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鲫、鲢、鳙等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流行期间,对重病区30口池塘(发病塘17口,未发病塘13口)主要水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暴发性疾病的消长与池塘水质环境中无机三氮量的变化有关。发病塘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塘。硝酸盐氮却低于未发病塘。病愈后期,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减少,硝酸盐氮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鲫、鲢、鳙等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流行期间,重病区30口池塘(发病塘17口、未发病塘13口),主要水化学指标(PH、碱度、钙、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测定结果初步表明:暴发性疾病的消长和水质环境中无机三氮量的变化有关。发病塘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塘;硝酸盐氮却低于未发病塘。病愈后期、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减少,硝酸盐氮相应增加。鲢、鳊、鳊等鱼类为我国传统的池塘养殖优良种奏,新近引进的白鲫也因食性杂,生长速度快,起水率高等优点倍受养殖者的欢迎。但前几年时有发现鲫(主要为白鲫Carassiusauratus)、鲢、鳙、鳊暴死病例,其主要症状为体表鳞片部分脱落、表皮和肌肉及脏器等充血。因此发病率低,未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是从1989年五月份开始,在我省的主要渔区——杭、嘉、湖一带大面积暴发了鲫、链、鳙、鳊等主要养殖鱼类出血性疾病(症状同上,以下简称“暴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高、流行面之广,属历史罕见。目前、该病已波及全国许多地方,给淡水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发病流行期间、笔者曾对重病区菱湖、湖洲30口成鱼塘(其中发病塘17口,未发病塘13口)、进行了水质环境因子的调查,并对主要水质指标作了测定。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以期能对病因的探索和防治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基塘氮磷的含量分布及与水质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珠江三角洲顺德基塘水和底泥样,测定NH4+-N、NO3-N、NO2——N以及水体中的TOC、DO、BOD,研究基塘水体中氮的形态分布及其水化学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氮几种形态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但在水体和底泥中的分布差别很大.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比亚硝酸盐氮含量高,底泥中硝酸盐氮含量大幅度降低,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升高,表明底泥对硝酸盐氮释放通量较大.氮和水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DO与硝酸盐氮呈负相关;TOC与总氮呈负相关,与亚硝酸盐氮呈正相关,总有机碳与氮相关性显著;回归方程显示水体环境中的氮主要和BOD关系密切.总氮与硝酸盐氮呈正相关,与亚硝酸盐氮呈负相关;基塘水体有效态无机氮的变化主要是由硝酸盐氮决定.磷和水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DO与正磷酸盐呈正相关,BOD与正磷酸盐呈负相关;COD与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洋环境污泥进行富集培养及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光合细菌,通过16S rDNA全序列分析,结合菌株形态和结构,鉴定其为Ectothiorhodospira magna。研究表明菌株在盐度30‰、28℃、DO 8 mg/L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分别为280、84、98 mg/L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经过10 d处理的去除率分别为81.83%、46.21%、86.79%。在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共存的环境下,菌株首先利用氨氮,之后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5.
对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发病与未发病育苗池以及发病与未发病大棚培育土池 ,进行了 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化学耗氧量和可溶性磷酸盐检测 ,结果显示 ,发病池与未发病池之间这些水质因子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对罗氏沼虾苗有较大毒性的非离子态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都在安全浓度范围内 :淡化前 ,发病育苗池中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 0 .173mg/L、0 .0 83mg/L ,未发病育苗池中分别为 0 .2 0 1mg/L、0 .10 3mg/L ;淡化后 ,发病育苗池中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 0 .0 33mg/L、0 .0 4 0mg/L ,未发病育苗池中分别为 0 .0 2 7mg/L、0 .0 39mg/L ;在发病大棚培育土池中 ,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 0 .114mg/L、0 .0 6 1mg/L ,在未发病大棚培育土池中分别为 0 .112mg/L、0 .0 76mg/L。检测结果表明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与所测的这些水质因子无关。  相似文献   

6.
氮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氮、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游离氮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在水体中只有以NH4+、NO2-和NO3-的形式才能被植物所利用.把水体中不能被浮游植物所利用而显富余,并且对池鱼产生危害,超过国家渔业用水的标准的那部分氮称为"富氮",它们是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总称.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的七八月,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高,常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严重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水体中的硝酸盐还原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大量繁殖,将池塘中的残饵、动物粪便等有机物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水体环境中硝酸盐的含量和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力。在水体氮循环中,氨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007年4月对长江口海域航次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营养盐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主要控制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大,整体分布趋势是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且明显受水文状况影响.在长江口海域,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余依次是溶解有机磷、颗粒态磷;氮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余依次是溶解有机氮、颗粒态氮、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的行为是保守的,其行为主要受咸淡水混合过程控制;磷酸盐、溶解有机磷、颗粒态磷、亚硝酸盐、氨氮和溶解有机氮的行为是非保守的.  相似文献   

9.
波吉卵囊藻对养殖水体溶解态氮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标记物,研究在不同盐度下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对溶解态氮的吸收速率和选择性。结果表明:盐度对波吉卵囊藻氮吸收速率影响显著(P<0.05)。当盐度为15时,波吉卵囊藻对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等均有较大的吸收速率,分别为1.69、0.112、0.028μgN/(g.h);盐度为30时,对尿素氮(Urea-N)有较大的吸收速率,为0.074μg N/(g.h)。不同盐度下,波吉卵囊藻对4种溶解性氮的选择性吸收的先后顺序为:氨氮>亚硝酸盐氮>尿素氮>硝酸盐氮。因此,可通过在对虾养殖环境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以吸收水体中过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改善虾池养殖水质,促进健康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改底机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环境的影响。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跟踪,定时监测试验塘与对照塘中无机氮、无机磷、藻类生物量及初级生产力来评估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底机能够使试验塘底泥氨氮含量下降27.5%,水体氨氮浓度下降28.6%,亚硝酸盐浓度下降45%,同时使水体无机磷浓度增加57.4%,藻类生物量增加50%。综合分析认为,改底机不仅能够降低池塘氨氮、亚硝酸盐,还能促进底泥释放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增加池塘藻类生物量与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