂量为14.82 g.a.i/hm2,在茶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